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风骨 短评

热门 最新
  • 32 恪彥 2012-03-28 14:46:08

    从学术角度看,过多的宏大叙事背后难免容易留下一地鸡毛,但从公共知识分子角度去考量,资先生敢于反思,并且敢于直言的态度令后辈敬仰.

  • 28 puffff 2012-08-28 21:47:45

    年纪大了也该说点自己想说的话了

  • 13 168 Hours 2014-10-31 16:52:50

    作者还真是“老言也无忌”,但读后感到本书的批判意义是有的,而解释价值和启发意义并不大。

  • 21 群婴乱舞 2019-06-02 16:27:56

    可惜邂逅得太晚,绝版了。许多早年的文章,现在看来依旧不过时,作者之幸?抑或墙郭之悲?

  • 5 林恩 2014-09-07 11:12:28

    总觉得资中筠就是加强升级版的刘瑜。喜欢看刘瑜的书,更喜欢资老的。喜欢大格局有见识的女人。

  • 6 Alhes 2013-04-14 21:54:18

    谈吐温文尔雅的资中筠和写字犀利直白的资中筠真是各有千秋啊。

  • 6 MrMs.PL 2014-08-11 14:03:59

    仍旧是对五四精神的怀念,对现世的惋惜,对旧朝的审视,说到底在什么时代读书人的故事都充满悲伤。尤其是第一篇也是最近的一篇,立刻回到失心疯的课的感觉。。。

  • 7 观复道人 2012-08-29 11:11:24

    知识分子要有自己的良知,资先生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这个随笔文笔清新,思想深刻。

  • 7 Covfefe 2018-07-17 08:36:23

    这一册收录的是谈论知识分子的文章。“‘颂圣文化’的延续和大发扬。如前所述,‘颂圣’本来就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无论大儒或白丁概莫能外。所以偶像崇拜、领袖神化、歌颂太平盛世,都有深厚的土壤,在新的气候条件下推向极致而很少遇到质疑和抵制。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不论受到怎样的不公平待遇,乃至家破人亡,都被要求‘正确对待’,还是‘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的延续。后来冤假错案得以‘平反’,则感激涕零,‘天王’更加圣明。‘文革’之后,还有人发明了‘娘打孩子’之说,一切罪责一笔勾销,就此对绝非外患造成的民族灾难心安理得地拒绝反思。”“当前……自觉地揣摩上意的风气却更盛,说一些常识性的真话者竟成异类,或者被誉为特别‘勇敢’。颂圣文化又一次抬头,而且随着国力的加强愈演愈烈。”这书的尺度显然在现在是没法出版的了。

  • 7 Captain Kwok 2016-07-31 23:06:19

    资中筠先生实乃真的勇士,遗世独立、风骨傲然的士人也!书中字字珠玑、铿锵有力。但读完真的要哀叹:数十年荏苒而过,但吾土吾民仍然重复着苍凉的命运,知识分子仍然在夹缝中求生甚至空间更加逼仄!悲哉叹哉!

  • 4 风迹 2012-04-27 20:13:10

    老太太说话真好,不哗众取宠,立论持正,娓娓道来,真不错。

  • 3 零度倾斜 2012-12-11 19:13:54

    说实话读完这本有点郁闷,因为士人风骨,仅仅是听上去很美,古往今来那一路是怎样的代价,这辈子恐怕也只能仰望了

  • 4 吴松Wayne 2019-05-10 00:12:27

    6年前买的电子版,心心念念到如今才读完,酣畅淋漓的感觉。在被现今社会无线同化并拉低的文化现状下,常常感到悲观,因为对外在的无力感越来越强烈,几乎会影响到对自身也有这种无力感。读到资先生这本书,与其他这类书一样,是令人振奋的。可惜这套书当年没有买下,而今旧书洛阳纸贵。

  • 2 DennisGerrard 2012-05-28 22:33:41

    要不是道长在开卷上介绍,估计还在书柜里躺着。(丢人不TAT)开启民智在于改良教育。自我要求解放,人格独立,不依附“颂圣",推广普世价值(好吧,我承认还真有):民主,法制,人权。全书收集文章透彻,冷静地分析,补充适当的史料。

  • 5 曺软软豆糕 2018-10-18 18:54:18

    看到资中筠说现在年轻人的家国情怀日趋淡薄,想反驳,好像又确是这样。起码我身边很多人都抱着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想法,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想要走出去。或许在那个年代,士人风骨大概是有不满首先想到的会是拿出勇气抗拒吧,现在抗拒的代价太大了,所以颂圣的文化至今如鱼得水。

  • 3 Clyde 2012-09-22 23:08:13

    近期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资中筠先生的清醒和理性,加上非凡的洞察力和渊博的学识,写下了一篇篇条分理析、洞若观火、鞭辟入里的文章。

  • 5 我是喵叔 2015-04-26 21:02:50

    《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是全书最精彩的一篇。中国知识分子,从帝王师到谋士到弯曲的脊梁,在当今思想控制和拜金主义、商业大潮的两面夹击下,能独善其身者已寥寥无几,更别谈 承担起掀起新一次启蒙、开启民智这一重任了。

  • 3 5way 2012-04-30 22:08:38

    第二次读,再次被资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叹服。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