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你希望进行真正的独立思考吗?你希望能探索真知、合理决策吗?批判性思维将使你走向理性、客观和明智。本书系统地论述批判性思维的原则、方法和途径。它具体地向你介绍怎样进行分析的思考、清晰的思考、真实的思考、充足的思考、最佳的思考、深入的思考和辩证的思考。它的内容重点包括:批判的理性精神,批判性阅读,论证的分析技巧,证据的客观性和质量的判断标准,合理的推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观念的深层基础的挖掘,构造竞争观点的辩证思维,组织和表达批判性思维的论证。本书旨在促进你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帮助你从知识的消费者向知识的生产者转化。书中引用了许多来自生活的实例,帮助你联系实际学习和思考。本次修订,作者汲取几年来组织教师培训得到的意见、反馈,更换了个别案例和分析文字,调整了章节体系。本书可以作为高校通识教育教材、哲学专业教材和教师培训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学生以及...
你希望进行真正的独立思考吗?你希望能探索真知、合理决策吗?批判性思维将使你走向理性、客观和明智。本书系统地论述批判性思维的原则、方法和途径。它具体地向你介绍怎样进行分析的思考、清晰的思考、真实的思考、充足的思考、最佳的思考、深入的思考和辩证的思考。它的内容重点包括:批判的理性精神,批判性阅读,论证的分析技巧,证据的客观性和质量的判断标准,合理的推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观念的深层基础的挖掘,构造竞争观点的辩证思维,组织和表达批判性思维的论证。本书旨在促进你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帮助你从知识的消费者向知识的生产者转化。书中引用了许多来自生活的实例,帮助你联系实际学习和思考。本次修订,作者汲取几年来组织教师培训得到的意见、反馈,更换了个别案例和分析文字,调整了章节体系。本书可以作为高校通识教育教材、哲学专业教材和教师培训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学生以及社会读者选用。
目录 · · · · · ·
1.1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1.1.1 批判性思维定义
1.1.2 批判性思维的特点
1.2 为什么批判性思维如此重要
1.2.1 冲破盲从
· · · · · · (更多)
1.1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1.1.1 批判性思维定义
1.1.2 批判性思维的特点
1.2 为什么批判性思维如此重要
1.2.1 冲破盲从
1.2.2 真正的独立思考
1.2.3 生产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1.2.4 学术性的精髓和规范
1.2.5 发散和汇聚的思维能力
1.2.6 人和社会的理性化
1.3 批判性思维教育
1.3.1 哲学、逻辑和科学方法论的来源
1.3.2 批判性思维和西方教育
1.3.3 如何成为批判性思维者
思考题
第二章 批判性思维的基础、规范和途径
2.1 批判性思维的理性基础
2.1.1 理性、理由和真理
2.1.2 批判的理性:客观的和开放的
2.1.3 批判性思维者的理智规范
2.2 批判性思维的中心问题
2.2.1 逻辑和辩证的思考途径
2.2.2 理性的载体——论证
2.2.3 核心的问题:好论证
2.2.4 论证是一个综合系统和流动过程
2.2.5 分析和评价论证的理智标准
2.3 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探究和实证
2.3.1 批判性思维的路线图
2.3.2 理解论证主题和问题
2.3.3 解剖论证的结构
2.3.4 澄清词语和陈述的意义
2.3.5 审查证据、理由
2.3.6 评价推理关系
2.3.7 寻找和评判隐含前提
2.3.8 发现替代的解释和对立的观点
2.3.9 考察结论:分析后的综合判断
2.3.10 批判性写作
2.3.11 批判性思维:问题引导的探究实证的认知过程
2.4 探究,从问题开始
2.4.1 问题和好问题
2.4.2 问题的结构
2.4.3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2.4.4 针对探究思考的反思问题
2.4.5 案例:老板跑路问题的分析判断
思考题
第三章 分析的思考:辨别和分析论证
3.1 批判性阅读
3.1.1 批判性阅读的目的和准则
3.1.2 批判性阅读的方法
3.1.3 案例分析——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3.1.4 案例分析——为什么共和党称赞民主党?
