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橡樹林文化
原作名: The Artist's Way: The Spiritual Path to Higher Creativity
译者: 鍾清瑜
出版年: 2010-5
页数: 320
定价: NT$35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6409172
内容简介 · · · · · ·
獲得百萬人熱烈迴響的「創意魔法」,灌注你無限的創作能量,療癒你受傷的創作熱情。創造力永無極限,想像力可以天馬行空,心靈更加開放,讓你重新施展妙手,創作出直指人心的不朽作品。
◎晨間隨筆+每週和自己獨處幾小時:讓你的創造力重現生機
◎重視過程,而非結果:讓你學會珍惜錯誤
◎和自己內在受傷的孩子對話:你的心將重新得到安撫與滋養
◎不要為自己或作品打分數:別陷入自我批評的陷阱中,摧毀自信心
◎別輕忽宇宙的力量:這是能讓你突破瓶頸的重要指引
◎創造力是人人皆有的本性:別再說自己沒有創意了,這只是害怕失敗的藉口
本書可說是作者最真實的心靈札記,她結合自己在創作這條路上遭遇瓶頸的經驗,以及讓禁錮的心靈重新釋放源源不絕靈感的方法,獨創了一個十二週恢復創意的課程。
茱莉亞會在每一週的課程中,討論一個創作時最容易遇到的困難,例如學習信任自己、控制負面能量、重拾創作的...
獲得百萬人熱烈迴響的「創意魔法」,灌注你無限的創作能量,療癒你受傷的創作熱情。創造力永無極限,想像力可以天馬行空,心靈更加開放,讓你重新施展妙手,創作出直指人心的不朽作品。
◎晨間隨筆+每週和自己獨處幾小時:讓你的創造力重現生機
◎重視過程,而非結果:讓你學會珍惜錯誤
◎和自己內在受傷的孩子對話:你的心將重新得到安撫與滋養
◎不要為自己或作品打分數:別陷入自我批評的陷阱中,摧毀自信心
◎別輕忽宇宙的力量:這是能讓你突破瓶頸的重要指引
◎創造力是人人皆有的本性:別再說自己沒有創意了,這只是害怕失敗的藉口
本書可說是作者最真實的心靈札記,她結合自己在創作這條路上遭遇瓶頸的經驗,以及讓禁錮的心靈重新釋放源源不絕靈感的方法,獨創了一個十二週恢復創意的課程。
茱莉亞會在每一週的課程中,討論一個創作時最容易遇到的困難,例如學習信任自己、控制負面能量、重拾創作的真誠等等。她除了提供清楚而明確的解決之道外,更會穿插自身和周遭朋友的經驗,以時而幽默、時而自嘲、時而嚴肅的口吻,藉此同理創作者身陷阻礙時的心情。
最重要的是,茱莉亞會在每週課程結束後,出幾道「作業」,要求學員務必拋開紙上談兵的理論,在生活中如實地去實踐這些心靈課業,學習和自己獨處,並真實記錄內心的感受,加以內化,成為累積靈感的寶庫。而這樣的做法,也成功地讓許多人拋開外在的桎梏,重新傾聽心靈的聲音,進而創作出一件件感人而無價的作品,重新品嚐創作樂趣的美好。
作者简介 · · · · · ·
茱莉亞.卡麥隆
兼具小說家、劇作家、作曲家、詩人等多重身分,在電影及電視圈頗負盛名。至今已出版數十本著作,寫作題裁廣泛,包括詩集、小說和非小說類。《創意,是心靈療癒的旅程》是她最受歡迎、最經典,以討論創意為主題的暢銷書。但在此之前,茱莉亞曾投注十年時間不斷寫作,卻在創作之路上走得跌跌撞撞、茫然迷惑、信心盡失,最後只得仰賴酒精來支撐自己的意志力。儘管如此,茱莉亞仍不曾放棄,她憑著對藝術的熱愛,重新回歸創作最本然的初衷,不斷向內省視自己的心,終於找到將靈感化為真實作品的方法,並獲得百萬讀者的正面肯定。茱莉亞開設了名為「藝術家之路」課程,成功帶領許多在創作之路上遭遇瓶頸的作家、演員、舞者、導演、作曲家等等,和內在的自我對話,重新開啟了創意的泉源。甚至許多嚮往藝術工作卻不知該如何開始的人,在運用了作者的方法後,也大膽的在藝術之路上盡情揮灑自己的想法。
目录 · · · · · ·
序
心靈電力:基本原則
基本工具
第一週:先接受做差勁的自己
第二週:信任自己
第三週:控制負面能量
第四週:重拾真誠感
第五週:宇宙能量就是你的靠山
第六週:創意與奢侈
第七週:拒絕完美主義
第八週:按部就班慢慢來
第九週:善待自己的困境
第十週:競爭.名氣.工作狂
第十一週:創意自主權
第十二週:信任自己的內在指引
後記
創作之路問與答
創意社群指導原則
附錄:上路雜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在这么多年最重要的体会就是,绝对不要问你是否能做某件事,应该说,我现在正在做这件事情。然后系好安全带,让奇迹随之发生。 批评的来源和批评适时性同样重要。初稿只适合给最温和、最有洞察力的人看,通常只有艺术家才能看好那些处在胚芽状态中、尚未伸展枝茎的艺术作品。 如果把生活托付在自己手中,会发生什么?一件可怕的事情会发生:没有谁可以怪罪了。——美国作家艾瑞卡·琼 一件艺术品真要不朽就必须克服人类的极限:逻辑与常识只会成为绊脚石。一旦排除了这些牵绊,艺术就会进入童年愿景与梦想之国。 你真正需要的不过是一把椅子或一个枕头、一个可以垫在下面写字的东西,一张摆有鲜花和蜡烛的小桌子。这些都会帮你注意到,创造力是一个灵性议题,而不是一个关于自负的议题。 晨间笔记,作为意识流的载体,让我们逐渐释放成见和短视。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情绪、观点、洞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感受到了生命变化的流动能量。 与他人建立真正亲密关系的唯一途径是毫不依赖。 人们常常会把生活的逻辑颠倒过来:他们努力去拥有更多的东西、更多钱,这样他们就能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也能让自己更快乐。然而,事实刚好相反。你必须先做真正的自己,然后做你该做的事,这样你才能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创造力存在于悖论之中:认真的艺术诞生于认真的游戏之中。 画家在作画的时候,刚开始提笔时可能只有一个模糊的设想,但这个设想渐渐地就会被画作本身的计划替代,这常常被形容为“画笔自己知道下一步该落在哪里”。舞蹈、构图以及雕塑等这些创造性的活动,这些体验都是相同的:与其说我们创造了想要表达的东西,不如说我们只是想要表达东西的导体。 一幅画从来都不能被完成,它只是停在了一个有趣的地方。” “你就放手去做好了。如果你赢,你就赢了。如果你输,你还是赢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7页 -
那些你没有意识到的内在状况,是以命运的姿态表现在于外在的。——荣格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的人也喜欢 · · · · · ·
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不管你做还是不做,你都在慢慢的老去

