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短评

热门
  • 40 Daphnie 2015-07-16 19:43:37

    翻译得好差啊啊!!!早知道先调查清楚再选版本了

  • 22 SoYoung 2014-07-23 11:26:28

    这个版本的翻译好差。。。。但内容勉强能看得懂。。。。书中对日本人的描述确实是与我所接触到的日本人和事所吻合,言之有理,关于这个民族的一切怪异行为化为情理之中,不得不又一次感叹,一个理性的女人真心比任何一个男性的洞察力要高一万倍

  • 15 HelenQN 2013-06-09 08:29:46

    只读一遍估计无法理解全书的内涵 但是感觉写得有点晦涩 不生动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

  • 9 霜竹 2014-12-18 00:18:38

    原先读过戴季陶的《日本论》,当时觉得其他研读日本文化的书难出其右了。为了凑单买了《菊与刀》,本来的期望并不大,读了几页也觉得真他妈拗口。长句子忒多了吧?花了半年才读完,但却做了不少笔记。应该说,《日本论》是从我们普通人的角度看日本,而《菊与刀》是从学术人的角度看。后者更加的深刻严谨。当然了,作者是个美国人,从她的角度看到的一些不寻常现象,其实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没什么特别的。这源自中日文化自古以来的相互渗透和感染。将有些章节看作是在了解美国人怎么看我们中国人也可。

  • 3 不做甲乙第三方 2014-10-19 11:07:56

    许多论断已经成为现在大家对日本人认识的常识,固定思维和有色眼镜了。中日还是有相似性的

  • 4 阿铭 2014-11-28 15:24:49

    只能说翻译不咋的,4颗星,有一颗给自己。

  • 3 qweerew 2015-08-06 19:38:57

    在日本一周没有听到一声鸣笛,将近40度高温上班族也西裤衬衣皮鞋,不停的擦汗,出租车司机也是如此。心想大和真是一个无比压抑的民族,才会在居酒屋如此放浪形骸。不给别人添麻烦,严于律己,自省,名誉与尊严,耻辱与复仇,应该是贯穿一个日本人的生死。自我压抑怎么才能找到出口?这样的人性真是一个绝对特立独行的存在,孤立于东西方之间。

  • 1 大头绿豆 2017-03-16 15:30:36

    一名法国人在英国待了三周后,计划写一本关于英国的书;三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三年后,他得出结论,自己对英国一无所知。此书印象最深之处,一是美国人的视野,那时便愿意做这种看起来没太多实际用途的研究;二是经由专业人士的条分缕析,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微妙感觉原来也是可以描摹和溯源的。

  • 2 小尘4x 2012-09-22 17:50:43

    在读日本文学之前 也许先读读这本书会很有帮助

  • 2 Sherl 2016-08-24 16:56:48

    多数文化研究很少注意研究文明所赖以建立的各种前提。这让我想起《狼图腾》中汉族人和蒙古人对狼形象认知上的巨大差异。不同民族生长的土壤不同,势必造就不同的走向。日本人的各得其所,耻感文化,情理,负恩,感官世界以及不连贯的儿童教育等等等等都是构成日本民族的拼图..翻译真的是晦涩难懂。

  • 1 传奇的麋鹿 2015-05-05 07:13:17

    日本的国民性在战后的变化还是挺大,而且本书不是研究史之类的著作,研究方法什么的也不见合理和完备,作为一窥日本国民性的矛盾和分裂宣传册看看而已

  • 1 鹿眼果的壳 2015-02-12 13:15:53

    一种集体性的很整齐的精分,翻译一般

  • 2 希拉拉 2013-09-21 21:18:13

    基本属于看了后面忘前面的类型,不容易进入文章里。里面有些日本的观念,和现在的日本现状不太符合吧!比如关于日本女性的。而且我觉得中国和日本有点相似,所以从身于美国人的作者的角度来看觉得很惊讶的事情,我看来却完全没感慨。从这本书反而可以窥视一些美国人的民族性

  • 1 一一 2023-02-15 23:42:14 广东

    糟糕的翻译很影响观感,有始有终的读书习惯还是让我读完了它。 做一个日本人和做一个中国人一样累。

  • 1 西柚十点半 2019-08-27 23:51:12

    能理解到作者说的某些日本人的特点来源,但还是觉得他们太极端了,像《四十七士》这样的故事完全在我理解的世界之外。还有就是,这个翻译都快把我读出阅读障碍来了,真的是看不下去了才赶紧看完的

  • 0 HY 2013-05-22 17:45:21

    研究日本中。

  • 0 janes 2013-02-05 16:55:12

    由于有形物质的缺乏而造就出的对无形观念的极端遵从。个人觉得崇拜自杀行为是藐视肉体价值的表现,与此相对的是尊崇精神至高无上的统领地位。正如菊的典雅和刀的锋利,这个国家具有极端的二元性。撇开国仇家恨,对这个充满矛盾和消极美态的小岛国的评述,我觉得这本书确实算是比较客观全面通俗且没多少废话的了。

  • 1 L。 2018-01-28 10:53:31

    肯能是翻译的问题,读起来有点凹口。这是一本为当权者如何更有效地控制战后日本人的一份调研报告,从日本天皇至高无上的神权,到大和民族的劣根性,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既优雅隐忍又残酷不可理喻的日本人,正因为日本人骨子里的矛盾,所以才会看到在教科书上能够冠冕堂皇的抹掉侵华的事实,有一种全世界都知道就我永远都不会承认的不要脸态度,或许只有这个民族才可以做到吧。但是,辩证地看,日本某一方面的特质跟中国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 1 林夕尘dream 2012-11-06 20:06:02

    日本是个神奇、迷人但又很危险的民族!!

  • 0 影子亨利 2020-04-23 21:48:48

    不仅仅是西方人眼中的日本文化,受中华文化影响却有所取舍发挥极致,否认轮回报应,只有善而没有恶的本土认知,以及独特的天皇信仰让日本没有出现频繁的朝代更替现象,更给读者带来一点历史和经济学的知识,国内外看来二战失败对于日本都不完全是坏事,本土积极开启从侵略向和平主义经济的发展尝试,外部影响逼迫国内资源从发展军事任务中转出,奠定日本成为亚洲商业核心国的基础。而这些也正是和中国完全不同的地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