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甲骨文
副标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与略
原作名: The Second World Wars: How the First Global Conflict Was Fought and Won
译者: 张炜晨
出版年: 2022-3-1
页数: 832
定价: 148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甲骨文丛书
ISBN: 9787520189194
内容简介 · · · · · ·
★ 盟国为何能在二战中取胜?
★ 这部军事史上的鸿篇巨制耳目一新地重释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杀戮与文化》作者维克托·戴维斯·汉森新著。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战争。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场冲突在如此多样的地域内发生,或采用了如此多种不同的作战方式——从空袭伦敦,到缅甸丛林战,再到利比亚的坦克对决。
通过研究战斗如何在天空、海洋、陆地展开,《制胜》阐述了特质截然不同的战士之间进行的厮杀,以及这些差异极大的战斗又是如何汇总成一场相互关联的全球战争。维克托·戴维斯·汉森回顾了人类3000年的军事历史,认为尽管这场战争披上了工业化的新外衣,惨无人道地造成6000万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平民,但其起因和地缘关系与以往相比并无不同。种族和文化优越论等古老观念经过重新表述之后,引燃了这场全球血战。轴心国虽然精心准备,可以打赢有...
★ 盟国为何能在二战中取胜?
★ 这部军事史上的鸿篇巨制耳目一新地重释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杀戮与文化》作者维克托·戴维斯·汉森新著。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战争。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场冲突在如此多样的地域内发生,或采用了如此多种不同的作战方式——从空袭伦敦,到缅甸丛林战,再到利比亚的坦克对决。
通过研究战斗如何在天空、海洋、陆地展开,《制胜》阐述了特质截然不同的战士之间进行的厮杀,以及这些差异极大的战斗又是如何汇总成一场相互关联的全球战争。维克托·戴维斯·汉森回顾了人类3000年的军事历史,认为尽管这场战争披上了工业化的新外衣,惨无人道地造成6000万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平民,但其起因和地缘关系与以往相比并无不同。种族和文化优越论等古老观念经过重新表述之后,引燃了这场全球血战。轴心国虽然精心准备,可以打赢有限的边境冲突,不过一旦陷入全球大战,就毫无获胜希望。苏联人的鲜血、美国人的力量和英国人的智慧交融在一起,最终以丰富的人员物资和先进的武器技术打败了轴心国。
制胜的创作者
· · · · · ·
-
维克托·戴维斯·汉森 作者
-
张炜晨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维克托·戴维斯·汉森(Victor Davis Hanson),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现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马丁和伊莉·安德森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专注于古典历史和军事历史研究。著有《杀戮与文化》(2016年由甲骨文推出中文版)等。现居住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塞尔马。
【译者简介】
张炜晨,武汉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旅游、摄影的理性派工科男。著有《战场决胜者:史上最不可思议的战役复盘》(1—3册)、《战场决胜者:统帅、战士和罪魁》(上下册)等,译有《美国独立战争军服、武器图解百科1775—1783》、《西班牙摩尔人和地中海巴巴里海盗的故事》(合译)等。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部分 理念
第一章 古典背景下的战争
第二章 积怨、计划和手段
第三章 老的、新的和奇怪的同盟
第二部分 天空
第四章 空军革命
第五章 从波兰到太平洋
第六章 祸从天降
第三部分 海洋
第七章 战舰与战略
第八章 从大西洋到地中海
第九章 浩瀚之海
第四部分 大地
第十章 步兵至上
第十一章 士兵与陆军
第十二章 争夺欧陆的东西部战争
第十三章 远征大军
第十四章 围攻
第五部分 烈焰
第十五章 坦克与火炮
第六部分 人类
第十六章 统帅
第十七章 战将
第十八章 劳工
第十九章 亡灵
第七部分 终结
第二十章 盟国为何获胜,又赢得了什么?
