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那些事》的原文摘录

  • 他跟我朋友说:“他认出我了……古早人说,认出是亲人&七孔就会流血,他认得了……你看! 朋友说他不敢说破,说那是溺水的尸体才有这样的传说,不过此刻阿澄的鼻孔的确正渗出细细的血水来。 那父亲最后跟孩子说:”你,我一世人舍不得打……为什么今天非要逼我这样打……你才认得我?……“ (查看原文)
    [已注销] 6赞 2011-11-15 13:30:05
    —— 引自第203页
  • 他们始终沉默,不知到是没力气,还是根本连回嘴的意识和动机都没有。 他们最后一次展现昔日的骂劲是有一天警察冲进巷子,说他们时“公开聚赌”,硬要带去分局拘留;听说他们把氧气管一拔,仿佛要把压抑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怒气全部宣泄出来似的,台式、日式的咒骂接连不断,然后说:“大尾的你不抓,抓这几个加起来将近三百岁,赌资总共才两百八十元的人⋯⋯你抓什么意思?是要抓我们回去干你娘是不是?” 没想到后来太太们提起这件事时,却都带着些许的哀怜,她们说:“可怜哦,才刚骂完,一个个都忙着抓起氧气用力吸,一个个都喘的像条狗。” (查看原文)
    [已注销] 6赞 2011-11-15 13:30:05
    —— 引自第203页
  • 因初恋女友叫阿真而取名吴念真,意思是”不要再挂念阿真“。 (查看原文)
    [已注销] 6赞 2011-11-15 13:30:05
    —— 引自第203页
  • 天底下最冤枉的事,莫过于你和一个朋友常被别人搞错,而偏偏你又觉得自己长得比另外一个人帅。 (查看原文)
    [已注销] 6赞 2011-11-15 13:30:05
    —— 引自第203页
  • 没错,他的新书也还是很煽情,可就像有读者说的那样:”我最反对煽情,可每次看他的东西就是要哭。“ (查看原文)
    [已注销] 6赞 2011-11-15 13:30:05
    —— 引自第203页
  • 多年来杂乱的行程、密集的工作已经是固定的生活形态,不过,好像也没什么可以抱怨的理由;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承受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这道理到了这样的年纪几乎已没有什么疑惑的余地,只是在日复一日一如川剧“变脸”般随着工作或行程不停变换的角色扮演中,“自己”这个角色反而少有上戏的机会,除了午夜场;而在几乎无声也无观众的演出过程里,和“自己”对戏的另一个唯一的角色就叫“回忆”。 (查看原文)
    未末 1赞 2011-11-25 16:34:55
    —— 引自第1页
  • ……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承受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这道理到了这样的年纪几乎已没有什么疑惑的余地,只是在日复一日一如川剧“变脸”般随着工作或行程不停变换的角色扮演中,“自己”这个角色反而少有上戏的机会,除了午夜场;而在几乎无声也无观众的演出过程里,和“自己”对戏的另一个唯一的角色就叫“回忆”。 (查看原文)
    just 2011-11-29 15:00:33
    —— 引自第1页
  • “精子已经满到喉咙,吐口痰连爬过的蟑螂都会怀孕” (查看原文)
    汽水樽 5回复 2011-11-30 20:59:09
    —— 引自第81页
  • “虽然是非常时期,出殡的场面还是大,想想看,四个太太外加在家的十六个儿子、女儿还有内孙外孙……道士一喊:哭!三条街之外的人都以为是空袭警报响。” (查看原文)
    汽水樽 2011-11-30 21:01:26
    —— 引自第152页
  • 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承受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这道理到了这样的年纪几乎已没有什么疑惑的余地,只是在日复一日如川剧“变脸”般不停转换的角色扮演中,“自己”这个角色反而少有上戏的机会,除了午夜场;而在几乎无声也无观众的演出过程中,和“自己”对戏的另一个唯一的角色叫“回忆”。 (查看原文)
    大力斯特朗 1赞 2011-12-02 01:01:16
    —— 引自第1页
  •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好像很喜欢邻座那个长头发的女孩,常常提起她,每次一讲到她的种种琐事时,你都可以看到他眼睛发亮、嘴角带着微笑的样子。 他的爸妈都不忍说破,因为他们知道不经意的玩笑都可能给这年纪的孩子带来巨大的羞辱,甚至因此阻断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对异性那麽单纯而洁净的思慕。 双方家长在校庆孩子们表演的场合里见了面,女孩的妈妈说女儿也常常提起男孩的名字,而他们也一样有默契,从不说破。 女孩气管不好,常感冒咳嗽,老师有一天在联络簿上写:「邻座的女生感冒了,只要她一咳嗽,XX就皱着眉头盯着她看。问他是不是咳嗽的声音让他觉得烦?没想到XX却说:『不是,她咳得好辛苦,我好想替她咳!』」 老师最後写道:「我觉得好丢脸,竟然用大人的观点污蔑了一个孩子那麽善良的心意。」 爸妈喜欢听他讲那女孩子的点点滴滴,因为从他的描述里彷佛看到了孩子们那麽自在、无邪的互动。 「我知道为什麽她写的字那麽小,我写的这麽大,因为她的手好小,小到我可以把它们包起来!」 爸妈於是想着孩子们细嫩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样子,以及他们当时的笑容。 「她的耳朵有长毛耶,亮晶晶的,好好玩!」 爸妈知道,那是下午的阳光照进教室,照在女孩的身上,女孩耳轮上的汗毛逆着光线於是清晰可见。 孩子简单的描述,其实是无比深情的凝视。 三年级上学期的某一天,女孩的妈妈打电话来,说他们要移民加拿大。 「我不知道孩子们会不会有遗憾……。」女孩的妈妈说:「如果有,我会觉得好罪恶……。」 没想到孩子的反应倒出乎他们预料。 有一天下课後,孩子连书包也没放就直接冲进书房,搬下世界旅游的画册就坐在地板上翻阅起来。 爸爸问他说:「你在找什麽?」孩子头也不抬地说:「我在找加拿大的多伦多有什麽,因为XX他们要搬家去那里。」 书没翻几页,孩子忽然大笑起来,然後抓起电话打,一边拨号还一边忍不住地笑;爸爸听见他跟电话那一端的女孩说:「你知道多伦多附近有什麽吗?哈哈,有瀑布耶…... (查看原文)
