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黑川雅之被称为“东京的达芬奇”,作为日本建筑和工业造型设计界的代表人物,黑川雅之本身就像是一部活的工业设计文明发展史。“生命与性”的哲学理念是他设计的永恒主题,他如同一个诗人,在时间与空间中不断探索,寻找着人类灵魂的栖息地。本书以日记形式的设计感悟,让读者从黑川雅之的思绪中体会他对设计与生命的理解,是奉献给所有那些在“深不见底的不安感”和“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夹缝中生存,并有志于进行创意与设计的人们。
设计与死的创作者
· · · · · ·
-
黑川雅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黑川雅之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师,被誉为开创日本建筑和工业设计新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他成功地将东西方审美理念融为一体,形成优雅的艺术风格。曾经荣获日本每日设计奖,优秀设计金奖,德国IF设计大奖等多项大奖。著名的美国纽约近代美术馆将他的作品列为重要馆藏物。他设计的作品主要有灯具、照相机、饰品、手表、工业产品等。
个人简历:
1967年获早稻田大学建筑博士
1967年成立黑川雅之建筑设计事务所
2001年成立DESIGNTOPE公司
2007年成立株式会社K, 实现了从设计、制造到销售一体化的经营,开始销售包括自己作品在内的各种产品。
DESIGNTOPE、物学研究会的负责人、Nextmaruni产品制作人。
日本建筑协会会员、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主席
作为日本建筑和工业造型设计界的代表人物,黑川雅之本身就像是一部活的工业文明发展史。“生命与性”的哲学理...
黑川雅之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师,被誉为开创日本建筑和工业设计新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他成功地将东西方审美理念融为一体,形成优雅的艺术风格。曾经荣获日本每日设计奖,优秀设计金奖,德国IF设计大奖等多项大奖。著名的美国纽约近代美术馆将他的作品列为重要馆藏物。他设计的作品主要有灯具、照相机、饰品、手表、工业产品等。
个人简历:
1967年获早稻田大学建筑博士
1967年成立黑川雅之建筑设计事务所
2001年成立DESIGNTOPE公司
2007年成立株式会社K, 实现了从设计、制造到销售一体化的经营,开始销售包括自己作品在内的各种产品。
DESIGNTOPE、物学研究会的负责人、Nextmaruni产品制作人。
日本建筑协会会员、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主席
作为日本建筑和工业造型设计界的代表人物,黑川雅之本身就像是一部活的工业文明发展史。“生命与性”的哲学理念是他设计的永恒主题,他如同一个诗人,在时间与空间中不断探索,寻找着人类灵魂的栖息地。
目录 · · · · · ·
关于设计的思考 009
设计,只有从特殊的“自己”出发,
才能与他人产生真正的共鸣 010
内行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 014
建筑或设计最终也能归结为“爱”的问题吗? 017
· · · · · · (更多)
关于设计的思考 009
设计,只有从特殊的“自己”出发,
才能与他人产生真正的共鸣 010
内行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 014
建筑或设计最终也能归结为“爱”的问题吗? 017
不能DESIGN(设计)的设计师不会design 021
堂堂正正、实名发表阐述自己思想的作品 023
设计有没有灵魂? 025
椅子是建筑? 027
令我震撼的“极乐净土”,
我希望我的每一项设计都能成为极乐净土 028
专业设计人士背后的业余爱好者 030
少点不行,过犹不及 032
非连续性连续性 034
设计产品造型时,我已胸有成竹 036
我就是想创作 038
人因为想要创造才会去创造 041
关于美学的思考 045
倾听美的语言 046
为了美而活着 048
身体的美 050
在毫无秋意的秋天,对日本审美意识的思考 053
人生寻美之旅 056
我在摄影时,并没有拍摄物体 058
作品、制作、品牌 061
设计师也要制作产品 062
虽然羡慕手艺人对自然的洞察力,
自己却没有这样的本事 066
设计师要成为产品制作的督导 069
制作了金箔盘子 072
创造作品就是留住“痕迹” 074
“杂”中的模糊性 077
物品是“作品”,是“商品”,
是“道具”,是“环境” 079
何为“制作” 081
设计商业化的经验 083
涉猎虽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经营公司,
勇于创新 084
言简意赅,
以自己名字的开头大写字母来命名成立的公司 086
为了摆脱OEM,
需要建立一个新的“产品生产的组织结构” 088
金钱如美女,追得越紧,离你越远 091
欲求重要,成为欲求的对象也很重要 093
希望从行政上树立评价投资效果的良好风气 095
设计师的大态度 099
自我意识的觉醒才是环保的开始 100
予人方便,予己守则 102
换位思考,就会明白很多重要的道理 105
因为过于高度发达,人类可能会自取灭亡 107
手和脚是由身体来支配的 109
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源于伟大的死亡机制 112
在“深不见底的不安感”和
“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夹缝中活下去 115
黑川雅之眼中的中国与设计 119
耐心守望中国的发展 120
专业领域正在开始相互融合 122
舍弃“计划”这种20世纪的调和概念 124
黑川雅之的设计与死 129
学习和创作的关系可想象为“呼吸” 130
希望见到死去的朋友 132
“生命”这种现象,无疑是宇宙中某种“特异点” 136
“偶然”和“命运”,因为巧合而成为一体 141
渐渐地,我明白了死亡的意义 144
想到死亡,更加珍惜生命 148
从人生的顶点渐渐衰退,绝非我意 152
人死如灯灭 153
生与死是由呼吸判定的吧 154
又有一位友人离世了 157
“死”这个字在封面中滚动着 159
后记 161
· · · · · · (收起)
喜欢读"设计与死"的人也喜欢 · · · · · ·
设计与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请把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去做

你的人生是由你设计的吗

任何的创作都应当是赋予灵魂的

生命,生活,和创作。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有些设计或采访类的书 (黑压压一片)
- 日本设计白皮书 (何幸)
- 六月文艺女青年书单 (安乐村小黄狗)
- 设计理论&技巧书|BOOK (米田)
- 2020书单——音乐及美术类 (无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设计与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傅红雪 2016-06-13 11:41:58
有个小问题,P130页应该接在P127页后面。
3 有用 动感猪头肉 2014-02-21 23:32:53
为什么要出这种书
0 有用 小城鱼太郎 2015-05-17 14:54:24
当代人读设计师随笔大概和古人读陶诗一样,看着别人悠游度日好像自己也享受了快乐,虽然这份快乐是一种上层阶级和既得利益者才能享受的快乐。
0 有用 家猫甲 2013-11-29 17:47:56
非常棒的书,不仅仅有关设计,更关乎态度。“产品就是自我的表达”,一味的迎合不如展示自己,吸引来有相同想法的人。只有从特殊的“自己”出发,才能与他人产生真正的共鸣。
1 有用 米田 2016-03-04 16:49:18
色川武大有句谈及人生的佳句:“八胜七败,再好不过。九胜六败,理想人生。在每个人一生结束之时,大概都是五五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