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囊括了主编历时三年收集的国内外75位人类学家的98篇田野故事。本书涵盖的田野范围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北美,乃至北极圈以内,内容五花八门,风格多种多样,故事背后共同蕴含着不可多得的方法论意义和理论价值,是中国大陆人类学界最值得期待的首次尝试。
作者简介 · · · · · ·
郑少雄 福建莆田人,北京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现供职于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
李荣荣 云南昆明人,北京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
目录 · · · · · ·
寄语 (罗红光)1
序:看,那些胡天胡地的人类学者们(郑少雄)1
第一部分 相处之道
邹平田野调查趣事(黄树民)3
凭什么跪你!(鲍 江)6
发自心底的尊重(景 军)7
· · · · · · (更多)
序:看,那些胡天胡地的人类学者们(郑少雄)1
第一部分 相处之道
邹平田野调查趣事(黄树民)3
凭什么跪你!(鲍 江)6
发自心底的尊重(景 军)7
· · · · · · (更多)
寄语 (罗红光)1
序:看,那些胡天胡地的人类学者们(郑少雄)1
第一部分 相处之道
邹平田野调查趣事(黄树民)3
凭什么跪你!(鲍 江)6
发自心底的尊重(景 军)7
一举两得(罗红光)11
田野、文化与身体:Aloha,夏威夷给我抱抱!(马腾岳)13
“赤脚医生”的剖腹产(邓 焱)19
跨文化视域看中日关系(奈仓京子)22
“奶啰呵!”:50年前在侗寨的田野体验(徐杰舜)25
无论田野是不是家乡,你都是他者(吉国秀)28
看不见的手(刘 谦)31
悲伤的田野:突发事件的伦理反思(张 多)34
首次走进萨满世界(色 音)36
田野工作中的“主”“客”关系(张佩国)38
梅花拳的礼数(张士闪)41
“嘴巴多”的女人:女性人类学者在田野(沈海梅)47
田野惊奇故事见闻录(杨清媚)50
我在“社会”里的位置:边缘女性群体的保护与包容(Yeon Jung Yu)53
让我难忘的点点事(陈 刚)57
人类学家拿什么跟对谈者交换?(蔡 华)60
神圣的田野(张小军)65
舌尖上的田野(郑少雄)70
那年 • 遇见花开(林 红)73
示人以弱露真情:从我在田野中的第一次落泪得到的感悟(褚建芳)77
田野逸事一箩筐(侯豫新)82
埃及大花袍——记来自田野的穿衣震撼(王晨娜)86
奔跑吧,人类学者!(刘怡然)90
与珠娣在田野(赖立里)93
讨价还价(吕晓宇)97
喀拉拉的摩托车后座(吴晓黎)102
回 访(高美慧)106
那天下午,我被“纪录片”(鲍 江)108
今夜无人入眠(郑少雄)110
第二部分 文化逻辑
小女子难为荣誉男人:田野中的性别与阶级(刘绍华)117
“德国鸟不吃大米!”:欧洲民族志日记(郁 丹)120
“花馍”和“饺子”的相互解释(周 星)124
物心交错的几个瞬间(王铭铭)127
我没死!(罗红光)134
生命长河里渐渐趋于同一的关系(鲍 江)136
没有检票员的站台(马 强)139
“山寨版人类学”的应用价值(邓启耀)143
自以为是(罗红光)147
厕 所(陈如珍)150
“一只混在羊群里的狼”(刘 谦)154
在“田野”胡思乱想(周 星)157
与“神经病”们欢聚在田野(杨春宇)160
身份的尴尬(刘正爱)164
淡定的时间(刘 琪)166
走过那曲(朱炳祥)169
田野中的欺骗(赵旭东)175
观 • 世音:田野中的倾听与感悟(张 原)179
照相机(侯豫新)182
“海”“岛”有别(王晓慧)183
转熟为生:就近的民族志两则(潘 蛟)185
裤子和裙子(马 祯)189
“本土人类学家”的田野(战 洋)192
时空穿越(章邵增)195
田野工作:从犯错中成长(褚建芳)200
与蝇共饮一杯茶(何贝莉)203
天龙山救火记(张亚辉)207
人类学逸事三则(鲍 江)212
文化差异与文野倒置:我在柬埔寨的两次“被骗”经历(罗 杨)215
械斗与瞄湖(张亚辉)219
徘徊在参与和观察之间(李荣荣)223
饮食男女(章邵增)227
我和我的报导人(高美慧)231
“人话”与“鸟语”(汤 芸)233
第三部分 行走与责任
档案馆田野的挫折(王建民)239
田野消失了!(罗红光)242
五台山朝山记——田野囧途(彭文斌)244
“艳遇”(王立阳)251
安全感(王宁彤)254
这个国家有没有未来?(王宁彤)257
北极田野笔记(丁 宏)260
迷人的傣寨风情(彭雪芳)268
北美看樱(庄孔韶)270
高原、山地与大海(张建世)273
深山夜遇(朱炳祥)275
“本土异域间”:与韩国人的星期天(张猷猷)281
挥手一指便是出路——“上山”(马 祯)288
田野之后的写作焦虑(李 立)291
从此不说圣诞快乐(夏循祥)293
“切口”里的江湖(于 琴)296
第四部分 素描与速写
……
· · · · · · (收起)
序:看,那些胡天胡地的人类学者们(郑少雄)1
第一部分 相处之道
邹平田野调查趣事(黄树民)3
凭什么跪你!(鲍 江)6
发自心底的尊重(景 军)7
一举两得(罗红光)11
田野、文化与身体:Aloha,夏威夷给我抱抱!(马腾岳)13
“赤脚医生”的剖腹产(邓 焱)19
跨文化视域看中日关系(奈仓京子)22
“奶啰呵!”:50年前在侗寨的田野体验(徐杰舜)25
无论田野是不是家乡,你都是他者(吉国秀)28
看不见的手(刘 谦)31
悲伤的田野:突发事件的伦理反思(张 多)34
首次走进萨满世界(色 音)36
田野工作中的“主”“客”关系(张佩国)38
梅花拳的礼数(张士闪)41
