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裘锡圭先生文字学理论方面的一部专著。
本书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字资料及考古发现,全面讨论了有关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成、发展、演变,汉字结构类型,文字假借,文字分化与合并,字和字的形音义关系以及汉字整理和简化等问题,分析深入论证严谨、见解深刻而多有创意,对汉字学的研究和教学作出了很大贡献。
本书出版以后影响深远,书中内容不但广为国内学者征引,而且全书已经翻译成英、日、韩多种文字,是国内外学者、学生了解、研究汉字的必读书。
内页插图
文字学概要(修订本)的创作者
· · · · · ·
-
裘锡圭 作者
目录 · · · · · ·
一文字形成的过程
二汉字的性质
三汉字的形成和发展
(一)关于汉字形成问题的讨论
(二)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
四形体的演变(上):古文字阶段的汉字
(一)商代文字
(二)西周春秋文字
(三)六国文字
(四)秦系文字
(五)隶书的形成
五形体的演变(下):隶楷阶段的汉字
(一)研究隶楷阶段文字形体的资料
(二)汉代隶书的发展
(三)隶书对篆文字形的改造
(四)汉代的草书
(五)新隶体和早期行书
(六)楷书的形成和发展、草书和行书的演变
六汉字基本类型的划分
(一)六书说
(二)三书说
(三)不能纳入三书的文字
七表意字
(一)表意字分类举例
1抽象字
2象物字
3指示字
4象物字式的象事字
5会意字
6变体字
(二)字形在词义研究上的作用
八形声字
(一)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二)多声和多形
1多声
2多形
(三)省声和省形
1省声
2省形
(四)形旁和声旁的位置
(五)形旁的表意作用
1形旁跟字义的关系
2形旁的代换
(六)声旁的表音作用
1声旁跟字音的关系
2声旁和形声字的读音有差异的原因
3声旁的代换
4声旁的破坏
(七)声旁跟字义的关系
1有义的声旁
2右文说
九假借
(一)本字与假借
(二)被借字的意义跟假借义有联系的现象
(三)一词借用多字和一字借表多词的现象
(四)跟假借有关的字音问题
(五)语文研究中跟假借有关的几种错误倾向
1词义研究方面的错误倾向
2古籍解读方面的错误倾向
一〇异体字、同形字、同义换读
(一)异体字
(二)同形字
(三)同义换读
一一文字的分化和合并
(一)文字的分化和分散文字职务的其他方法
1文字的分化
2分散多义字职务的其他方法
3用不同的字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用法的现象‘
(二)文字的合并
一二字形跟音义的错综关系
(一)一形多音义
(二)一词多形
1一词多形现象概况
2-些有关的术语
A通用字
B古今字
C所谓“异体词”
3通用字读音问题
一三汉字的整理和简化
附图目录
图版
索引
· · · · · · (收起)
二汉字的性质
三汉字的形成和发展
(一)关于汉字形成问题的讨论
(二)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
四形体的演变(上):古文字阶段的汉字
(一)商代文字
(二)西周春秋文字
(三)六国文字
(四)秦系文字
(五)隶书的形成
五形体的演变(下):隶楷阶段的汉字
(一)研究隶楷阶段文字形体的资料
(二)汉代隶书的发展
(三)隶书对篆文字形的改造
(四)汉代的草书
(五)新隶体和早期行书
(六)楷书的形成和发展、草书和行书的演变
六汉字基本类型的划分
(一)六书说
(二)三书说
(三)不能纳入三书的文字
七表意字
(一)表意字分类举例
1抽象字
2象物字
3指示字
4象物字式的象事字
5会意字
6变体字
(二)字形在词义研究上的作用
八形声字
(一)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二)多声和多形
1多声
2多形
(三)省声和省形
1省声
2省形
(四)形旁和声旁的位置
(五)形旁的表意作用
1形旁跟字义的关系
2形旁的代换
(六)声旁的表音作用
1声旁跟字音的关系
2声旁和形声字的读音有差异的原因
3声旁的代换
4声旁的破坏
(七)声旁跟字义的关系
1有义的声旁
2右文说
九假借
(一)本字与假借
(二)被借字的意义跟假借义有联系的现象
(三)一词借用多字和一字借表多词的现象
(四)跟假借有关的字音问题
(五)语文研究中跟假借有关的几种错误倾向
1词义研究方面的错误倾向
2古籍解读方面的错误倾向
一〇异体字、同形字、同义换读
(一)异体字
(二)同形字
(三)同义换读
一一文字的分化和合并
(一)文字的分化和分散文字职务的其他方法
1文字的分化
2分散多义字职务的其他方法
3用不同的字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用法的现象‘
(二)文字的合并
一二字形跟音义的错综关系
(一)一形多音义
(二)一词多形
1一词多形现象概况
2-些有关的术语
A通用字
B古今字
C所谓“异体词”
3通用字读音问题
一三汉字的整理和简化
附图目录
图版
索引
· · · · · · (收起)
喜欢读"文字学概要(修订本)"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汉语历史音韵学 9.5
-
-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 [壹] 8.8
-
- 中国古佚书辑本目录解题 9.3
-
- 沈兼士学术论文集 9.0
-
- 上古音系(第二版) 9.9
-
- 《古逸丛书》研究 7.8
-
- 古汉语词汇纲要 9.1
-
-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8.7
文字学概要(修订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所附图版释文及评注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书后所附图版摹释及评注 图1【?】止(趾) 刀 目 图2【?】 五 目 五 ?? 图3【?】耳 父 甲 评注:此时的记号虽然与后期的文字形似,但并不能确切说这些记号是文字。 图4龟腹甲上的卜辞(《甲骨文合集》6571) 图5牛肩胛骨上的卜辞(《甲骨文合集》1040...
(展开)

