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游 短评

热门 最新
  • 228 aodi213 2015-02-02 20:41:23

    他妈的!这么伟大的书,我竟然今天才读完!伟大的悲剧,伟大的幻想,伟大。

  • 221 ada 2016-04-07 13:29:21

    前200页谨小慎微,最后40页放手一搏

  • 192 八哥 2015-08-15 22:29:35

    刘慈欣说: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黑石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从茹毛饮血的猿人到征服月球的人类再到漂流太空中星童的诞生,黑石是岗卫还是先知,甚或是永远困顿人类的枷锁。大刘《三体》中的水滴、智子无一不是对黑石的致敬。有时会让人很绝望,因为半个世纪前的2001就像黑石一般锁住了人类的想象力,想到这些真是伤心。阿瑟,真希望所言有虚。

  • 120 Nosferatu 2015-11-22 22:18:37

    读完原著小说就再也不怕库布里克的那部电影晦涩了!——一场茅塞顿开,三观逆转的阅读经历,阿瑟–克拉克请收下我诚挚的膝盖。黑石板与星童永存!

  • 47 大肠子 2015-05-29 17:19:58

    我以为穿越银河的超级中央车站的设定已经足够震撼了 结果结尾还有更棒的 看的时候不断提醒自己这本书50年前就写成了 可是对AI和宇宙的描写都超越了时代

  • 19 鹿鸣 2017-08-12 23:26:04

    六四年的作品,已经预测了人工智能的反人类、时间回溯的穿越。以及,外星人看我们,就跟我们看猴一样。这样的宇宙观下,地球上的政权意识是多么狭隘,人类的历史观将被击碎,一切的科技和文明也成了敝帚自珍。伟大的预言家阿瑟。

  • 21 逮捕君有异议 2017-12-18 15:43:13

    三巨头里,阿西莫夫优势在于戏剧式的故事和天马行空的脑洞,海因莱因擅长复杂缜密的逻辑,阿瑟克拉克则是对于人类未来发展精准的预测和思考。相比库布里克极简的电影语言,这本原著层层推进,还原了很多细节,最后将人类宿命式的结局推向高潮。可以说两位大师同样值得尊敬。

  • 13 仿真男孩哪吒 2018-03-14 20:53:56

    平板阅读、星际旅行、人工冬眠、超级计算机,阿瑟克拉克是神级的预言家!“敏捷的褐毛狐狸跳过那只懒狗身上。西班牙的雨都下在平原上。”再也没有比手刃哈儿9000更为残忍和令人心碎的挣扎。“再想到延绵无垠的时间,又会有种心痛的感觉。不论打这里经过的是什么,人类都已经与之错过了十万代了。”人类永远是一个偶然事件,即使赋予工具及心智,行至距离太阳系几百亿光年,面对的也是一个早已被遗弃的停车场,人类太慢了!在今天这特殊的日子里,谨记霍金教授的训诫“不要回复!不要回复!不要回复!”

  • 8 琼斯黄 2016-07-09 16:05:38

    纯粹可以以叙述的节奏感取胜,比大刘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 9 别的熊 2015-07-02 10:05:05

    熬夜读完,强烈觉得该去看看电影了。最后的画面拍出来一定很美,难怪叫“太空桂冠诗人”,无愧其名!但是其他部分对我来说反而没有那么震撼……比如HAL9000的背叛,这种桥段在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短篇集里写得更透彻更精彩(没错儿我是个阿吹),而最后的结局与思考,让我想到手冢治虫的名作《火鸟》。当然了,我还过于年轻,而这本书只读一次显然太亏了……或许日后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呢。

  • 9 土猪 2015-07-09 01:21:02

    太空漫游之戴维悟道

  • 7 Indecent time 2018-03-26 01:04:24

    “2001年的人口达到了六十亿,部分国家甚至限制每家不得生育超过两人。”这个,已经非常close了;不close的部分,是克拉克和库布里克内容不重合的部分,只是这一代没有库布里克了,对三体的改编我也就没太大信心了;科幻小说多年套路,原来尽是对2001谨小慎微的“致敬”,最后一章的放飞自我,却鲜有导演可以做到。

  • 12 信心不逆熊先生 2014-12-19 12:37:57

    差不多50年前的作品,以现在被无数的科幻小说和电影来洗礼后的眼光来看,已经不太能够打动我了,当然它在当时无疑是一部杰作。据说,这本小说原来是一篇短篇小说,后来才改成这个长度的,怪不得感觉叙事节奏那么奇怪。

  • 5 Z某人 2014-11-13 23:25:25

    阿瑟更像是预言者,而非科幻小说家。从阿波罗登月到现在,太空科学为啥好像一直停滞不前?说好的2001太空漫游呢?

  • 5 异林之叶.帕捷 2015-01-20 00:34:31

    In the midst of plenty, they were slowly starving to death 猿人以及飞船开始那部分写得很好 对人类文明和宇宙的敬畏和诗性描写都很棒 孤独感也很到位

  • 4 余馆长 2016-01-27 20:24:17

    最佳科幻小说以及科幻电影,没有之一。小说是现代太空科幻系列的鼻祖,在许多地方都能找到本书中的影子,《三体》中就有不少向其致敬的情节与设定,影响颇深。力荐!

  • 5 晴天里的维D 2016-05-21 18:50:52

    作者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国际通讯卫星奠基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同性恋。1994年,因国际通讯卫星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好厉害的作者~~~~~

  • 5 uandiboth 2017-01-18 11:53:25

    可能我第一本科幻不应该读三体而应该读这个 相比之下节奏缓慢 深刻晦涩 但是没有人可以忽视星门的力量 那像是一个永恒的象征 作者在50年所描写的AI就已经如此触动人心 文笔和叙事方式并不特别是我的菜 加一星为了致敬

  • 3 Mr.flower 2015-11-12 08:18:48

    最后的结尾真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 3 Ashes of time 2019-07-23 00:21:53

    我看不懂的部分和我看懂的部分一样多。我原来觉得三体设定超级有想象力,现在才发现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