“嘴巴多”的女人:女性人类学者在田野(沈海梅)47
田野惊奇故事见闻录(杨清媚)50
我在“社会”里的位置:边缘女性群体的保护与包容(Yeon Jung Yu)53
让我难忘的点点事(陈 刚)57
人类学家拿什么跟对谈者交换?(蔡 华)60
神圣的田野(张小军)65
舌尖上的田野(郑少雄)70
那年 • 遇见花开(林 红)73
示人以弱露真情:从我在田野中的第一次落泪得到的感悟(褚建芳)77
田野逸事一箩筐(侯豫新)82
埃及大花袍——记来自田野的穿衣震撼(王晨娜)86
奔跑吧,人类学者!(刘怡然)90
与珠娣在田野(赖立里)93
讨价还价(吕晓宇)97
喀拉拉的摩托车后座(吴晓黎)102
回 访(高美慧)106
那天下午,我被“纪录片”(鲍 江)108
今夜无人入眠(郑少雄)110
第二部分 文化逻辑
小女子难为荣誉男人:田野中的性别与阶级(刘绍华)117
“德国鸟不吃大米!”:欧洲民族志日记(郁 丹)120
“花馍”和“饺子”的相互解释(周 星)124
物心交错的几个瞬间(王铭铭)127
我没死!(罗红光)134
生命长河里渐渐趋于同一的关系(鲍 江)136
没有检票员的站台(马 强)139
“山寨版人类学”的应用价值(邓启耀)143
自以为是(罗红光)147
厕 所(陈如珍)150
“一只混在羊群里的狼”(刘 谦)154
在“田野”胡思乱想(周 星)157
与“神经病”们欢聚在田野(杨春宇)160
身份的尴尬(刘正爱)164
淡定的时间(刘 琪)166
走过那曲(朱炳祥)169
田野中的欺骗(赵旭东)175
观 • 世音:田野中的倾听与感悟(张 原)179
照相机(侯豫新)182
“海”“岛”有别(王晓慧)183
转熟为生:就近的民族志两则(潘 蛟)185
裤子和裙子(马 祯)189
“本土人类学家”的田野(战 洋)192
时空穿越(章邵增)195
田野工作:从犯错中成长(褚建芳)200
与蝇共饮一杯茶(何贝莉)203
天龙山救火记(张亚辉)207
人类学逸事三则(鲍 江)212
文化差异与文野倒置:我在柬埔寨的两次“被骗”经历(罗 杨)215
械斗与瞄湖(张亚辉)219
徘徊在参与和观察之间(李荣荣)223
饮食男女(章邵增)227
我和我的报导人(高美慧)231
“人话”与“鸟语”(汤 芸)233
第三部分 行走与责任
档案馆田野的挫折(王建民)239
田野消失了!(罗红光)242
五台山朝山记——田野囧途(彭文斌)244
“艳遇”(王立阳)251
安全感(王宁彤)254
这个国家有没有未来?(王宁彤)257
北极田野笔记(丁 宏)260
迷人的傣寨风情(彭雪芳)268
北美看樱(庄孔韶)270
高原、山地与大海(张建世)273
深山夜遇(朱炳祥)275
“本土异域间”:与韩国人的星期天(张猷猷)281
挥手一指便是出路——“上山”(马 祯)288
田野之后的写作焦虑(李 立)291
从此不说圣诞快乐(夏循祥)293
“切口”里的江湖(于 琴)296
第四部分 素描与速写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田野故事系列(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鹿行九野》《个中滋味》《輶轩使者》《鹤鸣九皋》《鸢飞鱼跃》
。
喜欢读"北冥有鱼"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北冥有鱼"的人也喜欢 · · · · · ·
北冥有鱼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人类学中的“测不准原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同事看到这个副标题后问我:“他们在荒郊野外,是不是特别辛苦?会不会很危险?”,原来同事把这里的“田野”理解成了“野外作业”。 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一般指的是“去一个遥远的地方了解一个陌生人群的生活和文化”。去异乡的经历,“有助于生成对自身习惯的察觉和反思”,... (展开)>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这封面咋回事? | 来自jumaomao | 1 回应 | 2016-10-27 18:55:00 |
内容简介少写了一个最关键的卖点,加上会好很多 | 来自嘎嘎卓玛 | 2 回应 | 2016-10-27 18:51:25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6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北冥有鱼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萃萃 2016-11-07 13:29:18
好看!方法书。教我们用人类学家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他者的陌生感。
1 有用 Mr. Curiosity 2016-12-31 23:23:22
这是一个个把心要掏出来的节奏啊
3 有用 已注销 2018-12-17 15:34:57
2.5星,四不像的感觉。没有一点学术论文的味道却避免不了学术的用语,散文也不像,小说也不是,纪实文学更谈不上。像是一群小学生写的作文《记有意义的一件事》。
3 有用 燕贼 2018-07-22 07:33:24
好难看。如果国内人类学者只有这种程度,就太可怕了。
1 有用 江水的耳朵 2016-10-28 14:24:49
田野的假象与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