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自流的时光的书评 (34)
时代的清晨和女人的夜晚
读这本书,开始稍有些意外,尽管介绍上说“这本书试图还原的是苏西•罗托洛和迪伦一起走过的美国一九六零年代”,但还是没有想到,她会写那么多的格林威治村往事和政治、时代风云。这一部分在篇幅上远远超过了写迪伦的部分。毕竟,按照我们的习惯思维,男人才可以肆无忌惮地...
(展开)
平淡的描写下苏西是一个传奇
我原来以为这是一本言情小说,我的意思是苏西会有很多地方描写她与迪伦之间的感情,但是读完这本书,事实上不是如此。。。 迪伦后来因为和琼好上了,那个时候苏西是他名义上的女朋友,可以说迪伦就是在偷情。。。这使得苏西深深的受伤,并导致俩人最终分手。。。但是,在...
(展开)
迪伦,或许是苏西内心无法言说的悲伤。
实话说,很少读纪实性的文学作品。但是因为专业因素,对近代音乐的历史还是了解的。并且由于身边很多的学长前辈在美国近代流行音乐领域的学术建树,我也耳濡目染了很多,了解了很多知识。而自身过往的一些经历,也让我对美国,尤其是纽约关注有加。令我对这本书读来有一...
(展开)
这是我看过最幸福洋溢的女孩
鲍勃•迪伦的歌迷肯定都会记得那张专辑的封面,他和女友依偎着走在那个冰雪覆盖的格林威治村路口。虽然那时的迪伦还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在寒冷的冬天冻得直筛,但那女孩挽着他的手臂,一脸的幸福。 真的,这是我看过最幸福洋溢的女孩。 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让我感动不...
(展开)
“我和鲍勃在一起,这并不意味着我就要走在他身后,捡起他扔在地上的糖纸”
起初,想读这本书只是因为想要了解鲍勃·迪伦。我不是鲍勃·迪伦的死粉,没听全他所有的专辑,没看完他的自传,仅仅是想从一个同他一个时代的,他身边亲密的人的角度去了解他。然而结果却与我的初衷有些许的出入,但这并没有让我失望反而成了意外收获。书中的内容简介有句话说...
(展开)
甚至迪伦也只是噱头,胡说一通
1、传记,概括来说就是写"什么造就了他\她,他\她造就了什么"这本书适合憧憬六十年代自由风尚的人看,适合与《沿着公路直行》配合着看,但要先看,因为这本书翻译准确,能先打个好基础。 2、suze rotolo 这个在「沿着公路直行」中有着不少戏份却让我印象扁平的人(摇滚传记中...
(展开)
放任自流的苏西·罗托洛
读苏西·罗托洛的《放任自流的时光》时,我的唱机里一直播放着琼·贝兹翻唱的迪伦歌曲,其中也包括迪伦为苏西写的著名情歌《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 苏西和贝兹是鲍勃·迪伦女友中最著名也最传奇的两位,在迪伦被封为“民歌之王”前,贝兹就已经是“民歌皇后...
(展开)
《放任自流的时光》——我们曾经相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类从诞生之际,就从未停止过对爱情的思考。爱情是什么?没人能真正说的清楚。就像空气真实存在,却难以名状。一千个人对于爱情能说出一千种感觉,没有一种相同。关于爱情,从古至今从来就不缺乏人为它著书立说。因此有人说 “爱情其实根本不真实存在,而是一群人在书房中炮制... (展开)《放任自流的时光》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每当有新的演出)我们这些孩子都没什么钱,但又想看最好的演出,久而久之,便想出了逃票进卡内基音乐厅的法子。我们先集资买上一两张票,然后让一人垫后,其他人则冲到入口抢着先进去。引座员要票时,我们就说后面的人拿着呢,并只给他看。此时,远远地站在后面的同伴便快速... (展开)我选择了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今年的2月25日,是苏西•罗托洛逝世一周年的忌日。鲍勃•迪伦应该不会忘记这个日子。苏西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女人,是他人生初期的精神启蒙导师,是他创作的那些伟大情歌背后的“缪斯女神”。去年4月,鲍勃•迪伦历史性的访华表演曾经轰动一时,当他站在北京工体的壮观舞...
(展开)
最近在读这本书,认识了一位不可思议的美丽女子
这本书的封面照取自Dylan早期的一张唱片封面,摄于1963年的一个无比寒冷的冬日。一张很纯粹的街拍,却温暖过无数不同时代人的心灵,包括我。这些年,一看到这张照片,心里总会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 今年下半年捧得此书,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能够通过这本书去了解这位女子与Dyla...
(展开)
看完《放》和《天》的一点小感想
近期看完陈震的两本书,《放任自流的时光》和《天堂十字路口》,《天》我花了一天就看完了,而《放》,我陆续看了半个月才完成。现在杂乱写些感想: 我得说陈震译得都很好,我很喜欢他对《天》作的序,看得出他热爱音乐,“热爱”与“喜欢”是有差别,那是血液、潜意识、神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