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卡夫卡的日记并非纯粹的日常记录,而是含纳了多种文本形式与文学体裁的丰富宝库。卡夫卡在此试验并锻造了自己的写作,包括大量篇幅的创作动机、阅读笔记、文学观察和思考,有些甚至已是完整的短篇作品;还有对梦境的记录、涉及个人情感及家庭生活的复杂心绪,有关他生活的城市、工作、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剪影。在为文学辗转反侧的痛苦之外,也有对生活鲜活的欲望,展现出他作为儿子、兄弟、朋友、情人、雇员、文化活动参与者、咖啡馆常客的多重形象,也揭示了卡夫卡性格中往往为世人忽视的一面。
本书收录了卡夫卡1910年至1923年间的日记,以及几次旅行期间的随记,由卡夫卡的文学遗嘱执行人布罗德编撰修订而成,并收录原稿中的素描手稿。生活与梦境的裂隙在纸页间不断隐现,引领读者走进卡夫卡如迷宫般庞杂的内心世界。
卡夫卡日记的创作者
· · · · · ·
-
弗兰茨·卡夫卡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表现主义在小说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德语文坛成就最高的小说家之一,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目录 · · · · · ·
日记(1910—1923) 001
1910年 003
1911年 025
1912年 175
1913年 236
1914年 278
1915年 362
1916年 393
1917年 415
1919年 433
1920年 435
1921年 436
1922年 445
1923年 473
旅游日记 475
弗里德兰、赖兴贝格之旅 477
卢加诺—巴黎—埃伦巴赫之旅 484
魏玛—荣博恩之旅 526
译后记 553
· · · · · · (收起)
1910年 003
1911年 025
1912年 175
1913年 236
1914年 278
1915年 362
1916年 393
1917年 415
1919年 433
1920年 435
1921年 436
1922年 445
1923年 473
旅游日记 475
弗里德兰、赖兴贝格之旅 477
卢加诺—巴黎—埃伦巴赫之旅 484
魏玛—荣博恩之旅 526
译后记 55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总结所有支持和反对我结婚的说法:1.无法独自忍受生活,并不是无法生活,恰恰相反,连让我和某个人一起生活都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我自己生活的冲击、我自身的要求、岁月和年纪的侵袭、模糊的写作冲动、失眠、精神错乱的靠近,这一切我无法独自忍受。当然,我会加一个“也许”进去。与菲利斯的结合将赋予我的存在以更多的抵抗能力。 2 .所有事情都引发我去做同样的思考。滑稽小报上的每一则笑话,对福楼拜和格里尔帕尔策尔的回忆,在我父母为过夜准备的床上看到的睡衣的景象,马克斯的婚姻。昨天我妹妹说“所有结了婚的人(我们的亲)都是幸福的,我无法理解。”这句话也引发我的思考,我再次感到害怕。 3.我不得不常常独自一人。我唯一做到的,就是成功地独处。 4.一切与文学无关的东西,我都厌恶,谈话使我无聊(即便是关于文学的谈话),拜访使我无聊,我亲戚的痛苦和快乐使我无聊到骨子里去。谈话使我所思考的一切失去了重要性、严肃性、真实性。害怕结合,害怕变成那样。那么我就再也不是一个人 6.我在我姐妹们面前,尤其是过去,和在别人面前比起来,常常完全是另一个人。不怕出丑,强大有力,一鸣惊人,这些品性依然只有在写作时才能得到。要是通过我妻子的介绍,我能在所有人面前这样表现该多好啊!可是那不就会剥夺写作的自由了吗?只有这个不行,只有这个不行! 7.也许有一天我真的可以放弃我的工作。结婚是绝对不可能的。 (查看原文) -
我无法理解,甚至无法相信它。我只是活在一个小小词语里的一些地方,在它的变元音里(上面的“撞”字),比如,我会瞬间丢掉我没用的脑子。首尾字母是我如鱼般感受的开始和结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卡夫卡日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卡夫卡日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卡夫卡日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 条 )
《卡夫卡日记》新三册
日记是内心世界最直接,最真实的写照,卡夫卡这个为“写作”而生,为“写作”而亡的人,对这种表达方式欲罢不能。在1909至1923年这十余年时间里,卡夫卡的创作灵感和对社会伦理的思考,尽在《日记》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卡夫卡唯一的热爱就是写作,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
(展开)
世俗的烦扰和理想的安宁,终难两全
卡夫卡的日记,读得有些伤感,有点压抑。 那种情绪上淡淡的愁闷哀怨,健康方面睡眠和疾病的困扰神伤,行为上总是被缚手缚脚的克制与无奈,好像至始至终都在字里行间显现着。 或许,这也正是读书的妙处,人类的各种情感和存在,都可以在读书的过种中,一一体会到。 对卡夫卡的最...
(展开)
同样有“内耗”的卡夫卡
怒和创作的关系很紧密,屈原怒而作《离骚》,仲尼厄而作《春秋》,李白的不得志,苏轼的流离,文人墨客现实生活的痛苦和挣扎成为创作的源泉,土壤,虽然不要歌颂苦难,但写作可能是一个出口或“救赎”。 读《卡夫卡日记》的过程无疑像是发了一场“高烧”,不断的呓语,怀疑,挣...
(展开)
> 更多书评 5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20)8.3分 326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25)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21)8.6分 22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8.8分 16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 卡夫卡 (赵松)
- 做的书 (杨四月)
- 2020--2025年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 (鲸岛)
- 国内出版的德语文学(2018——) (宝王白奖评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8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卡夫卡日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etcompass 2025-07-23 09:49:10 上海
不想上班,工作日爬不起来,看剧追星半夜失眠,对着老板头痛焦虑,卡夫卡真的在演我!
1 有用 怀 民 亦 未 寝 2025-09-03 19:57:27 上海
我的老天,终于看完了。1.翻译的很差,很难通读;2.卡夫卡日记不是我的日记,叙述非常跳脱,有虚构也有非虚构穿插,所以考验阅读的专注度;3.稀里糊涂的啃完了;4.卡夫卡敏感,脆弱,恐婚,拧巴,不相信医学,他似乎还有一点网感,丰富的想象力,在脑海里编织了一个又一个难解的片段。5.通过卡夫卡我突然觉得,其实作家都是很有耐心的,只是不对人。哈哈哈哈哈
1 有用 Sense存档 2025-09-07 11:18:43 山西
k.更是一位清醒绝佳的NPC 他当然是受伤者,但并不会妨碍对另外世界的探索。
1 有用 🐾 2025-09-16 11:00:14 甘肃
我两年前,一年前,和卡夫卡一样。我是为了找到那个不让自己无法呼吸的东西。如今我找到了。我拒绝“要么选择另一条路,要么选择继续作践自己。”我相信自己的直觉。如果还有梦,我也无所畏惧。 (25.9.16 我从没有怀疑过自己能找到真理)
0 有用 深夜球迷 2025-06-16 19:38:51 江苏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