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眼的映像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不笃定的人 2012-04-10 14:32:56

    桥本你的心理活动描写未免也太翔实了吧。PS:其实台版书也不难读嘛

  • 0 妖灵妖 2012-01-16 17:30:02

    它应该是2011年度十佳之一,可惜晚看了

  • 0 大佑 2012-02-26 00:05:05

    4.3 還差一章便讀完,不過今天已經把她送到油菜手裡了。末的那一章有緣再見啦。

  • 0 小二 2013-03-18 02:04:54

    这是一部英雄谱,讲的是“与电影这头怪兽生龙活虎的搏斗,然后漂亮制服。”非得是顶尖的高手,才有这样的好文字。作为日本编剧届的泰斗,桥本忍先生的这部回忆录,写他执笔临稿,如高士对敌。“与电影这头怪兽生龙活虎的搏斗,然后漂亮制服。”就是这个姿态吧。

  • 0 HurryShit 2012-07-05 01:32:23

    有精彩經驗談,也有八卦,可惜密度略低,老人家碎碎唸多了點…

  • 1 vivi 2013-02-15 18:41:17

    如果喜欢黑泽明,桥本忍这本写的是前期剧本,而野上照代的“等雲到”则是电影拍摄时的事情了。有趣的是桥本和野上都是因为伊丹万作而结识黑泽明,从“罗生门”开始加入黑泽组。所谓“复眼”是说黑泽明的剧本都是多人合著的,可以讲是“多人竞赛”大家写同一个场景,再择优合成,真可谓费心费力费事费人。。。“罗生门”和“七武士”写得比较详细,而后期桥本便多与其他导演合作了,他对黑泽明后期的影片的见解大多从编剧角度出发,认为“梦”是后期最优,几乎是黑泽明自传,而桥本认为“七武士”后黑泽改编编剧方式,是从导演职人转变为艺术家。桥本一直在写黑泽,其实他自己把胎死腹中的“武士的一天”十年后脱胎为“切腹”这也是极美好的事情啊!野村芳太郎说“对黑泽而言,桥本是不应该遇见的人”,桥本说“对我而言,黑泽先生是终究会遇见的人”。

  • 0 Guido 2012-04-10 22:10:51

    料不多但很猛!

  • 1 yasashin 2013-07-10 21:37:32

    有时我觉得自己也是桥本忍,在不经意之中感受到了电影真正的魅力,从编剧的角度解读黑泽明,阅读中即会发现没有任何大师可以偶然获得成功。黑泽明对电影剧作的态度远远超乎我们对于他为导演创作程度的想象,更何况从中可以发现他是一个如此优秀的编剧也是一个真正的团队核心,联合编剧中他成为关键枢纽,也是优秀剧情设计的灵魂人物。感慨也许现今没几个人能像他们当年那么努力了。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剧本,就是一部电影,满怀深情,最后让人不禁唏嘘。

  • 1 徐江屏 2018-07-29 18:23:43

    無論如何,都得認識黑澤明。

  • 0 2.3.3 2012-06-29 15:58:11

    强推,一个编剧的心路历程,桥本忍大神哦

  • 0 imac 2012-12-11 14:39:01

    作者的目的是通过写黑泽明复兴“共同编剧”,进而复兴日本电影(貌似美国影视界早就把这点发扬光大了)。其中最难忘的倒是借别人口说出“不曾遇到桥本忍的黑泽明”会是“威廉惠勒加比利怀德除以二”的“世界电影之王”的假想。

  • 0 突然一朵大荷花 2012-02-11 09:40:23

    写得也有点峰回路转的意思

  • 0 邪惡的草莓 2014-03-09 02:06:35

    比起來還是黑澤明的書看起來更爽朗愉快 印象最深的是樂譜式的創作概念 造就了鏡頭絕妙的韻律感

  • 0 🎐Jamie_x🐇 2023-06-03 23:35:54 中国香港

    黑泽明自传还有《蛤蟆的油》《等云来》,黑泽明在蛤蟆的油里说自己父亲出生在秋田,但自己出生在东京,只是在初二暑假被爸爸安排到老家秋田“变形记”但桥本忍在小国师爷&黑泽明&菊石4个人写《蜘蛛巢城》剧本时,每个人都要出一道家乡菜时,却写到黑泽明说自己出生在秋田?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桥本忍记忆出错,总之这本书的中文翻译确实有问题,絮絮叨叨。桥本忍对黑泽明改变剧本创作方式很大意见从“编剧先行”到“一抢定稿”很不满意,认为这是黑泽明为了适应制片厂的商业化的妥协?此处打第一个?不知道完美主义的黑泽明会怎么回应;另外创作完罗生门&生之欲&七武士后为什么桥本忍那么排斥和黑泽明继续合作?大概是省略了很多和黑泽明不快的创作经历,还有同样时间可以写出更多剧本赚钱的原因吧

  • 0 白也 2014-12-27 12:58:12

    业界良心!

  • 0 千与千桐 2020-09-02 01:55:42

    桥本忍回忆跟黑泽明的工作过程 看得停不下来 非常有趣 电影人必看 台版的译法感觉上更接近作者的语言气质

  • 0 焚紙樓 2016-10-20 02:15:30

    不管讀幾次都如此彌新哪.....1950年的橋本忍、千囍年後的橋本忍與每個歷史平行街頭上的橋本忍共用了「我」此人稱,貫徹了全書,然而穿梭自如並未違和,反而有了在泰山崩垮前輕盈甩扇的風姿。雖號稱紀錄黑澤明,實則紀錄黑澤組與自己也。

  • 0 丸咴咴 2012-10-12 22:56:52

    老子的教科书- -

  • 0 徐旷来 2018-01-31 10:45:16

    每年都得读一遍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