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俄] 罗伊·麦德维杰夫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译者: 王晓玉 / 姚强
出版年: 2013-6
页数: 262
定价: 3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典藏版译丛
ISBN: 9787509743126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译者: 王晓玉 / 姚强
出版年: 2013-6
页数: 262
定价: 3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典藏版译丛
ISBN: 9787509743126
内容简介 · · · · · ·
《苏联的最后一年(典藏版)(精)》由俄罗斯著名史学家、政论家罗伊·麦德维杰夫撰写。
1991年,麦德维杰夫出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苏其中央委员。作为局内人,麦德维杰夫与1991年苏联和俄罗斯的高层亲身接触,直接参与了一些具决定意义的会议,甚至持有一些重要人物如卢基扬诺夫关于“8-19”事件的笔记。
作为史学家,麦德维杰夫在苏联解体十年后痛定思痛,根据史料和事实,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深层的分析。麦德维杰夫的立论十分客观,对于人和事的评价基本上是公正的,对于中国读者了解这段历史,汲取苏联解体教训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苏联的最后一年(典藏版)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苏联的最后一年(典藏版)》由俄罗斯著名史学家、政论家罗伊·麦德维杰夫撰写。 1991年,麦德维杰夫出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苏其中央委员。作为局内人,麦德维杰夫与1991年苏联和俄罗斯的高层亲身接触,直接参与了一些具决定意义的会议,甚至持有一些重要人物如卢基扬诺夫关于“8-19”事件的笔记。 作为史学家,麦德维杰夫在苏联解体十年后痛定思痛,根据史料和事实,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深层的分析。麦德维杰夫的立论十分客观,对于人和事的评价基本上是公正的,对于中国读者了解这段历史,汲取苏联解体教训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章 改革的结束与破产
一 苏联经济的下滑
二 戈尔巴乔夫身边的新面孔
三 立陶宛危机
四 1991年初的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
五 事关苏联命运的全民公决
第二章 1991年的6月和7月——危机加剧
一 自由落体般的国民经济
二 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
三 戈尔巴乔夫与周围人的分歧
四 与“七国”在伦敦会见
五 苏联共产党的地位
六 新奥加廖沃进程
第三章 8月事件的幕后背景
一 福罗斯之谜
二 恐慌在莫斯科不断蔓延
三 《莫斯科新闻报》引爆了局势
四 1991年8月18日的福罗斯和莫斯科
五 对“8·19”事件的评价
六 1991年8月19日
七 1991年8月20日
八 1991年8月21日
九“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损失
第四章 穷途末路
一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解散后的三天
二 苏联议会的最后日子(个人亲身的经历)
三 新奥加廖沃进程的失败
四 俄罗斯的反共浪潮
五 苏维埃联盟最后的日子
六 苏联的解体及西方的反应
第五章 苏联解体的原因
一 几点初步看法
二 反俄罗斯的民族主义
三 俄罗斯的分离主义
四 冷战和西方施压
五 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六 戈尔巴乔夫的作用
七 叶利钦与苏联的解体
八 苏联基础和承重结构的脆弱性
九 几点补充看法
· · · · · · (收起)
第一章 改革的结束与破产
一 苏联经济的下滑
二 戈尔巴乔夫身边的新面孔
三 立陶宛危机
四 1991年初的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
五 事关苏联命运的全民公决
第二章 1991年的6月和7月——危机加剧
一 自由落体般的国民经济
二 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
三 戈尔巴乔夫与周围人的分歧
四 与“七国”在伦敦会见
五 苏联共产党的地位
六 新奥加廖沃进程
第三章 8月事件的幕后背景
一 福罗斯之谜
二 恐慌在莫斯科不断蔓延
三 《莫斯科新闻报》引爆了局势
四 1991年8月18日的福罗斯和莫斯科
五 对“8·19”事件的评价
六 1991年8月19日
七 1991年8月20日
八 1991年8月21日
九“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损失
第四章 穷途末路
一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解散后的三天
二 苏联议会的最后日子(个人亲身的经历)
三 新奥加廖沃进程的失败
四 俄罗斯的反共浪潮
五 苏维埃联盟最后的日子
六 苏联的解体及西方的反应
第五章 苏联解体的原因
一 几点初步看法
二 反俄罗斯的民族主义
三 俄罗斯的分离主义
四 冷战和西方施压
五 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六 戈尔巴乔夫的作用
七 叶利钦与苏联的解体
八 苏联基础和承重结构的脆弱性
九 几点补充看法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典藏版译丛(共7册),
这套丛书还有
《美育书简(中德双语·附文本解读/典藏版)》《黄金、美元与权力(典藏版)》《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典藏版)》《发展史》《达•芬奇童年的记忆(典藏版)》
等
。
喜欢读"苏联的最后一年(典藏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苏联的最后一年(典藏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秦虽二世,其政百代:从苏联异见运动谈起
作者罗伊.亚历山德罗维奇.麦德维杰夫是俄罗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政论家。在苏联时代,他就以《让历史来审判:斯大林主义的起源和后果》而引人注目,此书强有力挑战了日益僵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研究斯大林主义的经典之作,却也让作者丢掉党籍和饭碗,从而跻身70年代异见运动的...