    墨染千白 2赞 2011-12-04 17:14:31
    —— 引自章节:PART 5 思念
  •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 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妈妈在她四岁的时候离了婚,把阿照托给外婆照顾,自己跑去北部谋生。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 一直到国中三年级,阿照才被妈妈从外婆家带到北部「团圆」,而且听说这还是那男人的建议,说以後如果要考上好大学,她应该到北部来读高中。那时候妈妈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经上小学了。 男人不久之後从军队退了下来,在工厂当警卫,有时日班有时夜班,妈妈则在同一家工厂帮员工办伙食,早出晚归,一家人始终没交集,各过各的。 不久之後,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寒暑假也先往外婆家跑,通常都要快开学了才勉强回去住几天,顺便拿生活费和注册钱。 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过世,不过,之後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样很少回家。她给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读书、谈恋爱,其实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对那个家根本一点感情也没有。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的儿子太不成材还是怎样,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比如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儿子只要稍微嘟囔一声,他就会大声说:「你平常拿的、偷的难道还不够多?」 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赚到钱才出国,没想到他反而鼓励她说念书就要趁年轻、一鼓作气,说他的退休金可以拿去用,「不然最後说不定被那个王八蛋找各种理由拿去败光光!」他说:「女儿哪天拿到美国学位,至少我脸上也有光。」 阿照记得那天她跟他说:「爸爸……谢谢!」不过,才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可耻,因为在这之前她不记得是否曾经这麽叫过他。 美国回来後,阿照在... (查看原文)
    墨染千白 2回复 6赞 2011-12-04 17:20:03
    —— 引自章节:PART 5 寂寞
  • 大哥 你说要照顾家里,我就比较放心 辛苦你了 不过 当你的弟弟妹妹 也很辛苦 (查看原文)
    一米阳光 4回复 2011-12-06 07:25:00
    —— 引自章节:遗书
  •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2009年秋。” 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查看原文)
    韩家微微王花开 2011-12-08 19:55:42
    —— 引自章节:寂寞
  •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就坐后面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2009年秋。” 阿照说,那个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查看原文)
    桑宁 1赞 2011-12-08 23:21:58
    —— 引自第181页
  •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就坐后面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2009年秋。” (查看原文)
    火鸟 1回复 2011-12-09 22:49:07
    —— 引自第181页
  • 人生很多滋味都要到一个年纪才懂得去细细品味,比如类似相濡以沫的感动和幸福。然而当你一旦懂了,一切都已经远了。 (查看原文)
    倩影无痕 2011-12-14 00:02:10
    —— 引自第20页
  • 一封情书的重量 (查看原文)
    liusay 2011-12-14 21:56:17
    —— 引自第79页
  • 你们还记得我们吗? (查看原文)
    liusay 2011-12-14 21:56:17
    —— 引自第79页
  • 有时候会想,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因为若非这些曲折,好像就不会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见别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见的人与事;而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曾经的怨与恨与屈辱和不满仿佛都已云消雾散。 (查看原文)
    花生 2011-12-15 09:23:36
    —— 引自第2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30 31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