注释
引用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制胜"的人也喜欢 · · · · · ·
制胜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甲骨文书评】制胜——二战数据解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 我觉得它更像一本工具书。因为你无论从哪个章节开始阅读,对于这本书的理解都不会出现任何偏差,而且每个章节的观察和评价角度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喜欢陆军,你可以从陆军的章节进入阅读;如果你喜欢空军,你可以从空军的角度进入阅读;如果你觉得战争... (展开)请注意这本书不是二战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的着重点不在于描述罗列部队日常的战斗、前进和撤退的详细记录,这绝非一部战史;而在于分析二战时期轴心国曾经占据优势为什么没有赢得这场战争的原因。 从古至今,大多数战争之所以爆发,一般都能归咎于战前 对彼此间军事、经济实力,以及战略目标的错误评估。战前, 纳... (展开)>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出版日期 | 来自豆友213299089 | 2021-12-27 14:02:3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Basic Books (2017)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战争 (1997xhp)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甲骨文丛书[ORACODE](已出书目) (Yursler_钰)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WorldWarII (greatabe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制胜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1997xhp 2022-06-16 20:29:50
可读性不如《杀戮与文化》。对二战主要参战国的实力,目的,手段等进行了总结归纳。某些数据刷新了我的认知:死亡率最高的是德国潜艇兵,达到70%以上。美英空军的死亡率也高于陆军。各国陆军战力之王德军当之无愧,其与苏军的死亡比是1:3,美军的死亡比是1:1.5;而美陆军与日军的死亡比是1:10。各主要参战国军队人数第一的苏联1250万,第二美国1220万(其中陆军600万,一线作战部队160万)。德日各5... 可读性不如《杀戮与文化》。对二战主要参战国的实力,目的,手段等进行了总结归纳。某些数据刷新了我的认知:死亡率最高的是德国潜艇兵,达到70%以上。美英空军的死亡率也高于陆军。各国陆军战力之王德军当之无愧,其与苏军的死亡比是1:3,美军的死亡比是1:1.5;而美陆军与日军的死亡比是1:10。各主要参战国军队人数第一的苏联1250万,第二美国1220万(其中陆军600万,一线作战部队160万)。德日各500万,意大利400万。各国人员死亡率最高的苏联2300万-2700万,其次中国1500-2000万,第三德国700万左右。 (展开)
1 有用 greatabel 2022-10-31 21:50:12 美国
稍微抬高英美,贬低苏联了:其实英美苏在击败轴心国上都是不可或缺的
0 有用 maclane 2022-08-17 00:17:57
大师之作,如同随意聊天,信手拈来
4 有用 ZYEE 2022-07-04 07:46:41
不如杀戮与文化看时惊艳。但还是不错的作品。看戴维斯汉森作品大体把握他的“文化决定论”视角就可以了。至于那些动不动就谴责他人什么西方中心论的。那些书呆子自己何尝不是东方中心论的歪嘴呢。不过是看和自己臆想历史观点不同就一阵输出键盘而已,那种人也算可悲吧。
1 有用 尤里卡 2022-05-05 23:52:37
