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美国女作家,一九二一年生于美国德州沃斯堡,六岁时随父母迁居至纽约,曾就读于纽约的朱莉亚•里奇蒙高中与巴纳德女子学院。她的第一本小说《列车上的陌生人》于一九五一年由大导演希区柯克改编为电影,一鸣惊人。一九五五年出版的《天才雷普利》更是奠定其在类型文学中的至高地位。读者目瞪口呆地发现,雷普利在这本名作及其后的续篇中,始终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徘徊,在“无间道”中经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考验,带着“案底”逍遥法外,并在此后的连锁反应中犯下新的罪孽。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作品以犯罪小说及短篇小说为主,她常年旅居欧洲各地,在欧洲受欢迎的程度远胜于美国。在世时,海史密斯曾以《天才雷普利》及《双面门神》分获法国侦探文学奖、爱伦坡奖以及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颁发的银匕首奖;近年来,随着评论家不断发掘其作品的内涵,她身后的声誉甚至比生前还高。在数年前美国《时...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美国女作家,一九二一年生于美国德州沃斯堡,六岁时随父母迁居至纽约,曾就读于纽约的朱莉亚•里奇蒙高中与巴纳德女子学院。她的第一本小说《列车上的陌生人》于一九五一年由大导演希区柯克改编为电影,一鸣惊人。一九五五年出版的《天才雷普利》更是奠定其在类型文学中的至高地位。读者目瞪口呆地发现,雷普利在这本名作及其后的续篇中,始终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徘徊,在“无间道”中经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考验,带着“案底”逍遥法外,并在此后的连锁反应中犯下新的罪孽。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作品以犯罪小说及短篇小说为主,她常年旅居欧洲各地,在欧洲受欢迎的程度远胜于美国。在世时,海史密斯曾以《天才雷普利》及《双面门神》分获法国侦探文学奖、爱伦坡奖以及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颁发的银匕首奖;近年来,随着评论家不断发掘其作品的内涵,她身后的声誉甚至比生前还高。在数年前美国《时代》周刊选出的50位最伟大的犯罪小说作家中,帕特里夏•海史密斯仍高居榜首。
海史密斯擅写人物之异常的心理状态,步步为营、幽微复杂,气氛往往如乌云罩顶,对善恶的界定也常常与其他犯罪小说大异其趣。她的作品总量不多,但以“雷普利系列”为代表的独特风格,得到诸多纯文学名家——如格雷厄姆•格林、朱利安•西蒙斯和乔伊斯•卡洛•欧茨的高度评价。同时,这些小说以其强烈的画面感和震撼力吸引着众多电影从业者,大导演明格拉、文德斯和电影明星阿兰•德龙、马科维奇、马特•达蒙、裘德•洛都是她的忠实书迷,他们协力创制出的前后几个“雷普利电影”版本,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影史经典。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盯着迪基那仍紧锁眉头的蓝眼睛,他的眉毛让阳光照得发白,眼珠闪亮而空洞,只不过像是一小片夹了小黑点的蓝色果酱,毫无意义,和他一点关联也没有。你应该能透过眼睛看见灵魂,透过眼睛看见爱才是,这是你可以看清别人真意的唯一处所,而在迪基的眼中,汤姆此刻看见的不过是面冷硬的镜子。汤姆感到胸口一阵绞痛,随即用双手掩面。迪基就像突然被人夺走了,他们不再是朋友,两人互不相识。这个可怕的事实重击着汤姆,那是永恒的事实:他将一次又一次地明白,自己永远无法了解那些曾经或即将出现在他面前的人,更糟的是某段时间中他总是误以为自己了解他们且和他们气味完全相投。一瞬间,他这番无言而慑人的领悟似乎让他承受不住,他感到一阵不适,像是快昏厥似得。周遭的陌生环境、不同的语言、他的失败,还有迪基讨厌他的这个事实,全然令他招架不了,他感觉陌生和敌意包围着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1页 -
“我想念我的朋友迪基,你知道,我非常想念他。”他突然泪水盈眶。他清楚记得两人一见如故的第一天,他向迪基承认他是他父亲派来的之后,迪基的笑容;他记得他们第一次结伴游罗马的疯狂之旅;他甚至也甜甜地记得在戛纳卡东酒吧的那半小时,当时迪基无趣沉默,但是迪基毕竟有感到无趣的理由:是他硬拖着迪基来的,而迪基根本不喜欢蔚蓝海岸。如果他一人去观光,汤姆想,如果他不这么匆忙、贪心,如果他没如此愚蠢地错判迪基与玛姬的关系,或者他只是静静等待他们厘清彼此的关系,那么着一切都不会发生,而他也可以余生都与迪基住在一起,四处旅游,享受一生。倘若他那天没偷穿迪基的衣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聪明的瑞普利先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聪明的瑞普利先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导读(作者:詹宏志 )

困扰的雷普利,困扰的Highsmith


(转载)先虚构作者,再虚构人物

《天才雷普利》:短暂的共谋,长久的敌人

只要船缘的鲜血染不红汪洋大海,伪造的遗书便可成为赞颂一切努力的诗歌。
>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8.0分 839人读过
-
W. W. Norton & Company (2008)7.8分 112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8.0分 576人读过
-
漓江出版社 (2006)7.5分 49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Whodunit”电子本 (Feye)
- 台湾谋杀专门店大陆已出书目 (ellry)
- 派翠西亚·海史密斯 (RMR)
- 侦探与犯罪 (波西米)
- 川版谋杀俱乐部 (RM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聪明的瑞普利先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陆小包 2012-09-14 22:16:14
完全读不下去。本来就不是很喜欢美式的写法,这本的翻译还在雪上加霜。
2 有用 江流苏 2017-02-28 11:39:47
属于罪犯第一视角的开山本。在当年问世之初也许能产生震动人心的效果,但时至今日这种题材显然已经很平凡。大浪淘沙之后,这样的书显然已经渐渐湮灭,再加上翻译的损失,此版本价值已经很小。
1 有用 karenwy 2009-01-24 14:05:32
电影好呀
0 有用 三日 2019-02-18 21:13:46
满满的恶意,果真扰人。
0 有用 不正解 2011-08-12 11:18:11
如果用“完美的犯罪”来形容我觉得也并不妥当,即使最后汤姆获得了狄奇的所有财产并且没有人怀疑他,但那就是幸福了吗?在尽情享乐的背后依然会是永无止境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