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张化桥的股市真话(最新修订版)》内容简介:“在人们都,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成千上万的人其实并不知道钱是什么,股市是什么,投资是什么……最后,生活是什么。在人们轰轰隆隆地往前摸的队伍里,张化桥像一个打着快板的宣传员。他会突然停一下,站在一边的高坡上,打着快板说一段,对也罢,错也罢,听也好,不听也行。”
在这本小书里,他说你越折腾亏损的概率越高,股票投资“越简单越粗犷越好”,不要妄图去作预测,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傻瓜,对于股市的未来,最好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不要轻易相信证券分析师的话,因为这些话很有可能只是因为工作需要而说,所谓的“价值洼地”其实是个陷阱,死抱僵化的价值投资理论,会使你破产,要用创业投资的眼光选股票,通胀是一场国难,股市很可能成为通胀的牺牲品,中国企业引以为傲的成本优势已不再,而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张化桥的股市真话(最新修订版)》内容简介:“在人们都,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成千上万的人其实并不知道钱是什么,股市是什么,投资是什么……最后,生活是什么。在人们轰轰隆隆地往前摸的队伍里,张化桥像一个打着快板的宣传员。他会突然停一下,站在一边的高坡上,打着快板说一段,对也罢,错也罢,听也好,不听也行。”
在这本小书里,他说你越折腾亏损的概率越高,股票投资“越简单越粗犷越好”,不要妄图去作预测,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傻瓜,对于股市的未来,最好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不要轻易相信证券分析师的话,因为这些话很有可能只是因为工作需要而说,所谓的“价值洼地”其实是个陷阱,死抱僵化的价值投资理论,会使你破产,要用创业投资的眼光选股票,通胀是一场国难,股市很可能成为通胀的牺牲品,中国企业引以为傲的成本优势已不再,而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在中国脱颖而出的企业都是特别值钱的……
在这些真话背后,我们可以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作为普通股民,我们应该如何避开各类陷阱,如何挑选优质的投资对象,如何形成正确的投资习惯,良好的投资心态,做一个简单、幸福、跑赢大市的股民?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的创作者
· · · · · ·
-
张化桥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化桥:
“最佳中国分析师”、“最敢讲真话和有良知的分析师”。
1963年出生于湖北荆门,自称“湖北农民”。16岁迈入大学校门,23岁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毕业后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1989年初,他赴澳大利亚留学,并执教三年。1994年转战香港证券市场,以“敢言”著称,自称“投资者的走狗”。曾任职于瑞银、汇丰等多家外资银行。现任广州市花都区万穗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
在担任瑞银中国研究部主管期间,他的团队连续五年(2001~2005年)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选为“最佳中国研究团队”,其本人亦连续四年(2001~2004年)被《亚洲货币》评选为“最佳中国分析师”。
但同时,因为敢言,张化桥曾多次“惹祸上身”。
1998年,张化桥在汇丰当中国研究部主管时,因发表“双输论”(中国外汇太多, 为何发外债?),反对中国财政部发行美元“扬基债”而被汇丰解雇(汇...
张化桥:
“最佳中国分析师”、“最敢讲真话和有良知的分析师”。
1963年出生于湖北荆门,自称“湖北农民”。16岁迈入大学校门,23岁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毕业后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1989年初,他赴澳大利亚留学,并执教三年。1994年转战香港证券市场,以“敢言”著称,自称“投资者的走狗”。曾任职于瑞银、汇丰等多家外资银行。现任广州市花都区万穗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
在担任瑞银中国研究部主管期间,他的团队连续五年(2001~2005年)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选为“最佳中国研究团队”,其本人亦连续四年(2001~2004年)被《亚洲货币》评选为“最佳中国分析师”。
但同时,因为敢言,张化桥曾多次“惹祸上身”。
1998年,张化桥在汇丰当中国研究部主管时,因发表“双输论”(中国外汇太多, 为何发外债?),反对中国财政部发行美元“扬基债”而被汇丰解雇(汇丰是“扬基债 ”的主承销商之一),但他一点都不介意,更是声称:这是分析师生涯中最光荣的一个片段。
