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另类准则》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之一列奥·施坦伯格的艺术批评文集。藉着这部评论20世纪艺术的书,施坦伯格将艺术批评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一生致力于研究罗丹、莫奈、毕加索、波洛克、贾斯伯·约翰斯及其他艺术家的作品,特别擅长将严谨的形式分析融入图像志的主题分析之中,目光敏锐,观察精确,为现代艺术的图像学研究,提供了卓越的范本。《另类准则》已成为20世纪艺术批评史上无可争议的经典。
“这些论文构成了……当代艺术现实的一部分,而此书就其本身来说就是一个文化事件……我们时代精神中的一种力量。”——阿瑟·丹托(Arthur Danto):《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这是]本年度最佳艺术类书籍,如果说还不是整整十年,或一个世纪的最佳艺术类书籍的话。……此卷的意...
《另类准则》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之一列奥·施坦伯格的艺术批评文集。藉着这部评论20世纪艺术的书,施坦伯格将艺术批评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一生致力于研究罗丹、莫奈、毕加索、波洛克、贾斯伯·约翰斯及其他艺术家的作品,特别擅长将严谨的形式分析融入图像志的主题分析之中,目光敏锐,观察精确,为现代艺术的图像学研究,提供了卓越的范本。《另类准则》已成为20世纪艺术批评史上无可争议的经典。
“这些论文构成了……当代艺术现实的一部分,而此书就其本身来说就是一个文化事件……我们时代精神中的一种力量。”——阿瑟·丹托(Arthur Danto):《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这是]本年度最佳艺术类书籍,如果说还不是整整十年,或一个世纪的最佳艺术类书籍的话。……此卷的意义并不在于洞察力的质量——尽管质量非常之高,洞见也极其重要——而在于风格的丰富、精确与优雅……与列奥·施坦伯格的心灵相遇,是当代艺术批评所能提供的最富有启示意义的经验之一。”——阿尔弗雷德·弗兰肯史坦(Alfred Frankenstein):《艺术新闻》(Art News)
“人们通常并不把勇气这样的概念与学术工作联系在一起,但是没有比它更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列奥·施坦伯格作为一个艺术史家与艺术批评家的事业了。”——安德烈·海伊姆(Andre Hayum):《伯灵顿杂志》(Burlington Magazine)
“此书确证了我一个长期拥有的信念,即施坦伯格不仅是艺术批评家中最明晰和独立的头脑之一,也是最深刻的头脑之一。即使人们不同意他的观点,也不得不绝对尊敬他。”——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atherwell)
作者简介 · · · · · ·
列奥·施坦伯格(Leo Steinberg,1920-),美国著名文艺复兴艺术史专家,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批评家之一。著有《文艺复兴艺术及现代健忘中的基督的性征》、《米开朗琪罗最后的绘画》、《莱奥纳多永远的最后晚餐》、《遭遇劳申伯格》、《另类准则》等。鉴于他对美国艺术世界的巨大影响力,他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哈洛德·罗森伯格(Harold Rosenberg)一道,被誉为美国“文化三伯格(三山)”。
目录 · · · · · ·
序言
鸣谢
1.当代艺术及其公众的困境
2.贾斯帕·约翰斯:最初7年的艺术
3.另类准则
4.毕加索的窥寐者
5.毕加索的头盖骨
6.阿尔及利亚女人与一般意义上的毕加索
7.莫奈的《睡莲》
8.冈萨雷兹
9.美国近期素描
10. 德库宁的《女人》
11. 波洛克的首次回顾展
12. 帕辛
13. 躯干雕像与卢奥海格
14. 弗里兹格拉纳与菲力普加斯顿在现代艺术博物馆
15. 保罗·布拉奇的画
16. 眼睛是心灵的一部分
17. 客观性与畏缩的自我
18. 罗丹
注释
插图目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a sacrifice upon the altar of those faculties which he sincerely believes to be nobler and more important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4页 -
Modern art always projects itself into a twilight zone where no values are fixed. It is always born in anxiety, at least since Cezanne. And Picasso once said that what matters most to us in Cezanne, more than his pictures, is his anxiety. It seems to me a frmction of modem art to transmit this anxiety to the spectator, so that his encounter with the work is-at least while the work is new-a genuine existential predicament. Like Kierkegaard's God, the work molests us with its aggressive absurdity, the way Jasper Johns presented himself to me several years ago. It demands a decision which you discover something of your own quality; and this decision is always a "leap of faith," to use Kierkegaard's famous term. And like Kierkegaard's God, who demands a sacrifice from Abraham in violation of e...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另类准则"的人也喜欢 · · · · · ·
另类准则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转】沈语冰:艺术史家、艺评家列奥·施坦伯格

《另类准则》观点梳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艺术的商业化: 艺术成为投资的重要方式。 不是艺术而是工业和企业(资本主义效率至上价值观对艺术的侵入): 里昂·热罗姆《皮格马利翁与加拉泰娅》:艺术与欲望(雕像转化为肉身)的结合。 美国艺术家的典型托马斯·拉斯金《威廉·鲁什正在雕刻他的斯库基尔河的寓言人物》,...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3)8.9分 194人读过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9.5分 2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现当代艺术理论 (saw)
- 艺术进阶研究(Advanced Studies on Art) (剧旁)
- 有些设计或采访类的书 (黑压压一片)
- 艺术理论(续) (山右一仁)
-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赵舒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另类准则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akirame 2021-11-10 00:05:27
读了其中的几篇,怼格林伯格怼的挺有意思的。可能真是因为施坦伯格是学艺术出身的,所以狠抓住形式主义和客观性那几个点不放。没想到还能捡到一些关于德拉克洛瓦的边角料看看...
0 有用 黑昼 2014-08-28 16:09:49
这本书极好,能够带来启发。
0 有用 留影者 2013-08-14 07:38:00
翻译实在别扭,有点失望
0 有用 徐若风 2018-10-09 00:09:31
厉害的,读完理顺了很多20世纪艺术史关键问题。
0 有用 postscript 2011-11-18 11:22:25
没什么很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