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评传1
第一章年代、乡里与出身3
一、年代、乡里略考4
二、出身推测15
第二章 生平事迹21
一、历史的舞台——战国中期的魏、宋二国21
二、烜赫大半生的政治生涯27
三、研究哲学、逻辑学和自然现象的晚年37
第三章 哲学思想——“历物”十事(上)47
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49
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51
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52
四、‘旧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54
五、“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55
六、“南方无穷而有穷。”58
七、“今日适越而昔来。”59
八、“连环可解也。”60
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61
十、“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61
第四章 哲学思想——“历物”十事(下)64
一、体系初探64
二、“合同异”说驳议69
三、历史的评价76
第五章 政治思想与阶级属性90
一、政治思想90
二、阶级属性推测99
第六章 卓然独立、自成一家的学者104
一、“名家”的开山104
二、异说商榷108
第七章 惠施思想的历史命运以及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120
一、昙花一现120
二、一颗闪光的明珠122
一、年代与乡里129
第一章 生平129
公孙龙评传129
二、封建贵族的清客133
三、名噪一时的辩者140
第二章著作147
一、真伪与存佚147
二、版本与注释152
三、前人对《公孙龙子》的研究和了解156
第三章 多元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上)163
一、“离坚白”的哲学路线164
二、几种有关流行观点的考察169
第四章 多元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下)182
一、《指物论》的“物莫非指”182
二、《名实论》的名实关系论192
第五章 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199
一、《白马论》的“白马非马”199
二、《通变论》的“二无一”和“变非不变”206
第六章 逻辑思想214
一、“别同异”、“正名实”的逻辑学意义215
二、“别同异”216
三、“正名实”220
四、“诡辩”说驳议223
第七章 社会政治作用、阶级属性和历史地位230
一、社会政治作用和阶级属性230
二、历史地位240
附录251
《庄子·天下》篇的“辩者”学说251
《公孙龙子》校译284
名家(辩者)诸子、诸书资料辑略307
索引317
人名索引317
文献索引327
重要词语索引336
后记343
· · · · · · (
收起)
3 有用 业是吟诗与看花 2019-05-23 16:22:03
可惜的是惠子的事迹留下的少,书也不见了,空见他子交谪!
4 有用 非虛構 2023-11-10 11:39:31 北京
公孫龍的論辯由於時代和語言不同,他所知道的想到的習慣的和現在我們的不一樣,加上文本流傳可能有誤,所以我們不能句句看懂,懂的也不一定合他的原意。我們所作的只能是我們的解讀、詮釋。惠施是莊子的朋友。《天下》篇中說「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他「歷物之意」,「遍為萬物說」,「散於萬物而不厭」。南方有一位黃繚問他 「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辭而應,不慮而對」。「惠施日以其知與人之辯,特與天下之... 公孫龍的論辯由於時代和語言不同,他所知道的想到的習慣的和現在我們的不一樣,加上文本流傳可能有誤,所以我們不能句句看懂,懂的也不一定合他的原意。我們所作的只能是我們的解讀、詮釋。惠施是莊子的朋友。《天下》篇中說「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他「歷物之意」,「遍為萬物說」,「散於萬物而不厭」。南方有一位黃繚問他 「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辭而應,不慮而對」。「惠施日以其知與人之辯,特與天下之辯者為怪。」由此可見,他是研究萬物的,脫離了人情。莊子說他「弱於德,強於物」。這就是說,他不重視研究人性善惡道德,而是天天辯論萬物之理,正是一位科學思想家,成為辯者、名家之首。可惜惠施的五車書都已散失,辯者們的議論也和古希臘的許多智者的一樣消亡了。 (展开)
1 有用 文孟先生 2024-08-18 16:25:33 湖北
经典!
0 有用 𓉉 2012-10-25 18:31:33
烂…
1 有用 春鹌 2019-12-31 18:10:24
看到最后竟有些同情他,公孙龙: “最后,齐国使者邹衍过赵,在平原君府与公孙龙就白马非马进行了激烈的辩论。邹衍讲论最高的道而批评公孙龙之辩,满座叫好,致使平原君贬退了公孙龙。” “自此以后,于史籍即不见公孙龙的踪影,可能不久也亡故了。” 想必也是晚景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