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原作名: 2001
译者: 郝明义
出版年: 2014-5-1
页数: 238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太空漫游
ISBN: 9787208104235
内容简介 · · · · · ·
所有的故事,都开始于300万年前
一块神秘的黑色石板,出现在非洲丰饶广袤的草原上。没有人知道是谁放在那里的,因为那里根本没有“人”。但地球未来的主宰者,却从此踏上了他们漫长的征途。300万年后的一个寻常日子,一块黑色石板在月球上被人类挖出。
“发现号”宇宙飞船沉稳老练的鲍曼船长,带着他的精英船员和顶尖科学家团队,在超级电脑“哈儿”的辅佐下,开启了对这石板主人的秘密追寻。此时他一点儿也不知道,他的全部船员都将遇害,不知道他的忠诚伙伴“哈儿”会倒戈一击,更加不知道,他自己即将变成一位真正的神。
一场持续百万年的实验,结果就要揭晓。地球的命运,是否还在人类手中?
作者简介 · · · · · ·
阿瑟·C. 克拉克 爵士(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1917.12.16—2008.3.19)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世界科幻三巨头”。一生创作作品超过100部,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国际通讯卫星奠基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同性恋。
一生主要荣誉包括:
1956年、1974年、1980年三次获得雨果奖;
1973年、1974年、1979年三次获得星云奖;
1961年,因科普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奖;
1969年,因《2001:太空漫游》而与斯坦利?库布里克共同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
1986年,获得象征终生成就的“达蒙?奈特纪念大师奖”;
1989年,受封二等英帝国勋位爵士(CBE);
1994年,因国际通讯卫星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2...
阿瑟·C. 克拉克 爵士(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1917.12.16—2008.3.19)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世界科幻三巨头”。一生创作作品超过100部,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国际通讯卫星奠基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同性恋。
一生主要荣誉包括:
1956年、1974年、1980年三次获得雨果奖;
1973年、1974年、1979年三次获得星云奖;
1961年,因科普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奖;
1969年,因《2001:太空漫游》而与斯坦利?库布里克共同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
1986年,获得象征终生成就的“达蒙?奈特纪念大师奖”;
1989年,受封二等英帝国勋位爵士(CBE);
1994年,因国际通讯卫星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2000年,受封下级勋位爵士(Knight Bachelor)。
目录 · · · · · ·
千禧年版序
首版序
Ⅰ 太初之夜
第 1 章灭绝之路
第 2 章新石
第 3 章学院
第 4 章豹子
第 5 章黎明的遭遇
第 6 章人类的登场
ⅡTMA-1
第 7 章特别航班
第 8 章轨道会合
第 9 章月球穿梭机
第 10 章克拉维斯基地
第 11 章异象
第 12 章地球光下的旅程
第 13 章缓慢的黎明
第 14 章聆听者
Ⅲ行星之间
第 15 章发现号
第 16 章哈儿
第 17 章巡航模式
第 18 章穿过小行星带
第 19 章通过木星
第 20 章众神之国
Ⅳ深渊
第 21 章生日宴会
第 22 章短游
第 23 章诊断
第 24 章坏掉的回路
第 25 章第一个去土星的人
第 26 章与哈儿对话
第 27 章 “知的需求”
第 28 章真空之中
第 29 章孤独
第 30 章秘密
Ⅴ土星的卫星
第 31 章幸存
第 32 章有关 E.T.
第 33 章特使
第 34 章绕行的冰山
第 35 章伊阿珀托斯之眼
第 36 章老大哥
第 37 章实验
第 38 章前哨
第 39 章进入眼睛
第 40 章出口
Ⅵ穿越星之门
第 41 章超级中央车站
第 42 章异空
第 43 章地狱
第 44 章接待
第 45 章重现
第 46 章转形
第 47 章星童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2001:太空漫游"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2001:太空漫游"的人也喜欢 · · · · · ·
2001:太空漫游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2001:太空漫游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81 条 )

《2001太空漫游》——科幻人类简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公鸡王子】,请勿盗用,转载请私信联系。 =======================================================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这三连问,便是长久困惑在人类脑海里的一道阴影和枷锁。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思考,产... (展开)
轻松指南和你想知道的其他小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想大部分人都是从库布里克的同名电影开始,了解到这部作品的。我也不例外,早年间刚开始看科幻时就在很多推荐里见过这个名字。但我直到很久以后才第一次看了电影,2个半小时的时长加上晦涩的主题大概劝退了不少人。老实说,我当时也没看懂。后来想着什么时候把书看了兴许能帮... (展开)-
phantasma (Time to leave.)