2002年,他发表质疑红筹公司格林柯尔的报告,因此遭到了起诉;随后,他对另一个红筹公司欧亚农业(沈阳荷兰村)的质疑也差点为其带来另一场诉讼。当然,这两个公司现在都已经不复存在(烟消云散)。
但对于自己的敢言,他一直无悔。即使被骂“黑嘴”、被起诉,仍然执著于“怎样想就怎样说”的信念,因为,“要保持分析员的独立性”。
2003年,他是推进中国QFII 成功的干将之一。2006~2008年,他担任红筹公司深圳控股的首席营运官,为业务转型和股东增值起了很大的作用。
目录 · · · · · ·
修订版序 克服焦虑,做一个幸福的股民
自序 投资靠知识,更靠心态和领悟
第一篇 股民和基民的悲哀
股民和基民的悲哀
股民们常犯的六大错误
投资的最高境界是无为
股民注意:惹不起,躲得起
只能买赚10倍的股票
如何挑选50~70只股票
越简单粗犷越好
首先是不亏钱
叛逆者的宣言
第二篇 假如我是傻瓜,我如何战胜市场?
买股票太麻烦吗
买股票就相当于建合资企业
股民不要凑热闹
用创业投资的眼光选股票
我对几个行业的看法
“带工厂的股票”为什么不行
你的护城河有多宽
如果你的股票突然跌了一半……
假如我是傻瓜,我如何战胜市场
你可以跑赢对冲基金
第三篇 高收入的穷光蛋
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执行力很重要
中国企业不做“细活”
中国企业整合难
中国企业成本优势不再
主营业务不是“宗教枷锁”
三种企业三种命
高收入的穷光蛋
光有利润高增长还不够
资本运作的局限性
第四篇 “价值洼地”是个危险的词
股票的估值并不重要;
“价值洼地”是个危险的词
高成长率与估值陷阱
巴菲特的遗憾
买便宜货可以导致破产
第五篇 证券分析师的局限
证券分析师的局限
证券分析师的四部曲:抵赖、修正、狡辩、再修正
如果我再当证券分析师
历史书可以害你不浅
丢掉你的预测吧
第六篇 通胀是国难
通胀是国难
巴菲特说:通胀伤害股市
我的退休金全靠股市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巴菲特举过一个例子:如果你一辈子要经常吃汉堡包而又不养牛,你是希望牛肉的价格不断上升呢,还是希望他不断下降?如果你没过几年就要换一辆汽车,你是希望汽车的价格不断上升呢,还是希望它不断下降?对这两个问题,每个人好像都能回答正确。但是第三个问题就比较微妙:未来5年如果你不断有储蓄需要投资,你是希望股票的价格不断上升呢,还是希望它不断下降?大多数人都会把这个问题答错。他们一买股票就希望股票开始涨,而忘记了自己还要不断的储蓄,不断的买股票。股票价格上升会抬高自己以后的购买成本,所以,股价上升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坏消息,就相当于牛肉和汽车价格的上升一样,当然对哪些准备卖股票并且洗手不干的人来说有好处。反之,股价下跌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好消息,他们应该越买越欢才对。毕竟,买股票额最终意义在于分享公司长期发展的好处(包括股票价格上涨和每年的分红),因此买入成本当然越低越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页 -
既然投资者费尽周折还不能跑赢大市,何不直接购买指数基金呢?长期持有指数基金,风险小,也可以避免绝大部分交易成本,而且投资者可以心平气和,尽享经济成长所带来的投资收益。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的人也喜欢 · · · · · ·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0 条 )






一个有良心的分析师,告诉你一些别人很少谈的负面事情


良知未泯,终会厌倦忽悠

“之间”到底有多广?
> 更多书评 90篇
论坛 · · · · · ·
和以前的版本有什么区别? | 来自罗拔 | 2012-01-13 21:27:0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信出版社 (2010)7.8分 2639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15)7.5分 18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和金融投资相关的通俗读本 (豆友2533629)
- 【金融投资】拆解金钱。 (小马过河)
- 关于经济学的书 (ABCDE)
- 价值投资:从巴菲特到张化桥 (天雨流芳)
- 投资理财 (蓝狮子图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超越 2015-10-28 23:17:52
http://book.douban.com/review/7641849/
0 有用 天行 2013-04-28 23:50:33
看过10版本的吧
2 有用 knife 2018-10-09 13:38:29
是阶段性的醒悟,而不是顿悟,期待作者更新自己的思考。另外,推荐每个曾经角逐“新财富”的分析师们都看一下这本书,也纪念这个9月“新财富榜”的名存实亡。
1 有用 大栗子 2013-06-23 14:53:44
简洁明了。是否具有操作性还看我们自己了。
0 有用 明生 2016-06-28 23:48:59
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