3.2 辨别和分析论证
3.2.1 陈述和论证
3.2.2 论证的构成
3.2.3 如何辨认论证
3.2.4 如何提取、表达和重构论证
3.2.5 基本的论证结构
3.2.6实际论证分析
3.2.7 图尔明的论证模型
3.2.8推理的类型
思考题
第四章 清晰的思考:澄清意义
4.1 论证中的语言意义问题
4.1.1 模糊性
4.1.2 模棱两可
4.1.3 偷换概念
4.1.4 意义的歪曲
4.1.5 同义反复和空洞
4.1.6 模糊性和空洞
4.1.7 含混的精确性
4.1.8 学究和晦涩
4.1.9 过分的、有负载的语言
4.1.10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混淆
4.2 论证的语言意义守则
4.2.1 定义的类型和方法
4.2.2 定义也需要批判性思维
4.2.3 立足在语境中思考
4.2.4 论证的语言规则:具体、明确和一致
思考题
第五章 真实的思考: 什么是好理由?
5.1 理由的性质问题
5.1.1 真理问题——信念的第一道安全检查门
5.1.2 虚假的来源
5.1.3 理由的特征
5.2 经验证据的可靠性
5.2.1 观察是构造和推理
5.2.2 科学观察的复杂性
5.2.3 真理是客观的:“说真话”不等于说真话
5.2.4 对检验的要求
5.2.5 依靠实践、审问实践
5.3 鉴定公共经验的性质
5.3.1 证据来源的资格
5.3.2 来源的公正性
5.3.3 学术性的起点:引用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5.3.4 信誉和合理的怀疑——警探弗曼
5.3.5 关于信息可靠性的判断准则
思考题
第六章 充足的思考:推理(1)
6.1 好推理的根本要求:相关和充足
6.1.1 问题常常来自于推理关系
6.1.2 证据的相关性:推理的起步条件
6.1.3 相关性在具体细节之中
6.1.4 相关性和根据权威的论证
6.2 推理的充足性
6.2.1 归纳和演绎推理的合适性:可靠和有效
6.2.2 其他推理的充分性标准:最佳
6.2.3 怎样评价推理
6.2.4 论证和认识的目的:可靠性和知识的增长
6.3 演绎推理
6.3.1 判断相关性
6.3.2 准确理解有效性
6.3.3 检查有效性:寻找反例
6.3.4 检验推理的形式
6.3.5 几个深受喜爱的无效形式
6.4 归纳概括
6.4.1 最基本的归纳概括:简单枚举归纳
6.4.2 评价简单枚举归纳
6.4.3 统计归纳推理
6.4.4 评价统计归纳推理
6.5 类比推理
6.5.1 类比的作用和形式
6.5.2 评价类比:相似性、差异性和关系
思考题
第七章 最好的思考:推理(2)
7.1 因果推理:原因如何带来结果?
7.1.1 洗手的故事
7.1.2 因果关系的性质
7.1.3 判断因果推理
7.1.4 统计推理和因果关系
7.1.5 因果关系来自因果机制的发现
7.2 科学中的推理
7.2.1 解释
7.2.2 科学发现的起点和过程
7.2.3 检验和决定:假说演绎推理
7.2.4 评价假说是选拔赛:达到最佳解释推理
7.3 关于决策和行动的论证
7.3.1 决策的开始:包括正反两方面的因素
7.3.2 决策论证的根据:事实和价值
7.3.3 排除其他可能选择:行动和因素的综合与平衡
7.3.4 简单的决策方法和标准
思考题
第八章 深入的思考:挖掘隐含假设和基础
8.1 深入挖掘推理的内容和基础
8.1.1 论证隐含什么?
