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随园诗话》是袁枚论诗的主要著作,集中体现了袁枚作诗尚“性灵”的主张。“性灵”一说,本为明代“公安派”所创,袁枚吸取其主张并加以发展,从而在当时王士稹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和翁方纲的“肌理说”充斥的诗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他所主张的“性灵”,就是认为作诗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而不必过于讲究境界的大小和格调的高下。在本书中,他一再强调作诗要有独创,反对“宗盛唐”、“学七子”、“分唐宋”、“讲家数”,抨击了拟古倾向和儒家倡导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书中所称誉的,多是闲情逸致之作,也有一些不满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的作品,这种取向体现了袁枚的思想和文学主张。 《随园诗话》本次点校,以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随园自刻本为底本,参校清同治五年(1866)三让睦记刊《随园三十种》本、1934年上海广益书局本等,择善而从,不出校记。
随园诗话的创作者 · · · · · ·
-
袁枚 作者
目录 · · · · · ·
随园诗话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随园诗话补遗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随园诗话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随园诗话补遗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杭州赵钧台买妾苏州。有李姓女,貌佳而足欠裹。赵曰:“似此风姿,可惜土重。”土重者,杭州谚语:脚大也。媒妪曰:“李女能诗,可以面试。”赵欲戏之,即以《弓鞋》命题。女即书云:“三寸弓鞋自古无,观音大士赤双趺。不知裹足从何起,起自人间贱丈夫”赵悚然而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卷四三七 -
余戏刻一私印,用唐人“钱塘苏小是乡亲”之句。某尚书过金陵,索余诗册,余一時率意用之,尚书大加诃责。余初犹逊谢,既而责之不休,余正色曰:“公以为此印不伦耶?在今日观,自然公官一品,苏小贱矣。诚恐百年以后,人但知有苏小,不复知有公也。”一座冁然。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随园诗话"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西湖梦寻 8.2
-
-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9.3
-
- 佩文诗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 9.1
-
- 唐宋词格律 9.1
-
- 全元曲(全12卷) 9.5
-
- 上海古籍出版社五十年图书总目 8.9
-
- 牧齋有學集(全三冊) 9.0
-
- 尺牍新钞 8.2
-
- 移花就镜 9.3
-
- 郋园读书志 9.6
随园诗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一代性情大师的性情之作
一代性情大师的性情之作,望其门,不得而入,只有立门旁嗟咏不迭。袁诗以小见大,不着俗气,又似在眼前。有咏苔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有趣的是随园女弟子很多,可见一斑。他有一幅对联:“不作高官,非无福命祇缘懒;难成仙佛,爱读诗书又恋花...
(展开)

“性灵说”之“著我”
十八世纪老大中国“康乾盛世”的背后,隐隐透露出某些危机。乾隆皇帝“持盈保泰”的执政方针已是一种守业式的保守心态,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学术思想的保守。以考据为特征的乾嘉士人学术界就儒家文化而言是集大成却不是开创性的,“考据的盛行,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思维方式...
(展开)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8.4分 1095人读过
-
崇文书局 (2007)8.0分 174人读过
-
凤凰出版社 (2009)8.7分 109人读过
-
万卷出版公司 (2008)8.0分 3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豆瓣高分读书榜 (smile)
- 2013年购书目录(二) (思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7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随园诗话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魔头山主人 2017-03-29 01:05:04
读到一妙句,就像下班路上看到一个九分以上的美女,余音绕梁,回味无穷。随处举例:曰相思鸟“同眠复同食,何处号相思?”《漫兴》曰“天有风云常欲暮,山无草木不知秋”,均耐人寻味。
0 有用 阿呆 2014-02-05 10:35:13
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在看学术八卦的即视感,心情好好。感谢京东国际站///随园老人真是吐得一手好槽啊///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粗读了一遍
0 有用 titandtat 2021-12-21 05:01:11
看到王力宏两口子美帝货,在罗马斗兽场撕给我们看,我忍不住念阿弥陀佛,这就是没被老毛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改造、袁枚式《女性鉴赏手册》他们男女路径依赖的阶级继承,到资本主义哪怕四小龙富足、也是小姐公子的“恶之花”的交配花果,果然腾格尔大爷唱蔡依林的“日不落”更铿锵有趣,我们社民是臻榛的不轻易入文艺戏+“书非借不能读也”。我们自知是社会主义的四凤,只爱《饥饿游戏》那个Peeta的囊括和给予,OK?!
0 有用 smile 2015-11-06 18:13:22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口腔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诗在骨不在格也。从来就是这样,那些天分低劣的人,喜欢谈论诗歌的格调,却不懂得诗歌是有风趣的。为什么?格调是个空架子,只要张嘴就能描绘得出来;而风趣专写性灵,不是天才是办不到的。
0 有用 梦舟 2021-10-31 15:52:55
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