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
原作名: 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
译者: 孙佩 陈雅馨 译
出版年: 2015-10
页数: 544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知文库(新版)
ISBN: 9787108055507
内容简介 · · · · · ·
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引发了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以往对于人性的天真看法。实验中,通过专门测试挑选了征募来的受试者,即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这些人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接着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终止。
2007年,津巴多教授首度撰书详述其事,并结合从该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三十多年来的社会现象,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彻解释“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为什么优秀的美国女兵会对伊拉克战俘做出虐囚的性游戏?为什么护士明知医生处方超剂量,却仍遵从指示开药?为什么上司只是暗示和默许,属...
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引发了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以往对于人性的天真看法。实验中,通过专门测试挑选了征募来的受试者,即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这些人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接着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终止。
2007年,津巴多教授首度撰书详述其事,并结合从该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三十多年来的社会现象,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彻解释“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为什么优秀的美国女兵会对伊拉克战俘做出虐囚的性游戏?为什么护士明知医生处方超剂量,却仍遵从指示开药?为什么上司只是暗示和默许,属下却惟命是从和变本加厉?在日常生活中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下,我们是否会像上帝最爱的天使路西法一样,不知不觉地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之事,从而堕落成魔鬼撒旦。善恶的界限在哪里,人性的脆弱超乎你的想象!
·本书入选人民日报文艺部与人民网读书频道共同组织评选的“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的10部书”。
·本书内容曾三度被拍成电影:《死亡试验》(Das Experiment,2001)、《叛狱风云》(The Experiment,2010)、《斯坦福监狱实验》(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2015)。
路西法效应的创作者
· · · · · ·
-
菲利普·津巴多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 1933- )毕业于耶鲁大学,曾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现为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荣退教授。他的《害羞》(Shyness)、《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两书总销量已逾250万本。津巴多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现任斯坦福大学恐怖主义跨领域政策、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他编创了美国公共电视台的获奖节目《探索心理学》(Discovering Psychology),并在片中担任主持人。2004年,他应邀担任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虐囚案的专家证人。由于津巴多教授四十多年来在心理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心理学会特向他颁发了希尔加德(Ernest R. Hilgard)普通心理学终身成就奖。
目录 · · · · · ·
第2章 星期日:突袭逮捕行动
第3章 堕落仪式正式开始
第4章 星期一:犯人叛乱
第5章 双重麻烦的星期二:访客和闹事者
第6章 星期三:逐渐失控
· · · · · · (更多)
第2章 星期日:突袭逮捕行动
第3章 堕落仪式正式开始
第4章 星期一:犯人叛乱
第5章 双重麻烦的星期二:访客和闹事者
第6章 星期三:逐渐失控
第7章 假释的权力
第8章 星期四:对峙时刻
第9章 星期五:淡出黑暗
第10章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意涵Ⅰ:性格转换的炼金术
第11章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意涵Ⅱ:伦理学及拓展研究
第12章 社会动力学调查Ⅰ:权威、奉守与顺从
第13章 社会动力学调查Ⅱ:去个人化、去人性化以及姑息之恶
第14章 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
第15章 让系统接受审判:领导层的共谋
第16章 抗拒情境影响力,赞颂英雄人物
