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隙 短评

热门
  • 7 Y2K-nostalgia 2012-02-22 21:19:02

    刘岩谈《海上传奇》结尾关于城铁的镜头时说:“我们在时间(金钱、技术、符号)的轻轨上疲于奔命而身不由己,实在难有余隙去真正想象别样的来途和去路,于是也就索性盲目着,或者就在车上打个盹吧。反正方向和站点早都定下来的,不但有一双他人的眼睛替我们看路,而且总会提前告诉我们到时候该怎么做,就像在电影结尾听到的:中潭路到了,请从右边车门下车。”(《〈海上传奇〉:貔貅之眼下的历史记忆》)

  • 4 shininglove 2011-11-11 10:47:43

    中文撬了电影学的班,电影学都可以洗洗睡了。

  • 1 Claire 2012-12-28 15:22:06

    2012要结束了。我才终于开始读起戴爷。左右各来一个耳刮子。好好学习。

  • 0 像面条般地活着 2012-02-26 10:22:41

    手有签名书,心里不慌张。得瑟

  • 0 日记家 2013-04-19 10:47:19

    为茶馆写东西图书馆读的。说老实话,有点失望(不知道是最近心情还是什么的缘故)正如里面的一篇文章写到的一样——我想知道,当你把电影当做理论演武场的时候,你考虑过电影的感受吗?!

  • 0 又又 2012-10-04 19:43:34

    好多错字啊。。

  • 0 junepig 2012-03-11 16:50:36

    文章良莠不齐,毛尖那篇侯麦,糊弄谁啊。。。戴爷的对谈有看头,尤其是她对于解读电影时所依托的思潮的流变社会的变迁等梳理得不错,对各种电影和文学理论的也够熟稔,但对好莱坞和欧洲电影的诠释明显好于对中国电影生产与消费的分析,后者依旧充斥着戴式的过度阐释,武断而一厢情愿,斩断其他因素千丝万缕的影响,全书中亦有不少文章有这个问题,需要“活血化瘀”。

  • 0 Dr.Faustus 2011-06-22 14:39:57

    戴爷的语言总是那么犀利。

  • 0 北极以北 2012-01-21 18:37:43

    用了很多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的语言来对电影进行分析。其中对于电影屏/蔽社会现实的分析很有见地 。(推荐《盗梦空间》:理论的演武场这篇)

  • 0 艾星星 2012-07-06 10:46:40

    对于合集什么的 以后一定要慎重

  • 0 2011-08-28 10:59:42

    戴老师依然v5

  • 0 王稷和泡泡 2012-02-09 00:25:22

    那样深入、偏门、专业、牛逼地分析烂片,值得么?

  • 0 西四小二 2012-04-14 22:15:31

    土著的回归(斯拉沃热·齐泽克) 这篇很棒!

  • 0 沉冰 2014-05-06 21:57:16

    都和戴爷文风一样。我读了太多影评集了。

  • 0 安小安 2011-10-16 00:10:26

    戴爷新编。称得上高质量硕博论文集结,理论如果不拿来演练,真是僵化的知识,而市面上的影评也较少这种费力不讨好的视角。PS,不过戴爷带出来的子儿们,果然各个都是戴爷的语言体系啊=。=

  • 0 贝比去南极✈ 2011-12-19 01:24:15

    学术性比较强,对当年的代表电影都有分析,不过对有些电影的分析并不赞同。

  • 0 lesleygreytear 2012-01-06 16:54:47

    有精彩的表述,以及太多的问题

  • 0 旧居 2013-12-15 23:31:12

    近年戴老师的研究似乎集中在用齐泽克的批判理论来解读电影里的社会文化现象与意识形态。虽然对于思辨过程的文字表达依然干练丰满、精彩纷呈,但看多了就会觉得分析的视角过于局限,甚至不无过度解读的意味。最大收获,在于了解李沧东的“诗”竟然有如此深刻的政治解读的可能。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