从岳云鹏相声“瓩”谈多音节汉字
春晚岳云鹏相声《妙言趣语》中有个“瓩”,读作“千瓦”,网友后来又发掘出一些此类汉字,例如:兛(千克)、糎(厘米)”、呎(英尺)、哩(英里)等,这些字多是十九世纪初中国翻译外来度量衡单位而造的字。按照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联合发布的通知,这...
(展开)



《文字學概要》校讀記
P. 59 齊、楚、三晉等國的古印多把“璽”字寫作“鉨”。這箇字不見於《康熙字典》等舊字書,但是近代金石學者和考古學者的著作裏卻常常可以看到(《現代漢語詞典》已收入此字)。 案:此說法似不嚴謹,《康熙字典》中收入此字, [①] 其他字書如《玉篇》、 [②] 《篆隸萬象名義...
(展开)

裘锡圭《文字学概论》(修订本)读书笔记
p8 “凡是独立形成的文字体系,都是像古汉字、圣书字、楔形文字那样兼用意符和音符的文字。单纯使用音符的拼音文字,最初是在这种文字的影响下形成的。” 评:甚是!但容易被人误读而引申为拼音文字不是独立形成的文字体系。裘先生所指是文字体系的基础,比如英语所用的拉丁字...
(展开)

关于第二章的一些感受
乙类文字大部分似乎仍然如甲类文字一样作为“代表个人或氏族的形象化的图形标记”,两者的分类在于形状上面,虽然也有不同遗址作为彼此的代表,也未必非要把两者从文字或者符号上面分个究竟。 郭沫若《古代文字的辩证的发展》里面引诸如安阳四盘磨兽骨刻文、周彝铭中效父簋等附...
(展开)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商务印书馆 (1988)9.4分 1653人读过
-
-
商务印书馆 (2013)9.7分 876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21)9.6分 3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毕业出书 (越伦杰木)
- 贾斯汀的书架 (Justin)
- 《古典文献学经典导读》延伸书目 (跳啊跳啊虎)
- 语言学 (改變是好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文字学概要(修订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于役然乎 2024-06-09 17:26:38 浙江
断断续续啃完
0 有用 四季的風 2018-03-19 00:38:33
給重排本也打个分。
2 有用 商鹰扬 2016-05-02 22:44:26
很多表达还是略嫌迂曲
0 有用 金金金拾钻石 2020-11-23 19:05:16
文字
0 有用 だっだつ💦 2020-12-30 10:40:22
对文字的剖析和见解很全 而且编书脉络很清晰 勾起了对文字的浓厚兴趣 也扩展了对文字的理解 裘锡圭先生这本书有很大的启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