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奥]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译者: 王雪娇
出版年: 2016-2-1
页数: 238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传世励志经典
ISBN: 9787515815879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译者: 王雪娇
出版年: 2016-2-1
页数: 238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传世励志经典
ISBN: 9787515815879
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蒙田,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斯蒂芬·茨威格所著的《善于活着的人(蒙田)/传世励志经典》一书的内容包括家庭背景、童年、青少年、成为法官、旅行、成为书商、游历全欧、成为波尔多市长、隐退、撰写随笔集、去世。
善于活着的人:蒙田的创作者
· · · · · ·
-
斯蒂芬·茨威格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法国思想家和散文家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年轻时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浸染,38岁时回到蒙田城堡,在读书、思考和写作中度过了十年隐居生活,对那个片褊狭、非理性和充满暴力的时代中的人性进行了冷静地审视和思考,写出四百多年来流传不衰的《随笔集》,并因此被誉为欧洲近代散文之父。本书通过对蒙田人生中的几个不同阶段的描述——接受教育、公共生活、十年隐居及之后的旅行等,刻画了蒙田这位”达观宁静和隐退到自我中的高手和导师”、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竭力争取内心自由的先驱战士”的形象。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无拘无束的童年时代
第一节 蒙田家族
第二节 蒙田的童年时代
第三节 上学记
第二章 蒙田的中年时期
第一节 政治生涯
第二节 结识挚友
第三节 蒙田的家庭生活
第三章 归园田居生活
第一节 归隐的原因
第二节 塔楼书屋
第三节 读书和生活
第四章 十年写作岁月
第一节 书写自我
第二节 痛并快乐着
第三节 生活习惯
第五章 追寻自我
第一节 追寻自我的动力
第二节 写作的主题
第六章 人生目标
第一节 生活的时代
第二节 为自由而斗争
第七章 漫游世界
第一节 旅行的原因
第二节 家人的牵挂
第三节 启程
第八章 人生的终点
第一节 复出任职
第二节 逃避鼠疫
第三节 最后的使命
第九章 回忆蒙田
第十章 蒙田的《随笔集》
第一节 《随笔集》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随笔集》风格
第三节 《随笔集》的思想内容
第四节 《随笔集》的艺术特色
第五节 《随笔集》的影响
蒙田生平年表
· · · · · · (收起)
第一节 蒙田家族
第二节 蒙田的童年时代
第三节 上学记
第二章 蒙田的中年时期
第一节 政治生涯
第二节 结识挚友
第三节 蒙田的家庭生活
第三章 归园田居生活
第一节 归隐的原因
第二节 塔楼书屋
第三节 读书和生活
第四章 十年写作岁月
第一节 书写自我
第二节 痛并快乐着
第三节 生活习惯
第五章 追寻自我
第一节 追寻自我的动力
第二节 写作的主题
第六章 人生目标
第一节 生活的时代
第二节 为自由而斗争
第七章 漫游世界
第一节 旅行的原因
第二节 家人的牵挂
第三节 启程
第八章 人生的终点
第一节 复出任职
第二节 逃避鼠疫
第三节 最后的使命
第九章 回忆蒙田
第十章 蒙田的《随笔集》
第一节 《随笔集》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随笔集》风格
第三节 《随笔集》的思想内容
第四节 《随笔集》的艺术特色
第五节 《随笔集》的影响
蒙田生平年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人生的宝贵价值、在使我们的生活更纯洁、更美好、更富有正义并且使生活充满意义的一切,在我们的和平、独立、天赋的权利,被一小撮偏激分子和意识形态的狂热牺牲掉的那样一些历史时代里,对一个不愿为这样的时代而丧失自己的人性的人来说,一切一切的问题都归结为一个唯一的问题,那就是:我怎样保持住我自己的自由?尽管有种种威胁和危险,我怎样在党派的癲狂行为之中坚定不移地保持住自己头脑的清醒?我怎样在这种兽性之中保持住良知中的人性不致错乱?我我怎样摆脱那些由国家或者教会、或者政治违背我的意志强加于我的种种专横要求?从相反的角度讲,我怎样坚持在我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中走得不比最内在的自我更更远?我怎样摆脱我自己的仅仅只能看到世界某个角落的小天地?我怎样不去迎合那种受到控制并由外界发号施令的规范?我怎样在面临危险、面临罕见的瘋狂和面临他人的利益要被牺牲掉的时候,保持住最属于我自己的心灵、以及保持住只属于我自己的用心血换来的物质?我怎样保持住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健康、自己的思想?我怎样保持住自己的镇定和自己的感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蒙田 -
