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研究》的原文摘录

  • 我们在内心进行反省时,往往感到似乎有自我这样一种感情,这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这种自我是不能进行任何活动的。只有当实在的统一在内心进行活动的时候,我们才感觉到按自我的理想支配实在和自我在进行着自由活动。并且因为这个实在的统一作用是无限的,所以我们才感到自我是无限的,似乎包容宇宙。 (查看原文)
    閱閱江樓齋主人 2赞 2020-02-07 20:45:37
    —— 引自第70页
  • 如果只有一个欲望的时候,它就附带着运动观念发展为动作,但如又有两个以上的欲望时,就要出现所谓欲望的竞争,其中最有力的欲望就占据意识的主要位置,而发展为动作。我们把它叫做“决意”。 (查看原文)
    Hu 1赞 2012-04-06 12:16:03
    —— 引自第127页
  • 我们不能说每个人单纯一律平等就是正义,倒是根据每个人的价值区别对待才是正义。 如果认为顺从这种直觉是善的话,对我们来说,善就是无意义的东西,而我们顺从于善就只是盲从,即道德规律成为从外面加于人性的压抑。 柏拉图在他的名著《会饮篇》里说,爱是残缺的东西企图恢复它原来的完整状态之情。 宗教的要求就是对自我的要求,也就是关于自我的生命的要求。我们一方面知道自我是有限的,同时又想同绝对无限的力量结合,以求由此获得永远的真正生命,这就是宗教的要求。 (查看原文)
    Hu 1赞 2012-04-06 12:16:03
    —— 引自第127页
  • 进行思索的人,也许会被墨菲斯特利斯(《浮士德》中的魔鬼)嘲笑为:“有如在绿色的原野上吃枯草的动物。”但是,就像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命里注定罚我思考哲理”那样,人们一旦吃了伊甸乐园的禁果,就不得不受这种折磨。 感觉到的是过的,这也是现在的感情。 就是在意志方面,尽管它的目的在于未来,我们却总是把它当作现在的欲望来感觉的。 我们的欲望都是由于过去经验的忆起而成立的,这是很明显的事实。(p21) 我们的有机体本来是为了进行以保存生命为目的的种种运动而生成的。意识就是为符合这种本能的动作而发生的,因此,它的原始状态与其说是知觉的,毋宁说是冲动的。(p21) 从纯粹经验的立场来看,就没有离开主观的客观。所谓真理就是把我们所经验的事实统一起来的东西;最有力的和概括性的表象的体系就是客观的真理。所谓认识真理或服从真理,就是指对自己的经验进行统一。也就是从小的统一进展到大的统一。如果我们的真正自我就是这种统一作用本身的话,那么所谓认识真理,就是服从大的自我,也就是大的自我的实现。(像黑格尔所说的,一切学问的目的是在于精神在天地间的万物中认识自我本身)。随着知识愈趋深远,自己的活动范围也就逐渐扩大,于是,原来不是自我的东西也逐渐进入自我的体系之中。(p21) 我们的欲望本来是被赋予我们的,并不能自由地产生。(p25) 我现在正在看着的事物,并不是看着它现在的样子,而是借助于过去的经验的力量,有说明性地看着。(p30) 真正的宗教觉悟,并不是以思维为基础的抽象的知识,也不单纯是盲目的感情,而是自己悟得存在于知识及意志的根基里的深远的统一。这就是一种知的直观,也就是深刻的生命的把握。(p34) 在印度的哲学和宗教中,有“知即善,迷即恶”之说。宇宙的本体是婆罗摩,婆罗摩就是“吾人之心”,也就是“我”。(p37) 我们感到似乎有个同一的自己始终在进行活动,但从心理学上看,这也不过是同一的感觉和感情的... (查看原文)
    女宛心兑 1赞 2018-03-22 10:31:12
    —— 引自第6页
  • 人是不能依凭互不相容的知识的确信与实践的要求而得到满足的。例如持有高尚精神要求的人不能满足于唯物主义,而信仰唯物主义的人则随时对高尚精神的要求总要发生怀疑。本来真理只有一个。知识上的真理必须就是实践上的真理,而实践上的真理也必须就是知识上的真理。 现在如果想理解真正的实在和认识天地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从这样的态度出发:即能怎样怀疑就怎样怀疑,抛开一切人为的假定,以无可置疑的、直接的知识为根本。 我们所有的思想感情的内容都是一般性的。无论经过几千年和相隔几千里,思想感情还是能够相通的。 主观和客观似乎具有分别独立的能力,并且通过这两者的作用就会产生意识现象。从而认为有精神与物体这两种实在。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所谓主观和客观,不过是考察一个事实时的不同看法,精神与物体之间的区别也是从这种不同看法而产生的,并不是事实本身的区别。 由于认为我们有个人这种东西才发生喜怒爱欲的情意,所以也会产生情意纯粹是属于个人的这种想法。但是,并不是人有情意,而是情意创造个人,情意是直接经验的事实。 黑格尔说,一切合理的东西都是实在的,而实在又一定是合理的。从某一观点来说,却是不可动摇的真理。 一言以蔽之,当我们的精神处于完全的状态即统一时就是快乐;处于不完全的状态即分裂的状态时就是痛苦。因此快乐的一面必然伴有痛苦,痛苦的一面必然伴有快乐。可见人心是不能达到绝对快乐之境的,但是只要努力求其客观,并与自然一致,就能保持无限的幸福。 (查看原文)
    Hu 2012-04-06 11:53:27
    —— 引自第76页
  • たとえば一生懸命に断岸を攀ずる場合の如き、音楽家が熟練した曲を奏する時の如き、全く知覚の連続 perceptual train といってもよい(Stout, Manual of Psychology, p.252)。また動物の本能的動作にも必ずかくの如き精神状態が伴うているのであろう。これらの精神現象においては、知覚が厳密なる統一と連絡とを保ち、意識が一より他に転ずるも、注意は始終物に向けられ、前の作用が自ら後者を惹起しその間に思惟を入るべき少しの亀裂もない。 (查看原文)
    豆友18283334 2017-09-12 23:45:29
    —— 引自章节: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