学会这两个方法,再也不愁没有创意和灵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因为做过几年自由撰稿人,所以对于那种坐在书桌前面对着空白文档,听着时钟滴答作响却敲不出一个字的感受特别了解,我算是个对灵感十分渴求的人吧!对于我来说,没有灵感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让人不忍直视,但是灵感这个东西就像鬼一样,不是你想遇到就能遇到,要看缘分,后来我... (展开)
从“晨间日记”开始,唤醒创意的自己

过一种Artist的生活

如何“发掘并享受真正的我”?——《唤醒创作力》读书总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在看到80页的时候,我就赶紧下单纸质版~纠结要不要多囤几本,有些好书,错过就买不到纸质版了。比如《人生样样稀松照样赢》!!这本书与《人生样样稀松照样赢》、《洞见》和《论幸福生活》并列我的超5星,买纸质要经常看、反复看!! 为什么它是我的超5星? 原因一:这是... (展开)
晨间笔记,一次与灵魂的对话

书写得很美国《创意,是一笔灵魂交易》

当我们缺乏力量 向内心寻找
> 更多书评 37篇
论坛 · · · · · ·
根据本书内容开设了“艺术家之路”微信公众号 | 来自心影与蓝小岱 | 2015-07-21 19:08:1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7.6分 531人读过
-
Pan Books (1997)8.4分 70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8.3分 266人读过
-
Tarcher/Perigee (1992)8.0分 1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欣频老师创意书单 (蓝蓝的紫)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阮老师推荐! (皇思猫头莺)
- 潜能激发 心灵提升 奥秘 (★ahal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5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Tǔtú 2024-04-05 01:12:44 浙江
搞了半天是同一个作者,内容也差不多🤧
0 有用 阴晴不定野兔君 2016-05-05 21:44:16
之前一直在看日文版,决定买台版看看,发现台版翻译的真差。很多地方翻得一点都没有美感不说,还有不少读着让人不知所云的地方。比较之下,日本版真的翻译的挺棒的。
4 有用 行初 2017-01-19 01:57:36
回头看看,卡大伯可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虽然那时觉得有点鸡汤,有点蠢,但好像确实开始有好转。就“干货”而言基本不超过《成为作家》,可能最好的地方就是它有一个12周的schedule,schedule真的很重要。
0 有用 光織小樹 2011-09-13 19:30:47
不管你想以何種方式創作,或是你仍在尋找自己的道路,也不管你幾歲,這本書都能讓你看到前所未有的答案
0 有用 钱自由 2022-08-02 03:38:00
神婆给你讲创意。 中间的需要你思考和补全想象的内容值得思考,其他的,从她的说话方式到后面的问答,都有种销售大师之感,听懂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