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偷马的书评 (27)

不开灯 2011-06-30 15:20:32

痛不痛,可以自己决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会不会变成自己人生里的英雄,或者会不会由别人来主宰一切,书里自有分晓” --查尔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67岁那年,传德在挪威森林湖畔买下一个小木屋,在没有知会家人朋友的情况下,自己带着一条狗悄悄地搬到那里。传德不想和任何人来往,只想独自在森林边上生活。...  (展开)
谷立立 2011-07-29 17:33:53

成长,于幽深冷寂的山林

199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吞噬了一艘横渡海峡的渡轮,挪威作家佩尔•派特森的父母双双遇难。作为幸存者的他,一夜之间尽失亲人,痛楚弥深,思念越烈,对至亲的怀念绵延于作家的余年。派特森将这一生最为深切的痛诉诸于这虚构的文字,以过来人的身份讲述痛失所爱的生命历程...  (展开)
emily 2011-06-21 14:29:47

他,敲开了英语世界的门──Per Petterson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LILY (文章来源:http://lily.wuxinan.net/archives/2255,发表于《书城》2011年1月号,谢谢LILY同意使用书评文字) 美国人不太爱看带字幕的外语电影,同样,他们对非英语文学也兴趣寥寥,这一点虽常遭来批评,但至今,非英语翻译作品在美国每年上百万的出版物中占有的比例依...  (展开)
花皮瓜 2012-08-25 06:45:09

喧闹世界边上的优雅内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学在热闹的心里是很难长出好果子来的。 多年前北岛的散文里讲到他在北欧的时光,寂寞到几乎得了抑郁症,在漫长冬夜里一次次陷入绝望。那是我第一次留意北欧,之前北欧只是欧洲一部分,欧洲只是西方世界一部分,我哪能分辨其中微小的差别? 北欧也用别的方式跳进我脑...  (展开)
2017-02-26 18:58:26

极佳的阅读体验

这是在春节期间读完的书,一直想好好写下对这本书的喜爱,又怕自己词不达意,不能准确表达。就一直拖了下来。 这本书是去年夏天在上海福州路的淘书公社买的四折特价书,与托宾的《母与子》摆在一起,因为对腰封的推荐语感觉对路,所以一起拿了。 推荐语说“帕慕克之后,...  (展开)
莎狸 2013-04-25 00:39:56

"You decide for yourself when it will hurt."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Out Stealing Horse>. 挪威当代作家Per Petterson的一部小说。 合上书的时候我突然有些不知所措,这和我以前读过的小说都不太一样。上一本<Dancer and the Thief>字里行间满是南美人的热烈——无论幽默或是悲痛,一切都带着一种强度。而这本<Out Stealing Horses...  (展开)
自在鱼333 2011-07-24 13:10:31

读书笔记

• 没有东西斗得过身体本身的光亮和自由;高度不是约束,距离不是限制,这些都不是黑暗的资产。黑暗本身只是一个任人遨游的无限空间。 • “为什么不把荨麻割了?”他说。 我低头看着短镰刀,再看看那些高高的荨麻。 “会伤到手很痛。”我说。他半带笑地看着我,微微地摇了...  (展开)
emily 2012-02-23 10:52:46

佩尔·帕特森:我喜欢蒙克,但不喜欢易卜生

——王寅对佩尔·帕特森的采访 (《时代周报》2012年2月9日 ) 详见: http://site.douban.com/widget/articles/6798655/article/16842509/  (展开)
墨小香 2019-02-27 20:55:25

柏林电影节获奖电影原著《外出偷马》:关于父亲的对抗与和解

本文首发澎湃新闻“文化课”栏目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7489 父子关系,是文艺创作中最耐人寻味的题材之一。李安的《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被称为“父亲三部曲”,在传统东方文化中,父亲高大严肃、不苟言笑,对儿子的凌驾和统治意味明显。李安...  (展开)
绿蚁 2014-02-19 17:24:46

这是我们的暗号——改编成电影吧

我曾试图在公交车上读完这本书,那时我还在成都,可惜我只读了约有三分之一。公交上太嘈杂,成都的冬天也没有寒冷可言,不符合书中的北欧的冬天气质。后来辗转忙碌,这本书便暂且搁置,只是我心里一直惦记着它,我要把它放在冬天来读,冬天的一个人的夜晚,静静的坐在火炉旁,...  (展开)
盗太太 2014-01-12 17:31:21

