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中国儒教社会に挑んだ女性たち的创作者
· · · · · ·
-
李贞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李贞德,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坊问学者、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她的研究取径与焦点,主要从性别的角度探讨传统中国的法律制度和医疗文化,代表作为《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女人的中国医疗史》。
她喜欢读书、旅行和说故事。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东晋谢安的夫人刘氏,不让谢安纳妾。谢安的侄儿、学生便拿《诗经·螽斯篇》来请教刘氏,并且趁机表示:“正因为螽斯这种昆虫有不妒忌的美德,所以才能多子多孙。”刘氏一听,知道他们是在嘲讽自己,便问:“这首诗是谁写的?”他们回答:“周公!”刘氏于是说了一句千古名言: 周公是男子,相为尔,若使周姥撰诗,当无此也。 谢安是公元四世纪末东晋的名相,淝水之战时,坐镇京师,指挥若定,击败前秦苻坚的势力,巩固汉人在南方的统治,因而留名青史。史书记载他喜好声乐,每次出游,经常以歌伎相伴。久而久之,就有了纳伎为妾的念头。他的侄儿、学生体贴他的心意,便向刘氏进行游说。谁知刘氏一口道破他们游说的基础,认为如果是周婆作的诗,根本不会鼓励纳妾。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楔子/ 1 -
换句话说,一个男人不会因为婚姻而改变他和原生家庭的亲属关系,但女人结婚之后,她的家族认同应该由娘家转到夫家,并且她在夫家的地位应该低于丈夫。就这是父系家族伦理要求女性的“夫家认同”和“夫尊妻卑”。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中国儒教社会に挑んだ女性た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1 条 )





由公主之死看古代女性生存境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将北魏时期的一个牵扯甚广的法律案件作为引子,讨论关于法律规范对于男女的差异性、儒家伦理法制化以及专制王朝统治权威等问题。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案件详述、通奸罪的讨论、婚姻暴力与妇女地位、法律中女性的夫家认同、女主持政的影响和联系古今。结构严谨层层递进史料清...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重庆出版社 (2023)8.3分 6314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7.9分 2958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7)8.4分 1080人读过
-
三民书局 (2001)8.3分 79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名含有“儒教”(2001—2010) (布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儒教社会に挑んだ女性たち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