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6的书评 (60)

颜悦 2014-11-03 11:33:37

骆以军读《2666》——烟圈的滋味

作者:骆以军 《2666》的第二部《阿玛尔菲塔诺》里,有个非常诡诞的女人形象,劳拉。在以这个哲学教授阿玛尔菲塔诺那“巡弋、回顾、哀伤漫游”一座彻底塌毁的内心宇宙的视角,她是离弃他(没有犯错)、造成他永远无法再找回爱之弥补的空洞躯壳的,那个“逃妻”。但这个遗弃和...  (展开)
Sound_Fury 2020-03-01 00:47:16

四维的真正价值是废除三维的独裁

除了第四章之外,《2666》的语言像松软的奶油蛋糕,不甜不腻,很易读但也具有一定浓度,丢进水里会晕开深具层次的复杂味道。波拉尼奥行文里也有拉美作家一以贯之的平静,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详细周到地描述坍塌的土石。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里说第一章的笔调像轻喜剧,我倒...  (展开)
芝麻 2020-11-24 23:26:14

2666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社会背景 总体而言,墨西哥社会治安状况欠佳。长期以来,凶杀、绑架、偷窃、抢劫和勒索等各种犯罪活动频发。墨西哥暴力犯罪近一半发生在美墨边境城市华雷斯(也就是本书凶杀案频发的城市圣特莱莎的原型)。华雷斯市与美国接壤,是最大的枪支弹药集贸地。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展开)
Laevatain 2019-07-31 17:46:00

20190731

无法说清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或许他只想把哀愁倾尽——「苹果夜里散发着香味。我一关灯,香味就像抒情诗一样散发出来。但是,最后一切都要下沉,下沉到痛苦之中。任何雄文都是痛苦的。」 第一部分和《荒野侦探》有不少相似之处,说的是文学寻找,或者说就是寻找,其实就书本身...  (展开)
thinkind 2012-06-10 16:53:27

何翹楚:閱讀,從未如此隆重其事過

作者豆瓣地址 http://www.douban.com/people/chorlazylife 原刊於星期日明報 2012年4月15日 http://premium.mingpao.com/pda/palm/HotNews2.cfm?cat=ja&File=vzg1.cfm&token=b218bc260b89c0&online=1 http://lazylife.org/2012/04/17/2698 文 學 巨 著 ﹕ 閱 讀 , 從 ...  (展开)
蝴蝶罐頭 2023-03-29 15:18:51

塑造文学神话

罗贝托·波拉尼奥生前说过,《2666》的庞大计划已经改为五部系列小说,即与后来的《2666》五个组成部分一致。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未完成的遗作《卡拉马佐夫兄弟》,《2666》也未能完全成型,不过其基础架构的雏形已然显现——可以独立阅读却又彼此呼应并组成宏大的全景式小说的...  (展开)
橙橙 2022-04-10 20:37:20

拉丁美洲前途最不光明的作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小半年的阅读乐趣,都来自于波拉尼奥。 我在想,为什么我那么喜欢他? 老实说(从出版人的角度)他身上真的有好多噱头。 首先是行内对他的盛誉。 他的《荒野侦探》一经出版就获得埃拉尔德奖,第二年又获得罗慕洛·加列戈斯奖,而这个奖之前的得主包括两位诺奖得主马尔克斯...  (展开)
Ron 2017-12-13 00:16:40

中、英译本二者的出入小结

之所以有这个比较是因为看完本书第一部分后对中译本的翻译腔无法忍受所以想着既如此不如看英译还不那么出戏,然后在对英译某些段落上下文有些不理解的情况下又回来参考了中译,然后发现了中英译文有出入,所以决定搞个小结= = 一星感谢译为中文,一星感谢直接从西语翻译,一星...  (展开)
乱流年 2018-12-16 16:03:24

就说点与女性有关的话题——读罗贝托波拉尼奥《2666》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借用译后记开篇的那段话来表达我看完《2666》的感受:阅读《2666》有点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的感觉。幸运的是这块“巨石只向上,不下滑。终于有推到山顶上的这一天:2018年12月16日星期日零点四十六分。 从11月中旬到今天止,这本大部头我断断续续的阅读了一个月的时间。书籍太厚...  (展开)
Rug 2017-12-30 20:57:34

