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宝筏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168 Hours 2015-12-13 23:38:43

    这是否属于刘瑜飞跃流水线当中所说的某些美国中国研究的特征?:基本就是一系列的深度新闻报道。在某种意义上还不如新闻报道:因为新闻报道还要求语言简洁明了,还要求有时效性和“新鲜感”,而且一个记者还不能指望靠一、两次采访吃五年饭。

  • 1 耕石 2015-12-13 12:19:10

    很好奇李小江老师什么看法,呵呵。

  • 1 病猫有猫病 2020-09-03 00:26:29

    看完脑子有点乱,作者意图用四种时间类型去区分清末的女性态度,框架安放得太吃力了。启发性很强,选材也很广泛。对于非线性时间和多重交叠的观念其实做了相当不错的梳理,让我有一种不懂近代史就不会知道为什么古代女性史要关注这些的感觉。其实问题意识都很厉害,甚至符合当下国内的争论,贞洁观支持者从道德资本、中式婚姻的稳定性等方面意图以女性强调社会秩序;引入西方女杰时“古典现代主义者”强调的是致力于社会服务事业的女性,同时强调母性;对明清才女的批判是先打倒近代历史再推动变革,重新确立古代才女典范;贤妻良母与国民之母词汇的传入以母性面对民族危机推动妇女教育;尚武女英雄的历史与西方典范,民族主义下的激进主义,直接参与政治与社会,但是能否脱离女德仍然观点暧昧。女子教育是所有观念碰撞的地方,教科书分析尤为重要。

  • 1 扑向剑刃的轻风 2015-02-03 18:23:14

    对清末的女性运动细节发掘很好,女性的历史书写如何变迁,留日的女性做出了何种不同的选择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不过一方面四种主义之分有些牵强,尤其是古典现代与改良主义行文中也很难明确把握,另一方面第三章作者已经无法驾驭理论,与前两章叙议结合比是脱节的。

  • 0 怎怎 2012-10-12 23:23:01

    理论建构喝分析很好。标题不够好。

  • 0 toki 2014-10-07 04:01:18

    只能算翻过,又一本没get到点的

  • 0 2013-04-27 05:17:43

    太学术,我没兴趣

  • 0 波兰精神 2012-06-11 09:15:54

    内容丰富,可实在不喜欢,把晚清的思想界分类得莫明其妙。

  • 0 奥耶耶 2014-03-17 23:04:17

    将女性研究与现代性(世俗化、全球化、时间化)联系起来考察,还挺受启发的。

  • 0 dormouse 2014-02-03 18:38:33

    梳理为主。这个系列的翻译都不错。

  • 0 木头鞋子 2015-05-07 14:51:31

    有几处材料是错的

  • 0 話有不言齋主人 2021-11-22 21:46:55

    无法评分…这啥翻译…认真的?有一说一,季家珍做的文章水平是不错的…翻译不好不如不翻,简直太离谱了…试举一例:“曼素恩由关于贞节的精英叙述所形塑的社区闲话”(p39)——原文题为Widows in the Kinship, Clas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s of Qing Dynasty China,中译收在《中国妇女史读本》,“社区闲话”应该是“话语”…😅太让人误解了好吗,我还真在这寻思清朝士人啥时候天天就搁这嚼寡妇们贞节水平的舌头根呢…

  • 0 浸食 2023-12-26 18:56:50 福建

    前段时间还看到有女权在骂“国民之母”,说明曾经的当下主义者经过了几十年的政治隔离断代,卷土重来后的思想内核还是具有延续性。虽然季家珍的四种时间类型分类太过削足适履,在跳脱“保守主义-激进主义”的进步主义连续谱(p19)的前提下,又掉入一个新的理论分类建构悖论中,但好歹也是这本书少数的新理论,除此之外可真就是一本完全在复述清末民初的妇女问题派系分歧的无聊读物,而且还是以新闻报刊为基础材料,显得更像是一部新闻报刊史考纲。好在最后一章略有升华,意外的谈到了《渴望》和刘慧芳——恰好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渴望》很抽象,原作者是王朔这件事更抽象,书中谈到《渴望》反映了残留在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的儒家思想根源之顽固(p269),要我说这是儒家思想对90年代西方思潮全面席卷现代剧这一现象的一次“反攻倒算”。

  • 0 素描 2022-06-05 22:27:52

    本书主要围绕名留青史的古今中外的女性个案汇编与分析。印象最深的第六章:新型女杰和女性时间的悖论,秋瑾、唐群英等在半新半旧的社会中成为一个有革命理想的新时代女性,原来也与留日潮有关。 以陈以益为代表的些评论家认为 ,教育是一一个赋权的过程,而不是功利主义的过程;母亲的角色只是学习的障碍,不是学习的目标。他们也充分认识到新型女子教育背后民族主义者的迫切心情,但仍坚持认为女子应当自己去掌握并实践国际政治知识。与其将她们培养成为国民之母,不如使她们成为独立的公民。(p156)近代思想尚且如此开明先进:女性要培养成独立女性。可是现在对女性入学、就业方面的无形限制愈来愈多。

  • 0 Herb 2019-02-22 21:48:00

    感觉不想读了。买书要郑重!

  • 0 肖顽缨女士 2018-01-04 13:09:04

    很韦伯的历史研究

  • 1 米菲 2021-01-25 18:54:49

    此书让我感慨的有一点:在中国所有关于妇女解放的言论,其落脚点都不是妇女本身。

  • 0 治亂之宰相 2021-06-30 15:48:32

    黏合了最近经常在想的几个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