致谢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抵抗力的关键在于以下三种能力的发展:自我觉察力(self-awareness)、情境敏感度(situational sensitivity)。街头智慧(street smarts)(街头智慧是一个人与社会打交道、与人交流、推销和开发市场的能力 )。,我简称为“三S力”。你将会看见,这三种能力对许多一般性的抵抗策略十分重要。 步骤一:“我犯错了!” 让我们从承认自己的错误开始,先跟自己认错,然后跟其他人认错,让我们接受“人皆有过”这句名言。你曾经判断失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当你做出决定时,你有十足的理由,但是现在你知道自己错了,请你说出这三个神奇的句子:“对不起”、“我为我的过错道歉”、“请原谅我”。请跟自己说你会吸取教训,从错误中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要再将你的时间、金钱和资源浪费在错误的投资上,向前走吧。当你公开这样做时,就不再需要去正当或合理化你的错误,继续支持恶劣或是不道德的行动。坦承错误,会让降低认知失调的动机变小,当现实上的抑制物出现时,不和谐就消失了。发现错误时请你“当机立断”,别顽固地非要“坚持到底”不可,虽然有一时的损失,但往往能得到长远的回报。 步骤二:“我会很警觉。” 在很多情况下,聪明人会做出蠢事,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察觉影响力的施为者在言语或行动上的关键特质,忽略了明显的情境线索。就像是我们太常依赖自动飞行模式,依赖经常派上用场的老套台词,却从没有停下来好好评估它们是否适用于这场合、这时间。 让我们遵从哈佛大学研究者艾伦•兰格(Allen Langer)的忠告,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平常漫不经心的态度,变得更加警觉,处在新情境中尤其如此。我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时,即使旧习惯已经过时或变错误了,它们仍会继续支配我们的行为,所以不要犹豫给自己的大脑一点警告。我们得时常提醒自己不要用自动飞行模式来生活,而是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页 -
人性化的关系是我—你(I-Thou)关系,而去人性化的关系则是我一它关系(I—It)。(马丁.布贝尔)随着时间的逝去,去人性化的施为者(agency)会被吞没进人负面性的经验,造成“我”发生变化,并且产生出客体与客体间或施为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它一它”关系。于是人们通过标签、刻板印象、标语和形象宣传的方式,助长了将某类他者视为次等人、劣等人、非人、下等人、可有可无之人或者是“禽兽”的错误概念。 “我们所观察到的负面、反社会行为并非来自一个聚集大堆人格偏差者所创造出的环境,而是一个本质上即病态情境下的产物,这样的情境改变了原本正常的人,使他们出现扭曲的行为。异常的是情境的心理本质,而不是经历这情境的人。” 我相信,想打入某个核心的渴望及被排除在圈外的恐惧,会占据所有人一生中的某些时期,甚至许多人从婴儿时期到垂垂老矣,终其一生都被这些念头盘据……在所有热情之中,成为圈内人的热情最善于让本质还不坏的人做出罪大恶极的事。 ——刘易斯,《核心集团》 大多数人都会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利偏向(self-serving bias),这可以让自己觉得与众不同,处于“一般水平”之上。这样的认知偏向有助于维持尊严和帮助我们抵御生命中的重大打击。我们运用自利偏向替失败找借口,将成功归功于自己,做出错误决策时则用来推卸责任,所认知到的主观世界就像生活在彩虹中一样美好。这样的偏见也意味我们会疏于防备自己行为所造成的不利后果,因为我们总觉得这种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我们做许多冒险的事,常常从事危险性行为、冒险开车,赌博,甚至拿自己的健康当赌注。最极致的表现就是,大多数人会相信自己比其他人更不容易受到自利偏见的误导。 思考漫长而晦暗的人类历史,你会发现,当人类打着服从的旗子时,犯下的骇人罪行远多于以叛乱之名。 ——C.P.斯诺,《非此即彼》 我们从米尔格伦的实验中选录了十种方法: ...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路西法效应"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路西法效应"的人也喜欢 · · · · · ·
路西法效应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1 条 )




梁文道讲《路西法效应》

内地是不是么有这本书,我很想看看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转载一篇关于这本书的书评,来自中时-博客來網路書店 一九七一年,社會心理學家金巴多教授主導「史丹福監獄實驗」;該實驗有如一發震撼彈,引爆全球心理學界重新審視以往對人性的天真看法。三十年後,金巴多教授以《路西法效應》(The Lucifer Effect)首度親自撰述、並呼... (展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8.5分 7574人读过
-
Random House Trade (2008)8.7分 95人读过
-
商周 (2008)8.8分 170人读过
-
商周 (2014)7.8分 4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版三联新知文库 (小米=qdmimi)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打动我的书 (随遇而安)
- 已有译制类社科正版实体书 (埃隆坦格利安)
- 2015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路西法效应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随遇而安 2019-05-03 23:33:33
愿我们都能努力克服平庸之恶,愿我们一辈子都不会纠结是否要成为平凡的英雄。
3 有用 白白爱读书 2015-11-04 16:01:12
著名心理学实验介绍,略枯燥。
23 有用 笑望江湖 2018-06-15 14:28:06
赫赫有名的斯坦福实验发人深省(3个版本的电影都已看过),但这本书却质量一般,津巴多是美国心理学权威,但并不是娴熟的纪实文学作家,前半段的实验叙事冗长乏味,后半段的理论剖析颇有亮点,对人性恶与“情境力量”的挖掘相当深入彻底,但篇幅过长,取舍不当,其实我们中国人由于经历过惨烈无比的抗日战争和文革十年,对极端状态下的令人发指的人类兽性和冷血暴行了若指掌,记忆犹新,如今看美国老教授煞有介事的絮叨分析感觉有... 赫赫有名的斯坦福实验发人深省(3个版本的电影都已看过),但这本书却质量一般,津巴多是美国心理学权威,但并不是娴熟的纪实文学作家,前半段的实验叙事冗长乏味,后半段的理论剖析颇有亮点,对人性恶与“情境力量”的挖掘相当深入彻底,但篇幅过长,取舍不当,其实我们中国人由于经历过惨烈无比的抗日战争和文革十年,对极端状态下的令人发指的人类兽性和冷血暴行了若指掌,记忆犹新,如今看美国老教授煞有介事的絮叨分析感觉有些矫情和无聊了。最差的是翻译质量,语句生硬,拗口难读,阅读感受极差,几乎是机器译文水平,一查果然是台巴子的拙劣9流翻译 (展开)
0 有用 The 星星 2016-02-29 22:39:00
好女友\老婆拯救斯坦福监狱,我好像喜欢加缪了
1 有用 心灵虫 2022-03-26 12:58:59
充满令人心理不适的内容,翻译好垃圾,而且我怀疑实验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