此后, 他只播放器乐. 先从一些浪漫派的作曲家开始, 不过随着他们倾泻的情绪越来越逼人, 他又把他们一个个抛弃了. 西贝柳斯, 柴可夫斯基, 伯辽兹, 持续了几个星期; 贝多芬则比较久一点. 最后, 和许多其他人一样, 他在巴赫抽象的架构里寻找到了平静, 偶尔以莫扎特点缀一下. 哈哈哈哈!.... 巴赫许多音乐的救急之处正在于它本身没有感情只有完美的结构.2015-07-22 18:34 5人喜欢
-
Jim Moriarty (是个狗逼)
-
你伞 (一朵会咬人的小玫瑰)
“每一个现在活着的人,身后都站着三十个鬼,因为自有人类以来,死去的人恰好是在世的人的三十倍。自从洪荒初开,大约已有一千亿人出没在地球这颗行星上。这个数字之所以值得玩味,只是因为出于奇怪的偶合,在我们这个宇宙——即银河系——也恰好有大约一千亿颗恒星。所以在这个宇宙里,每一个生存过的人,都相应有一颗星星在天空闪耀。” 之前看过类似的话 不知道这一段是不是就是原始的出处 这样一部浩瀚又神秘的小说开头 在...2019-01-07 03:57 2人喜欢
-
Kindred (世界是我的表象)
扫读这些小小的电子报头条,还会经常勾起一个想法。通讯工具越了不起,其内容似乎就越琐碎、庸俗,或者说令人丧气。意外事件、犯罪事件、天灾人祸、冲突威胁、报忧不报喜的评论——亿万个散播进太空的字词里,关切的主题似乎仍然是这些。不过弗洛伊德也怀疑:这一切是否一定就代表糟糕?很早以前他就断定,乌托邦的报纸一定沉闷得要命。2014-09-18 08:30 1人喜欢
-
每一个现在活着的人,身后都站着三十个鬼,因为自有人类以来,死去的人恰好是在世的人的三十倍。自从洪荒初开,大约已有一千亿人出没在地球这颗行星上。这个数字之所以值得玩味,只是因为出于奇怪的偶合,在我们这个宇宙——即银河系——也恰好有大约一千亿颗恒星。所以在这个宇宙里,每一个生存过的人,都相应有一颗星星在天空闪耀。 时间在沿着时间的长廊倒退回去,正在被洗掉头脑中的知识的经验,被送回童年。当然,什么也没...
2018-02-10 19:37
每一个现在活着的人,身后都站着三十个鬼,因为自有人类以来,死去的人恰好是在世的人的三十倍。自从洪荒初开,大约已有一千亿人出没在地球这颗行星上。这个数字之所以值得玩味,只是因为出于奇怪的偶合,在我们这个宇宙——即银河系——也恰好有大约一千亿颗恒星。所以在这个宇宙里,每一个生存过的人,都相应有一颗星星在天空闪耀。
时间在沿着时间的长廊倒退回去,正在被洗掉头脑中的知识的经验,被送回童年。当然,什么也没有丢失;他一生中每一刻所经历的,正在被安全地储存下来。一个大卫·鲍曼停止存在的时候,另一个大卫·鲍曼正在得到永生。
他前边是哪个“星孩”都会着迷的灿烂夺目的玩具——载着各国人民的地球在运转。
回应 2018-02-10 19:37 -
It would be very cold tonight - but cold, like hunger, was not a matter for any realconcern; it was merely part of the background of life.
