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的书评 (150)

严杰夫 2011-09-30 12:48:59

《南明史》:残山剩水写荒凉

文/严杰夫    崇祯二年(1629年)中秋次日,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张岱坐船经过镇江北固山,正值日暮时分,“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陶庵梦忆:金山夜戏》)见此壮丽景色,张岱当下移舟金山寺,并在寺里演了一出好戏。“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  (展开)
哈札尔学会 2017-06-27 18:48:17

纪念顾诚先生:被皇汉误读的历史学家

王景兴 今天,对明清易代史感兴趣的人都会熟知顾诚的名字。这早已不是那个提起历史学家顾诚会让人想起诗人顾城的时代了(2003年,顾诚的学生孙献韬在文章中写道:“我很怕跟别人提起导师的名字——— —通常的反应都是:顾城不是自杀了吗?怎...  (展开)
微光 2011-10-22 19:08:35

在书籍和黑暗中寻找命运————与《南明史》有关的记忆片段

在书籍和黑暗中寻找命运 ————与《南明史》有关的记忆片段 收到新版《南明史》已经有些时日,在天天忙于向钱看,却看不到钱影的日子里,拿出大块的时间重读这本与自己的人生发生很多隐秘联系的书也成了一种奢侈。 说起来很奇怪,《南明史》读了很多遍,它所记述的...  (展开)
买超 2012-10-02 18:13:32

忠臣未必是能臣

能青史留名,固然有民间的口碑,很多时候,主流舆论地宣传也至关重要,尤其在中国历史上,官修历史是主流,青史斑驳间上有太多官方刻意留下的痕迹。 岳武穆成了千古英雄,有抗金的勋绩在,但宋孝宗要推翻宋高宗之前的政策,为北伐制造舆论,需要一个光辉形象来弘砺士气也是重要...  (展开)
梅亚扎 2012-10-16 20:19:59

李定国

顾诚是这样评价李定国的:“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统治的杰出统帅。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明清之际各方面的人物当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颗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无从望其项背。” 1651年是李定国辉煌的一年。在孙可望的统筹之...  (展开)
墳的前面 2020-04-22 23:18:01

顾诚《南明史》前七章笔记摘

顾诚的《南明史》通读一过,实在是一部好书。他的一些观点,我个人虽有不同意甚至反对的,但是我觉着评价一本书是好是坏,虽然观点对错比较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它能否引起读者思考。顾诚的《南明史》我觉着达到了引起读者深入思考的水平。他在书里引用了大量明末清初的档...  (展开)
亢龙无悔 2020-06-26 17:56:12

迷惘的身份:大西军后期孙可望与李定国的矛盾与失败

迷惘的身份:大西军后期孙可望与李定国的矛盾与失败 文 和运超 本文和接之前另一片文章一样,不算专门的书评,仍然是关于大西军入云贵历史的一点感触,重点谈谈孙可望和李定国之间的问题。 大西军入云南后,与明军的融合并不顺畅,由本来的民间义军改换身份逐渐变成明军,大...  (展开)
虎尘 2017-11-15 00:48:21

观顾诚老先生作品之一二感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用了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终于把顾诚老先生的大作差不多看完了,其间《南明史》看了不下4遍,可以说是细读过了(仅对于我这马大哈而言),《明末农民战争史》也看了3遍,可以说是认真读过。《李岩质疑》一遍,《明朝没有沈万三》1遍,《隐匿的疆土》粗略看了看。 顾老的这些书...  (展开)
一灯 2012-02-13 10:19:53

中华奇观

吾于承平之世,闲来无事得一小说,名为《中华奇观》,书缘何名此,且听小子细细道来。 是书有三恨两痛: 不考证吴三桂如何冲冠一怒为红颜,只将他降清对启动夷夏颠覆大局开端之影响叙说出来,更使其遗臭万年,此恨一也; 平心论马瑶草阮圆海之小过,以明史可法,何腾蛟及东林复...  (展开)
哲夫成城 2021-11-20 09:14:54

【转】郭小凌:顾诚的南明史

作者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本文原载《史学理论研究》 时下写书的人多,写出好书的人少,写出精品书甚至传世之作的则是凤毛麟角。进书店,逛书市,满目花花绿绿的,到处泛滥着令人眼热的书名,但翻开看后,大多令人失望,通病是缺少内涵,鲜有智慧可言。更有某些作品简直就...  (展开)
庄语 2018-02-06 15:26:37

