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Éric Rohmer biographie
译者: 范加慧
出版年: 2020-6-30
页数: 660
定价: 13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8156500
内容简介 · · · · · ·
一位神秘、低调的电影导演,
同时从事写作、绘画、作曲,偶尔还客串演员的全方位艺术家。
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
纪念侯麦诞辰100周年,简体中文传记首次出版。
30幅珍贵照片,全面展现电影人的一生。
我们不过活,人生就是大银幕,就是电影。——侯麦
你是否知道他生前拍摄的二十 五部长片,在法国和世界各地共吸引超过百万人次观影 ?他的电影充满浓厚的文学和哲学味道,充满对人生的敏锐观察和细微捕捉。
你是否知道在埃里克·侯麦这个化名背后,隐藏着另一个名叫莫里斯.谢赫的男子?他低调、神秘,过着一种平行生活,总是喜欢藏匿在其电影 作品背后。 他母亲临去世前都还以为儿子是一名中学老师。
你是否知道对于绝大多数电影作品,他都亲自参与编剧、导演和剪辑?侯麦可以说是新浪潮导演中最贯彻“作者论”的一位,被法国电影界称为“最自由的导演”。
这是迄今为止内容最详实的一本侯麦传记,...
一位神秘、低调的电影导演,
同时从事写作、绘画、作曲,偶尔还客串演员的全方位艺术家。
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
纪念侯麦诞辰100周年,简体中文传记首次出版。
30幅珍贵照片,全面展现电影人的一生。
我们不过活,人生就是大银幕,就是电影。——侯麦
你是否知道他生前拍摄的二十 五部长片,在法国和世界各地共吸引超过百万人次观影 ?他的电影充满浓厚的文学和哲学味道,充满对人生的敏锐观察和细微捕捉。
你是否知道在埃里克·侯麦这个化名背后,隐藏着另一个名叫莫里斯.谢赫的男子?他低调、神秘,过着一种平行生活,总是喜欢藏匿在其电影 作品背后。 他母亲临去世前都还以为儿子是一名中学老师。
你是否知道对于绝大多数电影作品,他都亲自参与编剧、导演和剪辑?侯麦可以说是新浪潮导演中最贯彻“作者论”的一位,被法国电影界称为“最自由的导演”。
这是迄今为止内容最详实的一本侯麦传记,描述一位生活严谨的唯美主义者、虔诚的天主教徒、《电影手册》主编与电视片制作人、对政治运动冷眼旁观的公民、法国大革命前旧制度的缅怀者……
2010年去世之后,侯麦留下的一百四十箱、多达两万份的资料成为撰写本书的主要素材。读者可以透过这本厚达六百多页的巨著,深入了解这位充满矛盾、拥有复杂人格的全方位艺术家。
埃里克·侯麦(Éric Rohmer, 1920—2010),本名莫里斯·谢赫,小说家、影评人、国际电影大师、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学生时代主修古典文学,1942年起担任文学教授,1957—1963年在影响力深远的《电影手册》杂志担任主编。
侯麦的电影充满浓厚的文学和哲学味道,以及对人生的细微捕捉,主要有“道德故事”系列、“喜剧与谚语”系列、“四季故事”系列等。
侯麦曾形容自己的电影在于“思想而非动作”,关切的“不是人们做些什么,而是他们在做这些事情时心中的想法”。1983年,侯麦凭借《沙滩上的宝莲》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1986年,以《绿光》一片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荣誉“最佳影片金狮奖”及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2001年,获颁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
侯麦传的创作者
· · · · · ·
-
安托万·德巴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安托万·德·巴克(Antoine De Baecque),法国影评人,艺术史、电影史学者,曾任法国《电影手册》杂志主编、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法国《解放报》文化版主编。他也是著作颇丰的文化史、电影史研究者,曾出版《法国文化史》《电影手册:一本杂志的历史》《电影与历史》《电影思想辞典》《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特吕弗传》《戈达尔传》以及多部关于法国新浪潮的著作。
诺尔·艾柏(Noël Herpe),法国电影史学家、电影评论家,巴黎第八大学教授,曾出版多部论述埃里克·侯麦、萨卡·圭特瑞、雷内·克莱尔的著作。2009年导演个人第一部电影——《这就是人》。
目录 · · · · · ·
序言 谜一样的“大莫莫”
第一章 莫里斯·谢赫的青年时代 1920—1945
第二章 从谢赫到侯麦 1945—1957
第三章 在《狮子星座》下 1959—1962
第四章 《电影手册》时期 1957—1963
· · · · · · (更多)
序言 谜一样的“大莫莫”
第一章 莫里斯·谢赫的青年时代 1920—1945
第二章 从谢赫到侯麦 1945—1957
第三章 在《狮子星座》下 1959—1962
第四章 《电影手册》时期 1957—1963
第五章 实验室时期1963—1970
第六章 四个道德故事 1966—1972
第七章 关于德国与教学活动 1969—1994
第八章 寻找帕西法尔的足迹 1978—1979
第九章 六部喜剧与谚语 1980—1986
第十章 城市的侯麦与乡村的侯麦 1973—1995
第十一章 光影四季 1989—1998
第十二章 拍摄历史 1998—2004
第十三章 冬天的故事 2006—2007
第十四章 病痛折磨 2001—2010
注释
电影目录
所选参考文献
