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序 1
第一章:为什么要认识《淳化阁帖》? 1
第一节:《淳化阁帖》的重要性 7
一、丛帖之祖与二王书法正统及典范地位的确立 7
二、丛帖及其复制品增加法帖的流通量 7
三、《淳化阁帖》内容的文献价值 8
四、有助比较晋至唐的书法演变及各家书风 9
第二节:《淳化阁帖》原初概况 9
一、《淳化阁帖》刊刻的时代背景 9
二、关于《淳化阁帖》原刻的几个问题 11
三、《淳化阁帖》的用料、技术及价值 13
第二章:《淳化阁帖》的内容 17
第一节:《世说新语》与《淳化阁帖》中晋朝的高门与风流人物 19
一、山东琅琊临沂王氏家族 19
二、河南陈郡阳夏谢氏家族 45
三、山东高平金乡郗氏家族 49
四、河南颍川鄢陵庾氏家族 53
五、山东琅琊临沂司马家族 55
六、《阁帖》所收的其他晋朝书家 56
第二节:《淳化阁帖》与书法品评 61
第三章:《淳化阁帖》研究方法及存世重要版本 67
第一节:《淳化阁帖》研究方法 67
第二节:懋勤殿本系统 72
一、懋勤殿本 72
二、潘祖纯跋本 73
三、比较懋勤殿本及潘祖纯跋本 75
四、浙江图书馆孤山帖石 79
第三节:潘允谅旧藏本(佛利尔本)系统 82
一、潘允谅本流传经过 83
二、潘允谅本特征 85
三、潘允谅本之明代及以后翻刻本 89
第四节:上博本系统 98
一、上博本的属性 99
二、上博本与其他版本的关系 103
第五节:泉州本系统 109
一、泉州本的复杂性 109
二、泉州本系统中之明代翻刻本 115
第六节:肃府本系统 117
一、肃府本基本特征 118
二、肃府本版本及断代举例 119
三、肃府本各时代拓本特征 122
四、肃府本之清代翻刻本 127
第七节:《钦定重刻淳化阁帖》及其他系统 130
一、《钦定重刻淳化阁帖》 130
二、其他系统(伪王著本系统) 134
第四章:《淳化阁帖》的影响及帖学书法的兴衰 141
第一节:宋代其他丛帖的刊刻 142
一、官刻法帖 142
二、郡斋刻帖 143
三、家族及士人刻帖 145
四、坊间刻帖 147
五、小结:刻帖与书学传授的质变 147
第二节:帖学书法的发展 149
一、两宋──帖学的传播与二王笔法的失传 149
二、元──二王笔法的复兴 151
三、明至清初──帖学书法的成熟及演化 155
四、清中期以降──帖学书法骤然衰落 164
五、小结及余论 171
附录:《淳化阁帖》重要相关著作及参考文献 185
· · · · · · (
收起)
1 有用 the Aegean 2018-10-12 21:43:27
其中一个章节是挑了阁帖里的若干作者,然后将奇闻轶事凑成了一节。真是很遗憾。
1 有用 圜丘 2024-08-01 15:31:59 天津
兼顾了“史话”作为学术著作与文化普及读物的两重作用。关于《淳化阁帖》的版本鉴定与《琢磨书史》中法帖版本学的相关内容一脉相承,从《世说新语》逐一解读《淳化阁帖》中所载书家的生平事迹、门第士族与性情雅量,通过象喻式批评将书法品评与人物品藻结合在一起。从晋人尚韵、宋人尚意,到元人尚法、明人尚态,至文化资本与政治高压发展至极的清代,本欲高居帖学的乾隆帝终因其主持的文化活动将帖学导向式微,走向油尽灯枯的命运... 兼顾了“史话”作为学术著作与文化普及读物的两重作用。关于《淳化阁帖》的版本鉴定与《琢磨书史》中法帖版本学的相关内容一脉相承,从《世说新语》逐一解读《淳化阁帖》中所载书家的生平事迹、门第士族与性情雅量,通过象喻式批评将书法品评与人物品藻结合在一起。从晋人尚韵、宋人尚意,到元人尚法、明人尚态,至文化资本与政治高压发展至极的清代,本欲高居帖学的乾隆帝终因其主持的文化活动将帖学导向式微,走向油尽灯枯的命运。何碧琪将书法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法度、范本质量、书法名家与时代思潮,《淳化阁帖》恰如贯穿近世书法史的线索,串联起千年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 (展开)
0 有用 心忽穆 2022-10-07 20:17:05 江苏
不能再多了
0 有用 momo 2025-01-18 18:06:25 江苏
主要看了第三章淳化阁帖几个版本比较 和古籍版本学研究是相通的
1 有用 昭言 2022-10-11 17:32:24 中国香港
談《淳化閣帖》,單是版本問題已令人如入五里霧中,難以入手。作者以《世說新語》的故事帶出書法家的趣聞軼事,原意當是讓讀者了解東晉的思想及生活面貌。畢竟王羲之法帖歷代鑒藏家對《閣帖》選帖的來源及真偽已有不同意見,難以用考據的方式入手撰述史話,對一般讀者而言難以消化,有違此系列圖書出版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