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现代讲史第一人”黎东方先生作品, 独创“细说体”讲史。
《细说民国》(精装珍藏版)全书六十七章,笔者用“讲史”的形式,对从孙中山创办兴中会至1912年民国成立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梳理。《细说民国》(精装珍藏版)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孙中山领导的七次起义、“苏报案”、保路风潮、武昌起义、汉口之战、汉阳之战及武昌之守等历史事件,以及孙中山、史坚如、黄兴、徐锡麟、陈天华、秋瑾、熊成基等历史人物,分则为独立的历史故事,合则为一朝断代信史,文字挥洒优美,史事翔实可信,是一本值得阅读并收藏的民国历史的经典读本。
细说民国的创作者
· · · · · ·
-
黎东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黎东方(1907—1998年),早年接受私塾教育,曾受业于国学大师梁启超,又曾师从法国史学权威马第埃教授,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44年在重庆中一路黄家垭口实验剧场,卖票“品三国”,盛况空前,被誉为“现代讲史第一人”。1954年与林语堂在新加坡共创南洋大学。自中国文化大学教席退休后,定居在加利福利亚州的圣地亚哥市,专注写作。著有《细说三国》、《细说元朝》、《细说明朝》、《细说清朝》以及《细说民国》等作品。
目录 · · · · · ·
自序 001
再版自序 002
一 老百姓怕官001
二 官怕洋人003
三 洋人怕老百姓005
四 民国的国父007
五 兴中会008
六 孙中山的家世与早年012
七 乙未广州之役016
八 横滨分会018
九 伦敦蒙难020
一○ 宫崎寅藏(一)022
一一 康梁(一)024
一二 宫崎寅藏(二)029
一三 庚子惠州之役031
一四 史坚如037
一五 再接再厉041
一六 大明顺天国044
一七 革命潮047
一八 《革命军》054
一九 《苏报》案057
二○ 思想战(一)067
二一 康梁(二)069
二二 思想战(二)074
二三 秀才从军081
二四 同盟会以前的同盟会084
二五 冯自由090
二六 黄兴092
二七 华兴会093
二八 科学补习所096
二九 同盟会098
三○ 《民报》107
三一 吴樾111
三二 陈天华114
三三 丙午萍醴浏之役117
三四 日知会122
三五 丁未黄冈之役127
三六 丁未七女湖之役130
三七 丁未防城之役132
三八 丁未镇南关之役137
三九 徐锡麟140
四○ 秋瑾146
四一 戊申钦廉上思之役151
四二 戊申河口之役153
四三 熊成基159
四四 同盟会香港分会及其后的南方支部164
四五 庚戌广州新军之役167
四六 刺摄政王172
四七 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之役182
四八 四川保路风潮208
四九 武昌起义(一)224
五○ 湖北军队同盟会229
五一 群治学社230
五二 振武学社232
五三 文学社234
五四 同盟会中部总会237
五五 共进会239
五六 武昌起义(二)241
五七 光复汉阳汉口279
五八 中华民国军政府282
五九 鄂军都督府285
六○ 汉口之战288
六一 汉阳之战304
六二 武昌之守308
六三 停战311
六四 黄陂之战313
六五 外府州县之光复314
六六 各省光复315
六七 民国成立317
· · · · · · (收起)
再版自序 002
一 老百姓怕官001
二 官怕洋人003
三 洋人怕老百姓005
四 民国的国父007
五 兴中会008
六 孙中山的家世与早年012
七 乙未广州之役016
八 横滨分会018
九 伦敦蒙难020
一○ 宫崎寅藏(一)022
一一 康梁(一)024
一二 宫崎寅藏(二)029
一三 庚子惠州之役031
一四 史坚如037
一五 再接再厉041
一六 大明顺天国044
一七 革命潮047
一八 《革命军》054
一九 《苏报》案057
二○ 思想战(一)067
二一 康梁(二)069
二二 思想战(二)074
二三 秀才从军081
二四 同盟会以前的同盟会084
二五 冯自由090
二六 黄兴092
二七 华兴会093
二八 科学补习所096
二九 同盟会098
三○ 《民报》107
三一 吴樾111
三二 陈天华114
三三 丙午萍醴浏之役117
三四 日知会122
三五 丁未黄冈之役127
三六 丁未七女湖之役130
三七 丁未防城之役132
三八 丁未镇南关之役137
三九 徐锡麟140
四○ 秋瑾146
四一 戊申钦廉上思之役151
四二 戊申河口之役153
四三 熊成基159
四四 同盟会香港分会及其后的南方支部164
四五 庚戌广州新军之役167
四六 刺摄政王172
四七 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之役182
四八 四川保路风潮208
四九 武昌起义(一)224
五○ 湖北军队同盟会229
五一 群治学社230
五二 振武学社232
五三 文学社234
五四 同盟会中部总会237
五五 共进会239
五六 武昌起义(二)241
五七 光复汉阳汉口279
五八 中华民国军政府282
五九 鄂军都督府285
六○ 汉口之战288
六一 汉阳之战304
六二 武昌之守308
六三 停战311
六四 黄陂之战313
六五 外府州县之光复314
六六 各省光复315
六七 民国成立317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黎东方作品(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细说三国》《细说明朝》《细说元朝》《细说清朝》
。
喜欢读"细说民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细说民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黎先生个人倾向优点严重
黎先生的用语中有一些明显的个人感情和国家感情在其中,甚至是有点排除其他党派,尽管是民国时候的党派了,感觉黎先生一直和中国传统的历史主流在一战线上,例如说保皇党觉悟等词语,甚至是把清朝末年的失败全归罪与李鸿章等等,而且对孙中山也有点个人崇拜, 黎先生笔下的人物...
