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河边的错误》收录了余华极具代表性的四部中篇小说。
本书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
一个被河溪环绕的小镇上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杀人案,警察马哲奉命去调查,不料案件陷入困境,整个小镇都被恐慌的气氛所笼罩……
——《河边的错误》
出身贫寒的柳生在昌盛之时上京赶考,在一座大宅的阁楼内邂逅小姐惠,并相约赶考后再见。数月后,落榜的柳生重回旧地,赫然发现当初的阁楼以不复存在……
——《古典爱情》
两个男人在咖啡馆里旁观了一场凶杀案,被警察收走*,数日后寄还*时错误地将两人*互换,两人因此互相通信,并在信中推理咖啡馆凶杀案的缘由,却不料导致了另一场凶杀……
——《偶然事件》
文革期间,中国某个小镇上的一个历史教师在被红卫兵带去写交代材料后消失的无影无踪,留下年轻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儿在家里无助的等待。若干年后,妻子改嫁他...
《河边的错误》收录了余华极具代表性的四部中篇小说。
本书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
一个被河溪环绕的小镇上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杀人案,警察马哲奉命去调查,不料案件陷入困境,整个小镇都被恐慌的气氛所笼罩……
——《河边的错误》
出身贫寒的柳生在昌盛之时上京赶考,在一座大宅的阁楼内邂逅小姐惠,并相约赶考后再见。数月后,落榜的柳生重回旧地,赫然发现当初的阁楼以不复存在……
——《古典爱情》
两个男人在咖啡馆里旁观了一场凶杀案,被警察收走*,数日后寄还*时错误地将两人*互换,两人因此互相通信,并在信中推理咖啡馆凶杀案的缘由,却不料导致了另一场凶杀……
——《偶然事件》
文革期间,中国某个小镇上的一个历史教师在被红卫兵带去写交代材料后消失的无影无踪,留下年轻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儿在家里无助的等待。若干年后,妻子改嫁他人。多年之后的初春一个疯子来到了这座已经开始平静,甚至有点安逸的小镇……
——《一九八六年》
河边的错误的创作者
· · · · · ·
-
余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余华
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当过5年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和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古典爱情》等多部。作品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日本等37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等。
目录 · · · · · ·
河边的错误
古典爱情
偶然事件
一九八六年
喜欢读"河边的错误"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河边的错误"的人也喜欢 · · · · · ·
河边的错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8 条 )




荒诞---对余华的现代阐释(摘录)这位大师的故事血呼啦的,你真的敢看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自1987年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横空出世,从此余华就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在随后的几年里,一发不可收拾地发表了《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等中短篇小说。若视《十八岁出门远行》为余华小说的荒诞开篇,那么在笔者看来,尽管大多数研究者关注不多,... (展开)



真相已被掩埋?疯子真凶论与钓友-王宏真凶论的分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友情提示:1)本文全篇严重剧透,请未看过《河边的错误》原著的朋友谨慎阅读。2)本文仅分析原著小说,我写这篇书评时,未看过同名电影(但准备去看,期待涅)。 进入正题之前,先谈一下我对“探寻真凶没有意义”的看法,因为有不少评论从《河边的错误》“先锋派”的特点出发,... (展开)
论坛 · · · · · ·
《河边的错误》谁是最后的凶手? | 来自爱读书的孩子 | 5 回应 | 2024-03-04 21:58:3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8)7.6分 11821人读过
-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2年12月)7.9分 1753人读过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4)7.5分 1296人读过
-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20)7.7分 6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小说紫金 (三) (微不足道)
- 跟院线电影有关的书·2023年 (鲸鱼君)
- 书单|2023 (要坚持re的小张)
- SP猪式会社员工读物(2023年版) (天蝎小猪)
- 2023 书籍 (M_wayn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4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河边的错误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娜拉Nara 2024-02-18 08:43:13 广东
第一次读余华,完全颠覆了他潦草小狗的网络印象。多么冷峻的一个人,残酷的文字,让人背脊发凉。
2 有用 叮当嘟当葫芦娃 2023-11-13 08:04:23 北京
我老了,余华的书看不下去了……尤其是一九八六年这篇残酷、晦暗、神经质,阅读起来觉得特别反胃…
2 有用 Rec LING 2024-01-15 19:05:26 吉林
生猛的余华 果然是先锋文学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 而是走出了时间 因为大热的电影才知道这本书 里面收录的故事也都很凶残的好看 原来年轻的余华有这样一面 《河边的错误》反而是最温和的一篇了 《古典爱情》是菜人吃人的聊斋一梦 描写非常有古典神韵 《偶然事件》是最喜欢的一篇 作为凶杀案的两个目击者通信的最后重现了杀人的案件 首尾都很呼应 《一九八六年》被迫害的年代的悲剧不是没人写 但以疯子的视角代入是第一... 生猛的余华 果然是先锋文学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 而是走出了时间 因为大热的电影才知道这本书 里面收录的故事也都很凶残的好看 原来年轻的余华有这样一面 《河边的错误》反而是最温和的一篇了 《古典爱情》是菜人吃人的聊斋一梦 描写非常有古典神韵 《偶然事件》是最喜欢的一篇 作为凶杀案的两个目击者通信的最后重现了杀人的案件 首尾都很呼应 《一九八六年》被迫害的年代的悲剧不是没人写 但以疯子的视角代入是第一次 研究刑罚的人自残中了结了生命 活着的人却在遗忘中重新走在阳光里 应该是被低估的作品吧 喜欢 (展开)
2 有用 诱导师 2023-11-16 21:56:24 陕西
人们总是喜欢不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几乎成为了狂妄自大的根源。
2 有用 咸柠乐加冰^-^ 2023-11-08 13:08:12 北京
余华的书实在太致郁了……一定得找个晴空万里的明媚日子看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