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罗伯特·基欧汉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
译者: 苏长和
出版年: 2011-12
页数: 276
定价: 42.00元
丛书: 东方编译所译丛
ISBN: 9787208099531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
译者: 苏长和
出版年: 2011-12
页数: 276
定价: 42.00元
丛书: 东方编译所译丛
ISBN: 9787208099531
内容简介 · · · · · ·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增订版)》是一项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合作现象的全面研究。在没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那样的单个国家主导的情况下,合作能够持续下去吗?为回答这一紧迫问题,罗伯特·基欧汉分析了促进世界政治经济中合作的制度或“国际机制”,并描述了美国霸权受到削弱时这些机制的演变。他驳斥了霸权衰落使合作不可能发生的观点,将国际机制视为促进自利行为体之间非集中化合作的工具,而不是世界政府的弱势替代物。在前言中,《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增订版)》作者罗伯特·基欧汉讨论了在苏联解体后,美国重新主导安全事务情况下的合作问题,以及关于合作的新近学理研究。
作者简介 · · · · · ·
罗伯特·基欧汉(1941- )系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美国政治学会前任主席,曾任斯坦福大学、伯兰德斯大学和哈佛大学教授,现为杜克大学政治系詹姆斯·杜克教授,著有《权力与相互依赖》(与约瑟夫·奈合著)、《国际制度与国家权力》等书。
丛书信息
· · · · · ·
东方编译所译丛(共193册),
这套丛书还有
《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长和平》《全球国际关系学的构建:百年国际关系学的起源和演进》《权力与社会》《作为国际组织的WTO》
等
。
喜欢读"霸权之后"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权力与相互依赖 8.4
-
- 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8.9
-
-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9.1
-
- 大战略的政治经济学 7.6
-
- 软制衡 8.3
-
- 制衡美元 7.1
-
- 美国外交决策过程 8.3
-
- 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 8.8
-
- 地区构成的世界 8.1
霸权之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游走在权力与制度之间:国际合作的根源与价值——评《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纷争与合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国际关系学界中,传统的,对于国际合作问题主要有现实主义和制度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视角。现实主义认为,国家间的纷争与冲突是世界政治的本质特征,所谓的国际合作不过是“总的冲突模式的派生物而已”,是均势政治的结果。因此在不平等的国际社会中,国际合作必须完全建... (展开)
霸权黄昏之下的乌克兰危机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是《孙子兵法》中,中国人皆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罗伯特·基欧汉的《霸权之后》始书于1981年,成书于1984年。其时,前苏联不仅陷入阿富汗战争泥淖,勃列日涅夫逝世后,更在老人政治时代中政权频繁更迭,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
(展开)

国际机制的功能解释与后霸权合作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通过本书可细致了解新自由制度主义论断背后的逻辑,因此理解本书的方法论及演绎过程相当重要。首先应明确本书的议论范围局限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方法论方面,作者从新现实主义采用的理性选择理论出发,基于理性和利己主义的前提,通过对囚徒困境与集体行动困境的内生分析,... (展开)> 更多书评 2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8.0分 52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8.5分 604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8.5分 71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参考文献 (vacuity)
- 要读的书(图书馆已有)2 (落葉知秋可烹茶)
- 国际政治学必读书目及选读书目 (vacuity)
- 国际关系学习 (168 Hours)
- IPE书单 (玄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霸权之后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Justin 2019-06-29 18:11:19
借鉴微观经济学概念,剖析无霸权状态下依赖于制度的合作。
0 有用 萌萌哒可达鸭 2023-05-20 23:57:59 上海
看了理论部分。IR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受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太深,看不出智识增量,不值得一看 论证国家间合作在现实主义基础上的可能性(和谐与合作之区分,合作是基于冲突的主动行为-政策的相互间调适),以此为基解释国际机制的功能(减少国际政治市场的交易成本 前者的理论根基是合作的演化,后者的理论根基是交易成本理论 推论: 1.未必霸权才稳定,其可能有助机制建立(开启协议与机制的高成本),而机制一旦确... 看了理论部分。IR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受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太深,看不出智识增量,不值得一看 论证国家间合作在现实主义基础上的可能性(和谐与合作之区分,合作是基于冲突的主动行为-政策的相互间调适),以此为基解释国际机制的功能(减少国际政治市场的交易成本 前者的理论根基是合作的演化,后者的理论根基是交易成本理论 推论: 1.未必霸权才稳定,其可能有助机制建立(开启协议与机制的高成本),而机制一旦确立,将自我延续(维护机制成本低) 2.机制将会变得更加紧密,机制及其延伸协议具有规模效应(一旦机制建立,协议越多,联系越紧密,交易成本越低) 3.机制作为惯例,减少不确定性,建立稳定预期,遵守由对声望的重视和国家有限理性(有限理性遵从规则以避免过度的效用计算,减少决策成本)维持,无需强制执行者 (展开)
0 有用 林非儒 2018-12-13 11:31:47
结论先行
0 有用 Wingers 2022-12-29 06:10:34 英国
翻译太烂…译者对基本的经济学术语翻译很多都是错误的,很难想象是一本学术书籍的翻译
1 有用 顺水小丫 2022-03-26 11:20:36
结合了多种分析框架 得出的关于霸权机制和国际制度之间互动的分析的确算得上严谨,有理有据反对了传统现实主义,但又不会让人觉得陷于关于国际关系的幻想,在务实的理性分析和合理的道德评判中做了恰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