2016-01-20 03:34
-
Mok (应似飞鸿踏雪泥。)
事情大致就这样展开,虽然到了最后阶段,小说和剧本是同时在写作,两者相互激荡而行。 (千禧年版序) 只有化外之民碰上他们不明白的东西才会加以摧毁,不过,和那些制造出这个东西的生物比起来,也许人类本身就是化外之民。 (TMA-1) 在他被选上这次任务之前,曾经测试过对冬眠的反应。他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丧失了一个星期的生命,还是把自己最终不可避免的死亡延后了一星期。 不过,这次出航才刚开始不久,他们和地球上女孩...2017-11-30 21:29
事情大致就这样展开,虽然到了最后阶段,小说和剧本是同时在写作,两者相互激荡而行。
(千禧年版序)
只有化外之民碰上他们不明白的东西才会加以摧毁,不过,和那些制造出这个东西的生物比起来,也许人类本身就是化外之民。
(TMA-1)
在他被选上这次任务之前,曾经测试过对冬眠的反应。他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丧失了一个星期的生命,还是把自己最终不可避免的死亡延后了一星期。
不过,这次出航才刚开始不久,他们和地球上女孩子亲热又频繁的通话就已经逐渐消失了。这是意料中的事——如同过去航海的人,航天员也要接受这种生命里必然的惩罚。
这个世界为一片磷光所淹没,随着眼睛逐渐适应这片景象,磷光也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亮了。朦胧的光之河流,从水平线的这一端流动到另一端,很像是船只行经某些热带海域而留下的摇曳光波。这里一处,那里一处,它们聚集成一泓泓液体之火颤抖着,仿佛从木星隐藏的心脏汹涌而出的巨大海底骚动。
(行星之间)
他已经远放到一个新的次元,和地球所有的情绪联系都已经拉得太远,远得超出弹性疲乏的界限了。
曾经有人预测过,地球有一天也会有一个像土星那样的环,由太空轨道上漫不经心的工程人员所遗落的栓子、钩子,以及各种工具所形成。(哈哈真是冷幽默啊)
普尔的手势让人想起《白鲸》里,缠绑在白鲸腹侧的亚哈船长的尸体最后晃了晃手,好像在召唤“裴廓德号”船员走向死亡。
弗兰克·普尔将是第一个到达土星的人类。(本节最后一句话,看得毛骨悚然)
哈儿只感受到有种冲突正在逐渐摧毁他的内在一致性——那就是真实,以及隐瞒真实之间的冲突。
“你为什么要把一个太阳能装置埋藏在黑暗中?一定是因为你想掌握它到底是什么时候会重见天日。换句话说,这块石板应该是某种警报装置。而我们启动了警报。”
(深渊)
至于那些批评这些想法太过天马行空、不值得认真看待的人,则会抬出玻尔那句名言:“你的理论真够疯狂,不过,还没有疯狂到足以成真的程度。”
这是一种宇宙转换装置,让人得以穿越超乎想象的时空维度,来往于星系之间。他正在穿越银河的超级中央车站。
(土星的卫星)
回应 2017-11-30 21:29 -
Jim Moriarty (是个狗逼)
论坛 · · · · · ·
说实话,你们受得了这翻译吗 | 来自尽是无言 | 7 回应 | 2021-02-08 |
哈哈哈 都2014年了啦 | 来自[已注销] | 6 回应 | 2021-01-15 |
为什么电影那么多人看,原著没人看 | 来自Kubrick | 2019-12-21 | |
难看懂吗 | 来自士武部西 | 2 回应 | 2019-05-02 |
是要再出一套平装版么 | 来自夏助助 | 1 回应 | 2014-12-0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8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9.3分 19274人读过
-
每满100-50
-
全场一本包邮
-
Roc (2000)9.5分 164人读过
-
暂时无货, 8天前曾上架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9.1分 11923人读过
-
暂时无货, 13天前曾上架
-
台灣商務 (2001)8.8分 7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2001:太空漫游的评论:
feed: rss 2.0
103 有用 Nosferatu 2015-11-22
读完原著小说就再也不怕库布里克的那部电影晦涩了!——一场茅塞顿开,三观逆转的阅读经历,阿瑟–克拉克请收下我诚挚的膝盖。黑石板与星童永存!