我读《南明史》

拜近些年来泛滥的清宫剧所赐,还真以为明亡清兴是普通的改朝换代,是少数民族的吊民伐罪,是生机勃勃的清王朝取代腐朽落后的明王朝。直到某天从知乎上偶然看到了有关李定国的事迹,不禁惊为天人,于是当当上购买了顾诚先生的这本大作,粗读一遍喟叹不已。难以想象支撑南明朝廷...  (展开)
启风 2011-10-17 14:29:06

好一部南明痛史

好一部南明痛史 ——读顾城《南明史》 杨津涛 刊于10月17日《南方日报》 在北京的景山公园内,至今还留有“明思宗殉国处”。1644年,李自成统帅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在了那里,这通常被视为明朝灭亡的标志。然而事实上...  (展开)
蛇之使徒 2013-01-23 14:16:46

【南明史札记之一】史可法:一个平庸的忠臣

史可法悯国步多艰,忠义奋发,提兵江浒,以当南北之冲,四镇棋布,联络声援,力图兴复。然而天方降割,权臣掣肘于内,悍将跋扈于外,遂致兵顿饷竭,疆圉曰蹙,孤城不保,志决身歼,亦可悲矣!——《明史•史可法传》 “在扬州城外梅花岭,在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冢,冢前有...  (展开)
Roc Li 2021-12-08 20:57:33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顾诚先生治史非常严谨,虽然会有一些推测,但无伤大雅。里面对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从各种方面进行考证,对史可法、郑成功、李自成以及孙可望等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满清政权不是唐宋那样简单的朝代更替,是像日本侵略者一样,是一个民族文明对另一个民族文明的压迫泯灭。剃发...  (展开)
William H D Lee 2019-10-05 23:52:27

南朝还有伤心处

东晋,南宋,南明,这三朝的形势。东晋好于南宋,南宋又好于南明。东晋不论,南宋站稳脚跟是从岳飞、韩世忠成为中坚力量之后。而南明真正组织起有效抵抗力量已经是到了李定国、郑成功独当一面之后的事了,为时已晚,晚得南明已经无法成为一个半壁江南的法统承绪王朝了。 明朝的...  (展开)
蛇之使徒 2013-03-18 23:32:28

【南明史札记之三】南明的遗产

顾诚的《南明史》读完了,前前后后花了2个月。全书80万言,可谓一部煌煌巨著,对长期没读大部头著作的我来说,把这套书啃完,可谓一项“壮举”。 对南明这段历史,我只依稀识得几个名字,比如史可法,比如郑成功。这段历史给我的感觉只有一个字——乱。不论课本,还是后来我所...  (展开)
挂山云 2012-07-11 00:20:13

读《南明史》

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之前一直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然而看完这本书,却猛然发现同样的道理放到那个时代却似乎有些说不通了。文臣大多贪恋金钱权势固然不假,然而并非身正廉洁者就能有作为。至于武将惜死,更是大谬,自古以来的武将,过的都是刀口...  (展开)
hellohaoyu 2022-06-25 04:10:29

秽史!双标!《南明史》读后

(一) 先给出结论:农民军光荣正义。在这个结论中编织论据。满清是残暴,但和大西军入滇仿佛;比张献忠屠蜀还要善良。满清兵燹屠戮,在清朝的地方档案县志是笔笔有载。同样的县志、私史,大西军入滇三次屠城。顾诚故意略去不引;或云“这是封建文人对农民军深刻的偏见”。还真...  (展开)
美美 2021-12-29 07:34:34

读《南明史》

厚重的南明史一直让我望而却步,直到回英国的前一周才下定决心,把两本厚书给啃完了。南明史,顾名思义,讲述了李自成攻攻陷北京之后,相继建立的几个南明小朝廷,弘光、隆武、鲁监国、永历走向终结的历程。错综复杂的南明史让顾诚梳理的井井有条,此书比想象中通俗易懂。 在书...  (展开)
Augentropfen 2012-08-20 12:01:16

半生心力“诚”一书

最近夜里常常失眠,养成了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的毛病。于是某天夜里突然想明白一件事。 如果说我四个月前决定放弃中文系重考历史系研究生,是在完成我少时想要从事考古工作的梦想,那么在这个梦想实现过程中,有两个学者对我影响最大。 一是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确...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 (共150条)

订阅南明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