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國史領域内的臺港諸子 (Marcel·不廢弦歌)
- 港臺所出之中國斷代史研究著述(明清、近代部分) (Marcel·不廢弦歌)
- 口袋里的闹钟__趣味历史&专题史&图解历史 (睡眠兄弟)
- 遗书之憾 (奥兹的铁皮人)
- 东亚史 (重忆小窗纱)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6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海禁的轉折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优雅骑士 2018-08-03 23:30:11
该书充分利用了史料中零散的记载重构了明代初期中国与东南沿海各国政治经济关系的面貌,从东亚国际秩序构建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明太祖时期的海禁、罢设市舶司以及朝贡贸易一体化等政策几乎将中国在南海的威望推向了最低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永乐时期郑和船队下西洋绝不仅仅是扬我国威和带回西洋各国的特产与使节,而更多是为了打破此前中国在南海外交和贸易上的困局。为此,明王朝一面让郑和船队以武力手段解决阻碍... 该书充分利用了史料中零散的记载重构了明代初期中国与东南沿海各国政治经济关系的面貌,从东亚国际秩序构建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明太祖时期的海禁、罢设市舶司以及朝贡贸易一体化等政策几乎将中国在南海的威望推向了最低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永乐时期郑和船队下西洋绝不仅仅是扬我国威和带回西洋各国的特产与使节,而更多是为了打破此前中国在南海外交和贸易上的困局。为此,明王朝一面让郑和船队以武力手段解决阻碍马六甲海峡通航的陈祖义等绊脚石,另一方面采用怀柔外交缓解与主要强敌日本、爪哇、暹罗等国的关系,压缩其势力范围。同时明王朝还积极插手干预南海事务,在郑和下西洋期间扶植满剌加建国。这一过程中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制这一东亚地区国际新秩序就此建立起来,南海及印度洋国家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这一新秩序之中。 (展开)
5 有用 隐清 2020-06-09 16:14:29
继明太祖初年的海禁政策和爪哇岛的满者伯夷的崛起,入贡大明的南海诸国罕有之。成祖在这个形势下兴下西洋之业,进击旧港,威吓满者伯夷,复其屠戮三佛齐使团之耻;通贡日本,使足利幕府自缚倭寇来朝;警戒暹罗以地利独大;扶持满剌加立国,设置外府;元朝讨伐海外屡惨败,明成祖一朝是古代中国在南海威望的巅峰,然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远甚于贸易,帝国的海洋霸权没有根基,终究只是远播国威的昙花一现了。
1 有用 一桥阿尼玛 2020-05-24 17:26:21
1.太祖父子奠定了后五百年的内外基础。2.满者伯夷和暹罗的地区霸权是否被高估,南海未必是东海般的政治之海吧。3.从苏门答腊到满剌加的桥头堡变化正出自成祖的战略与运营。4.勘合只是形态之一,日本的勘合更是特殊。5.迷人的推演,比如郑和是否访日,满剌加的血胤来源,陈祖义所谓海盗背后的爪哇色彩等。
2 有用 Travis1997 2018-01-12 20:33:58
鄭永常先生大概是名聲最不與成就相符的歷史學者了,看到前言中感歎「可惜未引起學界注意」一段,一聲歎息。在前著《征戰與棄守》中,鄭先生以嚴謹的考証還原了明朝與越南的關係,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以《越嶠書》指出《明實錄》所謂尋陳氏後人不得才選擇郡縣安南的虛偽。相較之下,南洋的歷史猶如一片迷霧。鄭先生在此書以大膽的想象力從零碎的史料(如馬來紀年、西人遊記)勾陳出南洋諸國(爪哇、暹羅)的形勢。更難能可貴的是,... 鄭永常先生大概是名聲最不與成就相符的歷史學者了,看到前言中感歎「可惜未引起學界注意」一段,一聲歎息。在前著《征戰與棄守》中,鄭先生以嚴謹的考証還原了明朝與越南的關係,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以《越嶠書》指出《明實錄》所謂尋陳氏後人不得才選擇郡縣安南的虛偽。相較之下,南洋的歷史猶如一片迷霧。鄭先生在此書以大膽的想象力從零碎的史料(如馬來紀年、西人遊記)勾陳出南洋諸國(爪哇、暹羅)的形勢。更難能可貴的是,鄭先生並非探討一個個問題,而是宏觀地呈現了永樂面對洪武失敗的海外政策時,如何介入並構建出新型的朝貢體系。遺憾的是,鄭先生不能駕御多門語言,這就是新一代學者要用功的地方。又,第四節討論日本時只是強調明朝的威懾,並沒有留意到足利義滿希望透過中日關係強化自身國內地位的一面。 (展开)
1 有用 Lukas 2022-04-17 10:59:33
很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