无关偷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非常失望。外出偷马这四个字的书名已经充分调动了我对刺激有趣的塞外马场生涯的各种憧憬,而剧情,却和北欧的河水一样,波澜不惊。那还是在一个夏天,我随手翻了几页就没有再看下去的兴致。 第二次读是今年的冬天。作者对北欧风光的描写仿佛...  (展开)
朝霞不出门 2012-04-21 10:26:56

守住坚持 放弃等待

看到一本小说有这样一个名字,谁会不想知道关于“外出偷马”的事呢?当然,一本小说确实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尤其是每当看到挪威小说的时候尤其觉得穿越。 发生在挪威的一件事,究竟和我有多大关系?虽然我很喜欢书的开头,但读下去时仍不免有这样感想。可是这本小说特别…...  (展开)
kenoosis 2023-02-18 21:39:35

于清晰与模糊的记忆中看清自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作为精神北欧人,这本书所描绘的北欧的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真的很容易被带入,仿佛自己真的在那里短暂居住过。无论是主人公回忆少年光景时,似乎闻得到植物被烈日烘烤的香气的盛夏;还是现实中老人寡居在天鹅湖畔被雪封山的严冬,北欧特有的葱葱郁郁与冷肃寂然的反差感...  (展开)
Coda 2020-07-07 11:36:16

挪威的森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去偷马。他是这么说的,人就站在小屋的门口,在我跟父亲来这里过夏天的时候。那是我十五岁,一九四八年七月初的某一天。” 一切在挪威作家佩尔·帕特森的笔下如此展开。十五岁的夏天,少年传德跟着父亲在挪威郊野森林的小屋中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夏季,走出森林的时候,他已...  (展开)
绿橄榄 2020-03-29 22:34:35

inside out

《外出偷马》 —佩尔·帕特森 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上午,阳光正好。听着Mokita的Inside out,正好读完了这本书。书、歌和阳光的完美契合,就像忽然闯入夏天的森林里,怎么跑都不嫌累。 关于十五岁的夏天,关于一生的寂静,都沾染着秋天的愁绪。 人生的风景蕴含在平静无波的情节...  (展开)
冰哥 2020-03-10 21:43:07

铭记的三件事

看完感觉挺压抑的。整个家庭支离破碎,包括约恩的家庭也是如此。 “我记住了这个,加上它,一共记得三件事。” 第一次是和约恩“外出偷马”。 约恩对待鸟蛋和鸟窝的残暴,垂直坠落地面的描写,让人摸不着头脑,随着小说的推进,才了解到由于自己的失误痛失双胞胎弟弟又是情理之...  (展开)
大海那个 洋 2019-12-05 17:26:04

过分的指责对已成的既定事实于事无补!

喜欢上这本书始于爱上那种一屋一狗一老翁的生活,感动于乔纳父亲对由于乔纳的疏忽导致奥德死亡事件的反应……读至此处,我想一般人面对如此悲剧会是如何面对,是歇斯底里的哭喊,还是对犯错的孩子铺天盖地的责骂甚至殴打?也许我们应该从其中学到点什么……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  (展开)
流浪歌手强子 2019-03-07 16:07:38

一些可以自己决定的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外出偷马》在2011年因为获得过全世界文学奖奖金最高的“国际都柏林IMPAC文学奖”而被译成中文发行。它让我认识了这个在挪威其实极负盛名的作家佩尔•帕特森,也向我打开了一道北欧小说的大门。凛冽的语气,毫无赘余的措辞,这是典型的北欧小说。小说中一切的一切,都宛如挪...  (展开)
水馨 2018-12-27 23:48:28

痛不痛可以由我们自己决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写字写得很好的朋友给我说过她读书的过程,一本书总会持续地一读再读直到翻开书就知道上下文的情节承转就能背出某段文字,与这本书为伴的日夜才可以话别。我听了有些惊讶,我从不会这样看书,至少看完一本书的短期内不会再看。她说那一定吃不透,我当然也确定,不过还没有...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7条)

订阅外出偷马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