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的原文摘录

  • 喜欢故事胜于统计数据。 寻求认同。 不大重视偶然和巧合在生活中的作用。 会错误地感知我们生活的世界。 过分简化。 记忆有缺陷。 (查看原文)
    Grace. 2012-10-30 12:56:22
    —— 引自第19页
  • 我们有一种将过去的经历混淆起来的倾向。我们将一个人的意见加到另一个人身上,或者认为我们在某一时间或地点做过什么事情,而实际上那件事发生在另一个时间或地点。当用暗示性或引导性的问题提问时,这种张冠李戴会导致我们犯记忆错误。 (查看原文)
    Grace. 2012-11-02 17:30:30
    —— 引自第213页
  • 记忆可以通过他人的暗示而被创建。 (查看原文)
    Grace. 2012-11-02 17:30:30
    —— 引自第213页
  • 从本质上讲,如果将问题的框架定位于收益或损失框架,我们的决定会发生变化。谚语中那只著名的玻璃杯看作半满还是半空真的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查看原文)
    Grace. 2012-11-02 17:30:30
    —— 引自第213页
  • 某种检测在一个人真的有病毒时为100%,但是有5%的可能在病人没有病毒时也指出他感染了病毒。另外,每500人中有一人携带有这种病毒。那么如果监测表明你感染了病毒,你真正感染了病毒的概率是多大? (查看原文)
    BladeWang可能 2012-12-03 23:31:26
    —— 引自章节:前言 六个思维陷阱
  • 五十个轶事并不比一个轶事更有说服力。 (查看原文)
    BladeWang可能 2012-12-03 23:40:01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 1. 提出断言 2. 分析该断言的证据 3. 提出替代假说 4. 评价每一种假说的合理性 (查看原文)
    BladeWang可能 2012-12-03 23:44:08
    —— 引自章节:2.3 一流的信念生成技术
  • 我们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对于受益会回避风险,对于损失会冒风险。 (查看原文)
    BladeWang可能 2012-12-03 23:56:55
    —— 引自章节:第十章 框架和其它决策障碍
  • 一旦我们知道了已经发生的结果,就会产生两种认识:(1)该结果似乎是不可避免的,(2)很容易看出事情为什么这样发生。事实上,如果知道一件事的结果,我们会重组我们的记忆。我们不记得事情发生前明显的不确定性,而是知道发生的事情后重组记忆。这一切都是"知道"造成的! (查看原文)
    BladeWang可能 2012-12-04 14:02:49
    —— 引自章节:10.2 事后偏见
  • 事后偏见还抑制了我们从经验中学习,因为如果对某个结果不感到惊讶,往往不会从该结果中学到太多东西。 (查看原文)
    BladeWang可能 2012-12-04 17:04:17
    —— 引自章节:10.2 事后偏见
  • 自负的原因是我们记得判断正确的事,而忘记判断失误的时候。 (查看原文)
    BladeWang可能 2012-12-05 02:02:50
    —— 引自章节:10.3 过于自信
  • 考虑替代假说是应对很多有问题的偏见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查看原文)
    BladeWang可能 2012-12-05 02:08:30
    —— 引自章节:10.3 过于自信
  • 为什么我们会坚信许多伪科学的信念?可能主要是因为我们愿意相信它们。正如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所观察到的那样,伪科学和其他稀奇古怪的想法常常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让人们自我感觉良好,并能抚慰人们的身心,让人们感觉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甚至会带给人们疾病终将被治愈的希望。人们想要生活简单从容,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迷信、宿命、超自然现象和其他伪科学的信念往往能提供最简单(但不正确)的答案。 (查看原文)
    图灵新知 2023-07-13 13:44:35
    —— 引自章节:1.6 伪科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