《制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与略》是一部关于“二战”战争策略的皇皇巨著,讲述了盟国为何能够打败德国,其中既有宏观层面的战略探讨,又有微观视角的策略剖析。作者维克托·戴维斯·汉森是美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研究领域主要为古典历史和军事历史,《制胜》可谓是其苦心孤诣之作。 书中主要分为七大部分,分别“分析了各种作战方法和作战效能,以及战争中平民、工业、空军、海军、步兵、装甲部队、围攻战和军事领导所扮演的角色... 《制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与略》是一部关于“二战”战争策略的皇皇巨著,讲述了盟国为何能够打败德国,其中既有宏观层面的战略探讨,又有微观视角的策略剖析。作者维克托·戴维斯·汉森是美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研究领域主要为古典历史和军事历史,《制胜》可谓是其苦心孤诣之作。 书中主要分为七大部分,分别“分析了各种作战方法和作战效能,以及战争中平民、工业、空军、海军、步兵、装甲部队、围攻战和军事领导所扮演的角色,评估不同的投入和战略如何导致一方获胜而另一方失利,研究不同战区、不同对手和不同战斗模式最终如何将诸多冲突定义为同一场战争”。 (展开)
0 有用 六月雪 2024-10-07 19:52:56 上海
1.纵观整场二战,轴心国依靠突然袭击,和一部分统帅的天才指挥,获得了一些局部胜利,但依旧没有办法扭转局势,这不仅是因为双方在实力上的根本差距,也是因为轴心国僵化的决策体制。 2.更为重要的是,轴心国在各自占领区内的残酷压迫,也激发了当地民众前仆后继的反抗,这些力量汇聚成河,变成了德意日法西斯难以去除的阻碍。
0 有用 roger_yang 2024-09-08 09:52:23 广东
从战略战术,人员器材,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层面纵向剖析二战盟军和轴心国胜败得失,对二战史实了解的军事迷来说会看的得很酣畅淋漓。从另一个维度理解二战,有一些新观点,有数据有观点。是有些西方中心论,批判性阅读吧,推荐
0 有用 南飞 2024-07-17 13:22:50 湖北
本书英文名其实就是《二战:第一场全球性战争是如何打响并走向胜利的》,并无“策与略”这个标题,加上这个标题,原本以为是讨论具体战争战略制定。其实本书是从大战略角度出发,Hanson从空军、海军、陆军、统帅、将领和国内生产出发探究二战同盟国与轴心国的较量,涉及到了双方武器和人员的比较,因此可以说是就大战略的角度出发来探究同盟取胜的关键,回到一句话,就是制造者打败了战争者,制造既是工业技术的制造,也是生... 本书英文名其实就是《二战:第一场全球性战争是如何打响并走向胜利的》,并无“策与略”这个标题,加上这个标题,原本以为是讨论具体战争战略制定。其实本书是从大战略角度出发,Hanson从空军、海军、陆军、统帅、将领和国内生产出发探究二战同盟国与轴心国的较量,涉及到了双方武器和人员的比较,因此可以说是就大战略的角度出发来探究同盟取胜的关键,回到一句话,就是制造者打败了战争者,制造既是工业技术的制造,也是生产力的制造,战法的创新与制造,国内决策机制和政治结构的创新和制造。轴心国的独裁使得对战场形势认识不清,对经验教训吸取不够,依靠着欺骗和自我满足而支撑着战争,因此失败也就是必然的。Hanson熟悉英美主导的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对其他战场论述不够,尤其是在陆军部分,对中国战场的忽视,很难说是二战全貌。 (展开)
0 有用 daige 2024-05-04 23:27:49 广东
一本关于二次大战的辞典
0 有用 墨氅随风翩 2024-01-31 16:18:50 河南
读前两章我就觉得这个调子怎么如此像《杀戮与文化》,一搜名字还真是《杀戮与文化》的作者啊。他的见解还是偏向,即便是打二战,即便是工业化飞速发展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诸参战国的很多决策依然可以用所谓的民族性格来分析,然后进一步细化到各参战国的兵种配置和人员配置的影响。我认为这本书其实具有相当重的工具书特性,单独看这本书没什么后劲,但数据做得好,思路很犀利,如果有认同他观点的人做后续研究,这就是一部很好的... 读前两章我就觉得这个调子怎么如此像《杀戮与文化》,一搜名字还真是《杀戮与文化》的作者啊。他的见解还是偏向,即便是打二战,即便是工业化飞速发展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诸参战国的很多决策依然可以用所谓的民族性格来分析,然后进一步细化到各参战国的兵种配置和人员配置的影响。我认为这本书其实具有相当重的工具书特性,单独看这本书没什么后劲,但数据做得好,思路很犀利,如果有认同他观点的人做后续研究,这就是一部很好的、供人引用的素材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