2018

拖了这么几年,年终一个月里抽空看完,觉得过誉,中文翻译称得上简陋了。 是很引人入胜的好看,肯定也有很多显然的、更严肃的优点。五个部分的语调都独立、完备、风格鲜活,学术小团体很欧洲,硬派记者很美国,拉美地方志,很拉美地方志。只是不确定一切加起来有意义,或者说,...  (展开)
加西亚可可 2015-06-02 00:16:22

罗伯特•波拉尼奥——从边缘到图腾

罗伯特•波拉尼奥 ——从边缘到图腾 2009年3月12日,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NBCC)奖的小说奖授予了波拉尼奥及其身后出版的《2666》。因为,书评人协会奖与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并称美国图书三大奖;并且,这是它第一次授奖给一...  (展开)
吴魏蜀 2013-06-29 09:16:09

所有坏的东西在各个国家加都通行无阻 ——读《2666》有感

   所有坏的东西在各个国家加都通行无阻     ——读《2666》有感    如果你曾被《百年孤独》里长得差不多的人名困扰过的话,那《2666》这部长篇巨著里出现的上百个主要人物的名字几乎会把你弄疯。阅读这样...  (展开)
Breeze 2012-08-14 00:38:28

我们都被往事笼罩着

...........十分钟后,阿琴波尔迪从梦境中惊醒,发现英格伯格不在床上。他立即穿上衣服,去卫生间、厨房、客厅一一寻找;接着,不得不去叫醒老农弗里茨。后者睡得像木头。阿琴波尔迪只好来回摇晃他。老农最后睁开一只眼,样子吓得半死。 阿琴波尔迪说:“是我!我女人失踪...  (展开)
2022-09-06 13:16:13

2666

读完《2666》的感觉有点像跟一位丰富的人谈恋爱,一种说不出来的舒坦,还有一种很明确的忧伤,有些东西永远无法抵达的忧伤,但这场恋爱还可以继续,你知道还有很多精彩你没注意到,还有很多美好没有来得及呼应。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我们每每在其中浑然不觉。波拉...  (展开)
Auxilio 2022-07-27 09:08:59

我们的战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5.2/5.0 我失语了。过分切肤的鞭打和安慰,仿佛撒了蜂蜜的伤口,又疼又痒。读这本书的中途,我没有流过眼泪,却好像时时刻刻都在为它流眼泪。 私心让我没办法公正地给它打分,但我想,就像是波拉尼奥借文中哲学家先生所言的:“大师在战斗中与那些让我们大家感到恐惧,那些能吓...  (展开)
Crayencour 2022-06-06 12:58:52

失去方向的寻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那时我二十岁 是个疯子 我失去了一个祖国 却赢得了一个梦 只要有那个梦 其他无关紧要 ——《浪漫主义狗》波拉尼奥 二十岁时,波拉尼奥在写诗,然而他梦想着写一部小说。在他四十岁之前,他写诗,革命,流浪,生病——总之,他几乎什么的都干过。而在他四十岁之后的十年,除了写...  (展开)
遗失的美好 2020-04-10 22:40:51

2666

《2666》分五个部分,简直像给昆丁量身定做的,环状结构,多适合拍成cult片啊。每个章节表面独立,其实又有微妙的联系——表层关联就是终极大BOSS、德国作家阿琴波尔迪,这作家名声大,又善于玩隐士范儿,最爱跟评论家们玩躲猫猫游戏。 第一部分,就是四个阿琴波尔迪研究专家,...  (展开)
New Romantics 2017-06-27 00:58:49

罪恶与希望

当读完这本小说的最后一页,我的脑海一片空白。 “很快,他就走出了公园。第二天去了墨西哥”。结尾与第一部的内容对接,于是整本书回归成一个圆,一个没有终点的圆。 在我看来,《2666》不是一本好看的小说。相反,它很难读。它就像是一座庞大的迷宫,拥有着数量惊人的分叉与...  (展开)
louisean 2017-05-23 11:55:13

冷问世间的一把刺刀

花了几周,终于把2666认真啃完,这实在是件能高兴好一阵子的事情。 2666很厚,实近千页,再加之长篇幅的复合长句能时常霸占个连续四五页又集作者之大成及属意识流作品。这么多的特别构成了它不小的阅读难度:耐心,耐受度,以及文学储备都要同时处于较高的水准才能够继续愉快地...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60条)

订阅2666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