若干少数作家,如荷马、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他们能被任何人在任何年龄和任何生活时代所发现;而另有一些作家,他们只是在某种特定时刻才展现自己的全部意义。米歇尔·德·蒙田就是属于后一种作家。为了能真正读懂米歇尔·德·蒙田,人们不可以太年轻,不可以没有阅历,不可以没有种种失望。米歇尔·德·蒙田自由的和不受蛊惑的思考,对像我们这样一代被命运抛入如此动荡不安的世界中的人来说,最有裨益。只有在自己深感震撼的心灵中不得不经历这样一个时代的人才会知道——这个时代用战争、暴力和专横的意识形态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并又威胁着在他一生之中最宝贵的东西:个人的自由一在那些乌合之众疯狂的时代里要始终忠于最内在的自我,需要多少勇气、多少诚实和坚毅。他才会知道,世上没有一件事会比在群众性的灾难之中不被玷污而保持住自己的思想独立和道德独立更为困难和更成问题的了。只有当一个人在对理性和对人类的尊严产生怀疑和丧失信心的时候,他才会把一个在世界的一片混乱之中独处独醒和始终保持堪称表率的正直的人颂扬为实在了不起。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重温蒙田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传世励志经典(共54册),
这套丛书还有
《良药醒世笔为旗—鲁迅励志文选 (阅读鲁迅,总能让人领略到他“骨头是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气质和风采。)》《传世励志经典·谁叫灵雨洒空山 许地山励志文选》《密涅瓦的猫头鹰》《人生须自重/传世励志经典》《碧血丹心仰高风》
等
。
善于活着的人:蒙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尼采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中提及蒙田
尼采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中提及蒙田: “ 我只知道一位作家,在诚实方面我认为他可以和叔本华并肩媲美,甚至略胜一筹:他就是蒙田。有这样一个人写过的东西,真可以增加我们在尘世生活的兴趣。 ”(周国平译,译林 2012,P.12) 真是崇高的评价啊。
(展开)

时代洪流中的自我——《蒙田》读后感
有点小失望的传记随笔。茨对蒙田定义很好玩,称他是一个在乱世洪流中坚守自我的人,这勾起了我的兴趣。但一路读下来,我仅感受一个大师的思想图谱,并没有得到我期冀的启示。 蒙田出身不错,虽然祖上不是贵族,但努力的商人爷爷买下了一座城堡,让家族荣升为贵族。父亲深受文艺...
(展开)

一个热爱自由而身陷绝望的人 向 另一个热爱自由而思考自我的先驱 的 致敬之书
买了一段时间了(今年2月13日买的),看了几次,但或许是过于注重翻译了吧,所以读了几次才读了二三十页。最近读书很多时候是过于注重文字了,看来要职业病了,警惕!前几天读《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读得畅快,也渐渐有了另一种想法:快读,集中读,争取在短时间内读完,哪怕...
(展开)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8.7分 166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8.4分 885人读过
-
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9)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 灰色的书 (廌喵)
- 2020阅读清单 (妖娆猫)
- 2019年购书清单 (妖娆猫)
- 红杉中国2019年推荐书单 (13.5)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善于活着的人:蒙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瞄瞄自己 2021-10-30 20:30:44
论文卡
0 有用 诸葛宝贝 2022-09-03 06:17:53 重庆
是对阅读《蒙田随笔》很好的补充。
0 有用 平黎黎 2019-04-25 23:05:00
前半部分小学生体,一度怀疑不是茨威格写的,看到后面,文笔优美到惊人
1 有用 妖娆猫 2020-02-04 14:51:09
20200204——12;这个版本太差了。先是自作聪明的标题,满是贬义。然后是内容。读着感觉不对,去看译者,却写着“编译”。然后去找来比它早出版8年的三联书店舒昌善译本目录对照,发现只有4章相同。果然是胡编乱造。另外还说到蒙田是莎士比亚的老师,查生平年表,根本没有。
0 有用 smile 2024-08-12 17:20:24 湖南
蒙田书房里的标语有意思。天地与海洋统统加在一起,与茫茫宇宙相比还是微不足道。保持分寸,遵守界限,按照自然。尘土,你有什么自豪的呢?人生的最高艺术乃是保持住自我。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要在自己身上保持住内心的独立——仅此一桩——就意味着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米歇尔·德·蒙田的斗争仅限于防御,仅限于捍卫最深层的、不允许别人进入的内心世界——歌德将其比喻为“堡垒”。不允许别人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谋略和... 蒙田书房里的标语有意思。天地与海洋统统加在一起,与茫茫宇宙相比还是微不足道。保持分寸,遵守界限,按照自然。尘土,你有什么自豪的呢?人生的最高艺术乃是保持住自我。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要在自己身上保持住内心的独立——仅此一桩——就意味着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米歇尔·德·蒙田的斗争仅限于防御,仅限于捍卫最深层的、不允许别人进入的内心世界——歌德将其比喻为“堡垒”。不允许别人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谋略和手法是:在外表上尽可能做到不引人注目和不事张扬,恰似戴着一顶隐身帽走进世人的天下,以便找到一条通往自我的道路。 蒙田在三十八岁时隐退。他不愿再为任何人服务,除了为自己服务。只有面对一切事和一切人始终保持自己内心自由的人,才会保持住并扩大人世间的自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