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古韵》收录了穿红衣服的人、母亲的婚姻、搬家、一件喜事、中秋节等多篇小说作品。
古韵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凌叔华(1904-1990),女,著名小说家、画家。原名瑞棠,笔名叔华、素心。广东省番禺人。1922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并开始在《现代评论》发表小说。1929年任教于武汉大学,主编《武汉文艺》。1940年起在燕京大学任教。其主要作品有:小说《花之寺》、《女人》、《小哥俩》,散文《爱山庐梦影》,以及用英文写成的带有自叙色彩的《古韵》。1956年后在新加坡南洋大学、加拿大等地教授中国近、现代文化,后寓居英国。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穿红衣服的人
第二章 母亲的婚姻
第三章 搬家
第四章 一件喜事
第五章 中秋节
第六章 第一堂绘画课
第七章 一件小事
第八章 阴谋
第九章 贲先生
第十章 叔祖
第十一章 鬼的故事
第十二章 老花匠和他的朋友
第十三章 两个婚礼
第十四章 义父义母
第十五章 樱花节
第十六章 秋日天津
第十七章 老师和同学
第十八章 两位表哥凌叔华的作品簿
附录
凌叔华:古韵精魂
英文版序 她始终是一个高雅的人
《古韵》:“我的床头书” 墨色疏朗
· · · · · · (收起)
第二章 母亲的婚姻
第三章 搬家
第四章 一件喜事
第五章 中秋节
第六章 第一堂绘画课
第七章 一件小事
第八章 阴谋
第九章 贲先生
第十章 叔祖
第十一章 鬼的故事
第十二章 老花匠和他的朋友
第十三章 两个婚礼
第十四章 义父义母
第十五章 樱花节
第十六章 秋日天津
第十七章 老师和同学
第十八章 两位表哥凌叔华的作品簿
附录
凌叔华:古韵精魂
英文版序 她始终是一个高雅的人
《古韵》:“我的床头书” 墨色疏朗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她停下来。警察说:“盗棺犯法,你知道不知道? “当然知道,可我们要是饿死了,法也救不了我们,世上哪有这事理儿。我男人多老实呀,从没犯过法,饿死了。我儿子那么孝顺,卖苦力挣的那点钱要养活一家五口,自己吃不饱,也死了。我要是规规矩矩,不偷点拿点,也早就死了。法帮不了人的忙,要它有什么用?哦,我刚才说哪儿了?对,可怜我这穷老太婆,家五口全在您手里。您要让我走,他们还有活头。我把儿媳妇照顾好了,她还能挣钱养孩子。那时,我踏踏实实地去坐牢。发发慈悲,救救我们,长官 警察顿了一会儿,说:“你也太很了,来偷死人的头发 “您说我狠,那可不公平。”老妇人尖笑着,那笑声像冬夜里乌鸦发出的叫声。“我才不很呢,您是没到过我们又穷又破的家,您要是听了我儿媳妇病得直唉哟,孩子们饿得直哭,就不会这么说了。女人死了,头发再好也没用。没人理会她长得什么样。……”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5页 -
翠绿的竹叶,修长的竹茎,与白墙相衬,显得特别秀雅清丽,跟画上的竹子一般。 “这种竹子是不是非常少见?”爸问。 “是很少见。”老周说。 “你是从哪弄来的竹根?” 老周没有马上回答。“当然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我也是几天前看到。”我看见老周窘笑了一下。这使我突然想起他去年挖沟时跟我说的“等着瞧好吧”。 我看不出爸是不是高兴。他改了话题,跟老周聊了半天别的。 辜鸿铭是位著名学者,精通六国语言,是以讥讽方式批评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唯一中国人。那天下午,他来看爸。他们是老朋友。爸往往不赞成辜鸿铭对生活和政治的看法,他们常常争论不休。差不多每次都是爸败下阵来,因为他想留点精力谈点其他愉快的话题。他常说:“人生短暂,学海无涯。” 我们坐在花园里,备好茶,辜鸿铭也欣赏起那新竹。 “大思想家,帮我解答个相当令人困惑的问题怎么样?你说如果邻家的花在我家长出来了,我该怎么办?能不能说我家的地比他家的好,我家的花匠更精于料理土壤,我家的花园更适于花木生长?” “这问题太简单了。”辜笑了。“倘若这事出在我家,我根本不去想它。我的意思是,我想说,你家的花匠是个了不起的大政治家,如果让他当中国总理中国将会变成同美国一样的强国。他会使所有的精英人才变为中国公民,并加以很好的培养,使他们永远留在中国。你有这样的花匠,真该庆贺。来,为你的总理,天才的花匠喝一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老花匠和他的朋友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古韵"的人也喜欢 · · · · · ·
古韵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乱世烟云,只道当时是寻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生在清末,长于民初。父亲是清朝的一品大臣,也在民国位居高职。母亲虽也长在富贵人家,但还是嫁给父亲做了五房姨太太。她是家里的小十,又是庶出的闺女,在偌大的深深宅院里,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就连她出生的时候,家里也只有两个人知道。 母亲温柔贤良,与世无争。在连续生... (展开)
徐志摩和他的四个女人:凌叔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凌叔华| 1900-1990 ✉️ 真话是命定淹死在喉管里的,真情是命定闷死在骨髓里的。我紧揽着我灵魂的绳网,像一个守夜的渔翁。黑夜似的痛楚。我的想象总脱不了两样货色,一是梦,一是坟墓。【1924.11.23徐志摩致凌叔华】听了刘保全以后。 我给桃子讲凌叔华的时候是这... (展开)> 更多书评 6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儿童视角·华语文学中的童年政治 (zang兮兮)
- 书2013 (沉默的羔羊)
- 近现代女性回忆、传记、口述、日记、书信等 (Lostpast)
- 2021年待读 (悠狸)
- 2020年读书记录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5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古韵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E 2019-09-17 09:45:34
温暖灵动有趣 太短了
0 有用 够虚 2025-06-16 14:04:02 北京
-居然是小说嘛,以为就是回忆录呢。但每次读立国前的作品,都不太很理解彼时的社会秩序和伦理纲常。 -读到2/3,评价是否虚高(?叙述过于松散和无头无尾,没有感受到任何意义(?
0 有用 momo 2015-08-03 10:51:03
翻译得太棒了!!读起来不像是译过的!!叙事平和温柔
2 有用 Frida 2017-05-29 07:27:15
最得汉语精髓的写作,从小耳濡目染的大家之风和骨子里的贵气杨绛不及,林徽因更不及。疏淡,惆怅还很轻快,上次有这种阅读体验还是《城南旧事》,这位民国第一才女不行埋没在无谓的党派之争中。(很想看他老公的文字)
0 有用 Suliko 2022-08-20 17:38:01 四川
读原文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