8.1.2 隐含假设的性质和作用
8.1.3 挖掘隐含假设的必要性
8.1.4 预设假定
8.2 补充和评价隐含前提
8.2.1 如何寻找隐含前提
8.2.2 补充合适的隐含前提:根据原意
8.2.3 补充合适的隐含前提:根据论证的需要
8.2.4 评价论证:深入到隐含假设层次上
8.2.5 挖掘支撑假设的几个线索
8.3 科学和隐含假设
8.3.1 科学是隐含假设织成的网
8.3.2 科学革命:怀疑根本假设
8.3.3 观察和实践后面的隐含假设
8.4 含义和后果
8.4.1 信息和陈述的含义
8.4.2 论证和决策的后果
思考题
第九章 辩证的思考:开放、开创和竞争
9.1 批判性思维需要公正、开放和竞争
9.1.1 偏见和保守是我们的本能
9.1.2 突破单面的论证:辩证和“三方规则”
9.1.3 对立面的理性对话:审议和十诫
9.1.4 批判性思维推进开放和创新
9.2 构造竞争和替代论证
9.2.1 从不同的起点和终点开始
9.2.2 论证细节的变换和假想推理
9.2.3 全方位、多阶段的开放思考
9.3 论证的综合和调整
9.3.1 竞争中的论证调整和综合
9.3.2 如何将结论限制在证据的保护伞下
9.3.3 回顾:批判性思维者的思想历程
思考题
第十章 批判性写作:组织和表达论证
10.1 论证也是交流
10.1.1 理解和尊重交流的对象
10.1.2 清楚、准确和流畅的语言
10.2 如何组织论证文
10.2.1 构思和构造论证文
10.2.2 有组织有条理地表达论证逻辑
10.2.3 写作分析他人的论证的文章
10.2.4 分析写作练习
10.2.5 组织自己的论证:正—反—正程式和图尔明模式
10.2.6 论文写作实例分析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日见增多的现象是,在网络上或者在传统媒体上,某个消息、文章、访谈,或者博客,经常会引起一边倒的情绪化的浪潮。在浪潮中浮沉、推波助澜的,有一般网民和读者,也有不缺乏各种头衔的学者、专家、教授。其实,只要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最基本的原则,那些消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都是很容易被怀疑的。然而,现实是,从学者到一般网民,大量的人没能避免盲从。 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人们冲破盲从,或者说避免被“忽悠”。 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引导人们去考虑产生盲从的三大来源:理由的虚假性、推理的不充足性和论证的单一性。在运用批判性思维时,人们会去分辨信息的真实性、推理的充足性和论证的全面性,避免被诱惑去做出轻信的和不明智的决定。这就避免了盲从。理性的批判就是破除迷信、偏见、成规、误导、封闭、单一和绝对的观点。 批判性思维要求人们不要根据直观的感觉来接受信念和结论。批判性思维催促你首先去辨别理由和证据、判断理由的真假好坏、探索隐含的假设和价值标准、挖掘更深的含义和根源,并寻求看问题不同的思路和视角。批判性思维帮助人们去伪存真。仅仅根据考察信息的质量的标准,你会将大部分来自小报和“八卦”杂志的新闻过滤。批判性思维帮助人们去粗取精,帮你找到那百分之二、三值得一读的佳作,帮你在盖着“大师”印章的学说面前保持冷静的、怀疑的态度。批判性思维为你提供怀疑的依据,它提醒你不要轻信声名远扬的学者的“亲身事实”。使用批判性思维,你可能发现,现在极为流行的那些思潮、史论、学说和秘诀,或许都没有通过这第一道安检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页 -
批判性思维的4个特有的原则:1、发现和质问基础假设;2、假设事实的准确性和逻辑的一致性3、说明背景和具体情况的重要性4、想象和开创替代选择。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第二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第二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思维的利剑 7.9
-
- 决策与理性 8.0
-
- 理性之谜 6.4
-
- 认知语用学:交际的心智过程 8.6
-
- 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 7.6
-
- 蒯因著作集(第5卷) 9.3
-
- 我们如何思维 8.1
-
- 逻辑学的语言 8.4
-
- 数学思维导论 7.3
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第二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从人科动物成人的第一课:批判性思维

> 更多书评 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7.6分 12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论证 (文典钟书)
- 常读常新 (MafiaAlien)
- The Art of Clear Thinking (航航大魔王)
- 李万中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书单 (集异璧)
- 书单|Andy Lee训练营推荐书目 (Sojourne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第二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usie蘇曦 2021-06-11 18:48:13
一般,读之无味弃之可惜。
0 有用 枕霞 2023-01-06 23:49:53 湖南
上课用的教材,挺好的,虽然因为是教材不想看,但的确是不错,通俗易懂,很详细
2 有用 momo 2021-12-09 22:23:32
非常学术,阅读门槛高,同时干货多多,我得再读一遍。
1 有用 反思的实践者 2020-04-05 14:47:14
非常有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 有用 youlalala 2019-10-09 15:31:30
算是方法论的书吧,理论性内容较多,需要结合实践才能用好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