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艺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 远子 2014-05-24 13:01:57

    是一本小小的哈佛诺顿讲座演讲集。以为会很晦涩,实际上很清晰,提到的很多例子也很有趣……他在演讲的时候已经失明六年了,引经据典仍然是信手拈来,这是什么样的境界啊……

  • 7 琴酒 2014-06-14 23:27:35

    好看。第二章隐喻和管锥编里和“象”相关的诸篇对读,第四章讲翻译的部分和本雅明Aufgabe der Uebersetzer关于硬译的部分的对读,启发甚多。每次看人讲隐喻都恨不得把所有热爱的小说都带着一双隐喻的眼睛从头翻一遍。

  • 2 恶鸟 2012-10-13 13:08:37

    讲隐喻类型那里可以和燕卜逊的朦胧七型媲美

  • 1 大漁 2012-03-29 13:17:35

    但凡有点儿文学小理想的都找来读读吧

  • 1 野次馬 2011-07-28 23:37:13

    时间性和地域性真是很奇怪的东西,读Borges完全没有感觉在读南美作品,相反老马则过于鲜明,科塔萨尔貌似卡在中间。这本翻译扣分。

  • 2 朽瞳 2013-08-08 21:21:13

    我一直觉得自己没什么文化的原因之一是我不读和艺术与设计之外的历史,还有就是我理解非中国古体诗有些困难。买这本书的时候博尔赫斯只是停留在我豆瓣记忆中的名词,买来读过两次到一半左右不知为何就放下了,可能因为新友邻的原因让我对诗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最近的一次阅读相当顺利,也为博尔赫斯深入浅出的讲法着迷。用他自己的说法,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终于觉得和我对话的墓中人风趣亲切了起来。显然不论哪一种文体,诗歌也好,小说也罢。在我们翻开书的时候我们与之对话的不仅仅是作者,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

  • 1 钟螺 2014-04-03 23:20:24

    其实原来想买的是贺拉斯的诗艺……但是大丈夫。从各种意义上都非常强力。多语言真是作弊一样的技能,词源学炫学炫得飞起。教练我也想当吟游诗人啦……由于幽默感和伪装,博尔赫斯会给人以拉美一代里最好亲近的作者的错觉。残念。隐喻的模式什么的,做了我一直想看的东西。虽然原理相似,但就是比施特劳斯上等呀!

  • 2 御疯剪刀手 2016-09-02 17:12:46

    第一章:诗歌不需要也无法被定义 第二章:打破隐喻的既定之网,创造不属于既定模式的比喻 第三章:故事或许会重归诗歌载体,本源亦是趋势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翻译的也好 但凡觉得读诗无迹可寻的都会有豁然开朗耳目一新的感觉!会再刷!

  • 1 在野主义 2018-10-13 13:38:15

    这么亲切可爱的吗?

  • 0 wwei 2012-05-28 20:52:07

    季风居然把这本放在”古代文学研究“的架子上……

  • 0 看不见的城市 2011-07-03 01:18:17

    噬诗者的福音书。

  • 2 tietatou-o 2012-12-11 22:29:24

    第一遍读只有一点收获,暗喻胜过叙述

  • 1 光涪 2012-12-09 14:36:28

    语言炼金师

  • 0 丽丽安 2011-11-08 10:28:49

    云游四海的想象之鸽/点燃了最后的爱恋,/光线,乐声,与花朵之灵,/云游四海的想象之鸽。

  • 0 芝沐 2011-05-05 16:21:06

    博老师教我认识诗

  • 0 二〇二二 2014-06-29 21:51:41

    “我有时候看到家中的藏书,会觉得在我把这些书全部读完之前,我恐怕早就已经翘辫子了,不过我就无法拒绝继续购买新书的诱惑。每当我走进书店找到一本与我的兴趣有关的书——比如说是有关古英文或是古斯堪的纳维亚的诗文——我就会对自己说,‘我不能买这本书,真可惜,因为家里早已经有一本了。’”

  • 0 [已注销] 2012-12-24 23:16:58

    夜猫可以说自己看完这书了么……

  • 0 兜里兜80 2012-03-16 16:54:27

    在<驳圣伯夫》后最爱的一本书。博尔赫斯是人间的传奇之一。

  • 0 Xenophon 2011-07-06 19:31:23

    作家的感悟,远胜于文论家千百篇文章

  • 0 废人王亮 2011-07-26 09:24:12

    强力推荐,只有博尔赫斯这种大师级的人物才能将这么复杂的东西用这么简单、明晰的方式说出来。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