致谢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两人唯独在采访克洛德·西蒙时遇到了较严重的问题,这从节目里就能看出来。侯麦回忆说:“他说现在的电影叙事还像左拉那个时代一样,完全没有新小说时代的影子。他只有几位喜爱的导演,包括阿兰·罗伯—格里耶(代表作《不朽的女人》)和阿伦·雷乃(代表作《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除此以外没人能入他的法眼。我对他说,电影中最令我讨厌的行为就是将对现在的感知和过往的回忆混为一谈。于是便有了电影里我们的那段讨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实验室时期1963—1970 -
侯麦想在某个特定时间范围内杀青,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直到有一天,他向我坦白说是为了参加《费加罗报》组织的越野障碍赛跑。他说这事很重要,他一定要去,所以电影必须在那之前拍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四个道德故事 1966—1972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侯麦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侯麦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美丽之味:侯麦电影随笔 8.4
-
- 迷影 9.1
-
- 斯坦利·库布里克 7.8
-
- 诗人导演 8.5
-
- 只为女人拍电影:沟口健二的世界 7.9
-
- 雕刻时光 9.4
-
- 论电影 7.9
-
- 电影导演的电影理论 8.3
-
-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 8.7
-
- 剩下的世界:瓦伊达谈电影 8.2
侯麦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 更多书评 6篇
论坛 · · · · · ·
书里有没有提“威尔斯兄弟”是谁 | 来自cranberry | 2 回应 | 2024-10-08 02:50:43 |
翻译怎么样啊 | 来自herugrim | 1 回应 | 2024-03-21 18:47:59 |
第四章《电影手册》时期《苏珊娜的故事》P159 | 来自Moonrisey | 2022-07-17 17:27:58 | |
收到书啦 | 来自。1 | 2 回应 | 2020-07-03 23:12:19 |
大概什么时候能见到书? | 来自狮子想来吃小猴 | 6 回应 | 2020-06-28 20:06:4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6)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蔚藍文化 (2016)9.4分 58人读过
-
Stock (2014)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8)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影事杂陈 (疯行)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ㄨ电影书ㄨ (皮特4)
- 每月一本大部头 (野原新之助)
- 2020华文电影图书 (妖灵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00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侯麦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得闲饮茶 2023-06-03 00:04:40 广东
很详细的侯麦的一生 阅读过程看了很多非热门的侯麦电影 唯一不喜欢的是有必要弄那么多无关紧要的译注吗
1 有用 Márquez 2021-01-31 15:24:05
双重身份的莫里斯·谢赫与埃里克·侯麦,高个子,低调内敛,坚守古典主义又信奉“节俭主义”,和大多数导演一样都有或多或少的控制欲,他一路兜兜转转,年近四十才正式开启拍片之路,他的创作养分里,有萨特、阿兰的哲学叩问,有罗西里尼、茂瑙、雷诺阿的作品启迪,有普鲁斯特、巴尔扎克、陀翁、塞居尔伯爵夫人的文学印迹,亦有其个人的历史&戏剧挚爱。 大部头,看完侯麦的一生,再次惊叹生命神奇,你永远猜不透未来,猜不透二十... 双重身份的莫里斯·谢赫与埃里克·侯麦,高个子,低调内敛,坚守古典主义又信奉“节俭主义”,和大多数导演一样都有或多或少的控制欲,他一路兜兜转转,年近四十才正式开启拍片之路,他的创作养分里,有萨特、阿兰的哲学叩问,有罗西里尼、茂瑙、雷诺阿的作品启迪,有普鲁斯特、巴尔扎克、陀翁、塞居尔伯爵夫人的文学印迹,亦有其个人的历史&戏剧挚爱。 大部头,看完侯麦的一生,再次惊叹生命神奇,你永远猜不透未来,猜不透二十年后会拍起片子,尔后一路至死亡尽头。 (展开)
1 有用 momo 2021-06-26 15:31:55
双面人生
1 有用 Koel 2024-05-18 08:14:55 广东
双面人生也只是讲出了一面,看完对候麦或者说对莫里斯谢赫这个人还是模糊的。好在有极强的资料属性,汇编了候麦创作生涯那些台前幕后的事情,看完对候麦的电影理念,电影创作方法,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认知。
40 有用 mandyzyx 2020-08-20 11:34:41
以毕生作品制作过程内容为主;还是译名统一问题(无论是文中还是文外,很遗憾)、错别字问题,细节错误问题,以及对翻译质量的怀疑(暂时无从考证);成篇累积的细节错误太令人失望了,这绝对与侯麦精神相悖;可是还是要读下去,这是现时阅书的悖论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