(展开)
读《苏联的最后一年》有感
读完俄罗斯著名史学家、政论家罗伊•麦德维杰夫撰写的《苏联的最后一年》后,对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轰然倒塌有了些肤浅认识。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是世界政坛风云激荡的几年,曾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分庭抗礼几十年的欧洲社会主义阵营轰然垮塌,像多米诺骨牌一样,...
(展开)
> 更多书评 32篇
论坛 · · · · · ·
精装居然没有涨价!? | 来自阿伦特的粉丝 | 2 回应 | 2015-01-29 19:30:53 |
李慎明那篇尾序删了没?不删如何典藏 | 来自onion | 2013-08-29 08:24:01 | |
《北京晨报》推荐 | 来自angie | 2013-07-22 16:18:0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8.7分 564人读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7.3分 448人读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7.9分 144人读过
-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4)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社科文献好书推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坐拥书城7 (严杰夫)
- History,Geography,Map,etc (sinol)
- 2013年购书目录(二) (思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苏联的最后一年(典藏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12 有用 淡定深岚 2015-01-10 22:12:12
看完之後百味雜陳,最直接的感覺是8.19事件的成敗關鍵人物,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的一句話:我不是皮諾切特....而蘇聯人民對於政權不滿的厚積薄發,也能看出端倪,最後蘇共倒臺如此之快,正是失去了民心
2 有用 霁月君 2013-07-18 21:22:03
我觉得很客观,评论的很理智
0 有用 本丢·彼拉多 2015-12-09 20:06:09
作者仍然表现出了作为一个政治人物的立场和观点,但很多内容都值得好好咀嚼。
0 有用 刘员外 2016-01-27 09:38:55
戈尔巴乔夫多次错失良机,叶利钦的得寸进尺令作者心痛至今
1 有用 长日将尽 2017-06-04 18:32:47
我觉得戈尔巴乔夫的本意是好的,只不过由于他的政治策略与性格缺陷以及苏联制度本身的积重难返等多种原因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0 有用 PLUTO在读书 2024-09-17 23:08:15 北京
2430
0 有用 尼采殿下 2024-09-11 13:31:54 北京
可以作为参考文献
0 有用 anna 2024-08-23 22:06:00 江苏
从严格的字面意义上说,戈尔巴乔夫并不能被称为改革家,真正的改革者应为自己的活动设定明确的终极目标,而戈尔巴乔夫并不具备这点,他的指导原则是“不能这样生活”,这就使得他更多地不是主动去争取,而是在逃避。
0 有用 沉醉梦境 2024-06-08 17:24:22 江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全书的精华集中在最后一章,最精彩的部分是8月革命。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这辆车的司机什么也没有做,只是任由这辆车随着惯性往前开,直至支离破碎。
0 有用 豆农 2024-03-28 14:10:33 上海
期待有点儿高了。有不少亲历的细节值得三星吧。结尾的解体原因分析一般。另外拆开书发现第一页被撕掉一半,应该不是审查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