(展开)

对于喜欢民国史的朋友来说,此书是很好的。
我是去年偶然在学校图书馆看到的,黎东方先生的一系列书都有。起先以为是当年明月历史热后的跟风之作,后来翻了翻才发现原来可是冤枉了黎东方老先生。 借回家中读了读,很棒的书,对民国的历史描述也不同于现在大陆风行的教科书。 另外对辛亥革命的叙述相对了教科书来说真是详...
(展开)

五千两银子花得还算值吧 谁去百度百科加一个介绍 :)
经费是一个重要问题。谭人凤交给居正的八百元,早已用完。居正与焦达峰设计盗取蕲春洗马坡达城庙的金菩萨,又功败垂成。邹永成想窃取他伯母的积蓄,也未能得手。最后,刘仲文从襄阳家中带了五千两银子来汉口,准备去京城捐一个官(清廷卖官鬻爵,有银子便可以纳捐,换取一个官...
(展开)
> 更多书评 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7.5分 235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7.7分 105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6.9分 28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6.8分 1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2015年7、8月新书 (商务印书馆)
- 涵芬历史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文化)
- 2015新书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文化)
- 消灭已购书籍! (RamdomObserve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细说民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鹤林 2021-02-25 18:38:19
书名具有误导性,即使加上(至1912年)的副题,也逻辑不通。黎东方的书其实价值不低的,叙事有理有据,议论亦不苟为,比现在通行的一些通俗讲史读物要高档得多。这本民国创立之卷,虽然难免过度崇拜孙文,但总体上并不失客观的态度,文辞也流畅清楚,作为了解清末革命详情的读物,完全是合格的。
0 有用 Ex 2017-08-24 21:59:32
自1894年兴中会成立写起,至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为止,以人物小传和反清起义为主体,细说民国之成立。30170824
0 有用 笨嘴Monica 2023-03-15 20:30:28 安徽
可以当作了解孙中山先生生平的书籍。
0 有用 celine 2019-01-25 15:23:14
轻松又严肃的一本民国创立的历史细说
2 有用 echo 2019-07-02 20:27:07
之前以为元朝就足够崩溃了,历时三个月读了民国这本简直就是糟糕极了。内容上看就截止到民国成立,可能作者觉得北洋政府就不算民国吧。书里详细罗列了民国成立前的每一次大小战斗以及每次反抗起义,力求把事件里的每一个名字都记录下来。歌颂英雄我不反对,但真的要这样没有任何抑扬顿挫,全都枯燥叙述吗?作者对孙中山简直就是崇拜至极,伟人固然伟大,但这样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还有史家的客观公正吗?唯一可取的就是,在那个年... 之前以为元朝就足够崩溃了,历时三个月读了民国这本简直就是糟糕极了。内容上看就截止到民国成立,可能作者觉得北洋政府就不算民国吧。书里详细罗列了民国成立前的每一次大小战斗以及每次反抗起义,力求把事件里的每一个名字都记录下来。歌颂英雄我不反对,但真的要这样没有任何抑扬顿挫,全都枯燥叙述吗?作者对孙中山简直就是崇拜至极,伟人固然伟大,但这样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还有史家的客观公正吗?唯一可取的就是,在那个年代,能够追求民主推翻帝制确实是思想上的先行者,为了这项事业牺牲生命的人确实值得被铭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