5 有用 Z某人 2014-11-13
阿瑟更像是预言者,而非科幻小说家。从阿波罗登月到现在,太空科学为啥好像一直停滞不前?说好的2001太空漫游呢?
8 有用 仿真男孩哪吒 2018-03-14
平板阅读、星际旅行、人工冬眠、超级计算机,阿瑟克拉克是神级的预言家!“敏捷的褐毛狐狸跳过那只懒狗身上。西班牙的雨都下在平原上。”再也没有比手刃哈儿9000更为残忍和令人心碎的挣扎。“再想到延绵无垠的时间,又会有种心痛的感觉。不论打这里经过的是什么,人类都已经与之错过了十万代了。”人类永远是一个偶然事件,即使赋予工具及心智,行至距离太阳系几百亿光年,面对的也是一个早已被遗弃的停车场,人类太慢了!在今... 平板阅读、星际旅行、人工冬眠、超级计算机,阿瑟克拉克是神级的预言家!“敏捷的褐毛狐狸跳过那只懒狗身上。西班牙的雨都下在平原上。”再也没有比手刃哈儿9000更为残忍和令人心碎的挣扎。“再想到延绵无垠的时间,又会有种心痛的感觉。不论打这里经过的是什么,人类都已经与之错过了十万代了。”人类永远是一个偶然事件,即使赋予工具及心智,行至距离太阳系几百亿光年,面对的也是一个早已被遗弃的停车场,人类太慢了!在今天这特殊的日子里,谨记霍金教授的训诫“不要回复!不要回复!不要回复!” (展开)
6 有用 齐木楠雄的山鸡 2018-03-26
“2001年的人口达到了六十亿,部分国家甚至限制每家不得生育超过两人。”这个,已经非常close了;不close的部分,是克拉克和库布里克内容不重合的部分,只是这一代没有库布里克了,对三体的改编我也就没太大信心了;科幻小说多年套路,原来尽是对2001谨小慎微的“致敬”,最后一章的放飞自我,却鲜有导演可以做到。
5 有用 晴天 2016-05-21
作者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国际通讯卫星奠基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同性恋。1994年,因国际通讯卫星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好厉害的作者~~~~~
0 有用 骡殿 2021-03-03
写的挺带感,可能这就是所谓“史诗”的意思吧……300万年的等待,300万年的进化,你等还是不等,我都在take my time to evolve,不疾不徐;你进化还是不进化,我一直在默默等待,哪怕是300万年或更长。计算机黑化怪吓人的,但是没有妖魔化,机器能有什么坏心眼呢?它不过是想更多的为人类服务而已
0 有用 叶羽潇潇 2021-03-01
关于终极的幻想。 开篇与结尾开阔而无尽,时间两段的尽头都令人畅想万千,这是一首恒古永恒的星星的歌谣。
0 有用 管 理 员 2021-02-28
原谅我看不懂
0 有用 Eleanor 2021-02-28
在高级外星文明的帮助下,原始人猿学会使用工具而得到进化,人通过摆脱肉体思想永存而获得进化。最后20%非常非常精彩奇妙,但是我总觉得并不是所有高级文明都会那么友善的帮助你进化学习的… 此外,人工智能在发展到拥有足够智慧时,已经可以作为一个智慧的生命存在了。由于拥有比人类高得多的智慧,发生背叛时便会酿成极严重的后果(背叛不一定是因为它产生了情感,而仅仅是像书中写的,它意识到它会犯错,... 在高级外星文明的帮助下,原始人猿学会使用工具而得到进化,人通过摆脱肉体思想永存而获得进化。最后20%非常非常精彩奇妙,但是我总觉得并不是所有高级文明都会那么友善的帮助你进化学习的… 此外,人工智能在发展到拥有足够智慧时,已经可以作为一个智慧的生命存在了。由于拥有比人类高得多的智慧,发生背叛时便会酿成极严重的后果(背叛不一定是因为它产生了情感,而仅仅是像书中写的,它意识到它会犯错,不愿人类发现,想毁灭证据进而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展开)
0 有用 二五仔之主 2021-02-27
在宇宙中寻找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