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1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Mr Right (Daniel2025)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文坛风云亲历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文坛风云亲历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何丽丽 2013-05-06 09:36:23
作者年轻的时候在南方局当文秘,在组织的授意下写了不少剧评,据说还是“青年剧评家”,但我觉得她的文笔实在太枣糕了……表意差可算流畅,逻辑性就比较差,党报体风格浓重,没办法,她十五岁就去了延安,后来又一直跟着周总理当秘书,大概是一直没机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读完她跟周总理接触的那些细节我隐约觉得周总理是个抖s……)。事后诸葛的段落太多了,提到周总理时总要情不自禁地用很多感叹号,仿佛含泪,另外文中在写到... 作者年轻的时候在南方局当文秘,在组织的授意下写了不少剧评,据说还是“青年剧评家”,但我觉得她的文笔实在太枣糕了……表意差可算流畅,逻辑性就比较差,党报体风格浓重,没办法,她十五岁就去了延安,后来又一直跟着周总理当秘书,大概是一直没机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读完她跟周总理接触的那些细节我隐约觉得周总理是个抖s……)。事后诸葛的段落太多了,提到周总理时总要情不自禁地用很多感叹号,仿佛含泪,另外文中在写到江青时不停出现的那种“我早就知道丫不是个好人”的暗示也让人不爽。还有很多槽点,余不一一。打三颗星是因为我还是通过此书了解了一些事情,解放前重庆的文化气氛还有文革时的干校情况,胡风事件的某些细节和其他与文化界名人的交往经历,不算一无所获。作者的经历还是挺丰富的,人应该也还不错,只是中二病似乎延续一生。 (展开)
1 有用 养猫的凳子 2012-06-19 01:18:45
一本主旋律从第一页奏响到最后一页消停的书,不看不损失什么。
0 有用 傅风义 2013-01-31 10:25:21
要敬字惜纸呀~
0 有用 南方蝉厂 2021-06-20 14:45:30
作为周恩来重庆时期的秘书,某些片段还是有史料价值的;不过有很多事后诸葛的说辞就算了吧,死人没办法开口,也就由活人随便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