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老通辨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愚公 2016-06-16 11:21:14

    钱穆全集第十卷,本卷收录了钱穆对于战国道家和魏晋玄学的论文,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编,其中中编又分为上下,因此,全书共有四部分组成。这部书应该是钱穆中国思想通史的一部分,钱穆将先秦思想分为儒墨两端,儒家代表贵族学术传统,墨子代表民间学术传统,由墨子衍生出名家。在本书中,钱穆除了延续《先秦诸子系年》中,对于老子晚于庄子的考辨,另外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强调道家与儒家的观念延续性,从中发掘道家延续儒家的可能性。钱穆比较了庄子与儒家观念的异同。在下编中,钱穆则分析了魏晋时期,玄学对于庄老思想的继承和发挥,并将魏晋时期的思想分为三期分别加以阐述。钱穆撰写《国学概论》虽然给予魏晋玄学一章,但是从他的著作来看,魏晋玄学反而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只是附着在《庄老通辩》的一编。也可见钱穆学术的短板所在。

  • 0 三千 2016-04-16 20:02:41

    主要观点是《老子》晚于《庄子》内篇,依据除了思想背景,还有思想线索。《老子》除承《庄子》内篇,对名家也有吸收。而根据思想线索的发展,认为《中庸》、《易传》也都受到老庄影响,为会通儒道之作。再其后,王弼、郭象的注释也有会通儒道、打开宋明理学先路的成分。对于钱穆先生的观点及其方法,徐复观先生进行了反驳,甚是雄辩。钱先生部分文章是先存此观点,找材料论证,与此观点相抵牾的材料,则斥为后学羼杂之作,然后以其他材料论证此观点,似乎进入一个无意义的论证循环。就像徐文批评的,《中庸》里明白指出其出自《尚书》《诗经》,钱先生竟然视而不见,谓之出于老庄,确实奇怪。不知是否是有意为之,想要会通儒道等传统思想而成为一综合广大的思想体系?

  • 0 水果布丁娜 2022-07-05 13:35:05

    学究派较真作 这本书的目的 就是验证庄老先后 先结论再论据 学究派就喜欢堆砌 略翻过

  • 1 徐介和 2023-07-09 16:54:45 湖南

    不得了的方法,上限高、下限低

  • 0 shlmhnr 2018-09-09 23:07:58

    理了一下同时期几家的观点和互相的区别影响,训诂考证的部分就略过了

  • 0 何宇方 2019-03-13 11:58:08

    一部具有浓厚个人偏见的作品,所以我也打一个具有个人偏见的分数

  • 0 @Formaldehyde 2021-01-05 19:13:46

    我以为是“庄老通解”的意思 结果我读到快超过二分之一了,都是在讲老子的思想学说晚于庄子 我疯了 emmm 而且总觉得道理都对 但那些论据说服不了我相信老子晚于庄子 就emmmm头大

  • 0 夜行动物早睡版 2024-02-27 21:58:23 北京

    读了部分篇目,等我回头仔细读了《庄子》,再读剩下的篇目,再来打分。 钱先生坚持庄在老前,这是他的叛逆之处,不过在我所看过的篇目之中,分析、论述确实令人信服。

  • 0 衣鱼子 2022-02-21 15:39:58

    钱穆晚年力证《老子》一书晚于《庄子·内篇》,但所用基本上是思想观念来立论,虽然《老子》这个文本从一些语词汇来看,应该是春秋以后的文本,但要说《老子》书一定在《庄子·内篇》之后出现,我觉得还是证据不足。《记魏晋玄学三宗》这篇文章对“王、何”、“阮、嵇”、“向、郭”三派思想观念辨析至微,钱认为“王、何”乃引“易、老”用于解释儒家经学(尊儒),有意于用世,而“阮、嵇”则是菲薄经籍、反对礼教、崇尚庄子,“向、郭”与前二者有不同,是借老庄来讲自然、放任,以便于明哲保身、浮沉富贵之乡。三派思想背后分别对应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朝局立场。钱穆说:“魏晋之际学术思想之转变,固莫不与朝局相影响。其情可悯,其志可悲。”可谓得之矣!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