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敖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品方: 创美汇品
副标题: 新版李敖大全集卷1
出版年: 2010-7
页数: 213
定价: 2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李敖大全集(2010版)
ISBN: 9787505725959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品方: 创美汇品
副标题: 新版李敖大全集卷1
出版年: 2010-7
页数: 213
定价: 2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李敖大全集(2010版)
ISBN: 9787505725959
内容简介 · · · · · ·
《北京法源寺》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等,都在论述之列。《北京法源寺》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北京法源寺的创作者
· · · · · ·
-
李敖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李敖,一九三五年生于哈尔滨。李氏文笔自成一家,被喻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之翘楚。发表著作上百余种,以评论性文章最脍炙人口,《胡适评传》与《蒋介石研究集》为其代表作。西方传媒更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评论家。”
目录 · · · · · ·
《北京法源寺》《李敖回忆录》《李敖快意恩仇录》《李敖自传》
《北京法源寺》《李敖回忆录》《李敖快意恩仇录》《李敖自传》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被拥簇着走到法场正中,满地泥泞,太阳却是高照着,放眼望去,四边人山人海,却是鸦雀无声。“这就是祖国、这就是群众。”他心里想着,“在光天化日之下、在黑暗时代,他们在看我们流血。我们成功,他们会鼓掌参与;我们失败,他们会袖手旁观。我们来救他们,他们不能自救,如今又眼睁睁看着我们亦无以自救。在他们眼中,我们是失败者。但是,他们不知道失败者其实也满痛快,因为失败的终点,也就是另一场胜利的起点。这些可怜的同胞啊,他们不知道,他们永远不会知道。” 在刽子手的准备行刑过程中,他又放眼望去,望着天上的浮云,随着浮云,他的思绪快速的闪过。他想到江湖中人,在临死前慷慨激昂大喊:“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他感到也该喊一句,但不要喊那种轮回性的。轮回是不可信的,死后妄信有来生,是一种怯懦、一种自私,对来生没有任何指望而死,才算堂堂的生、堂堂的死。想到这里,他笑了。突然间,像从浮云里划破一条长空,他的喊声震动了法场: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刽子手惊奇地望着他,赞美地点了点头。他对拿“鬼头刀”的同胞从容一笑。一般死刑犯会要求刽子手:“给我个痛快!”但他不屑做此要求——他求仁得仁,早就很痛快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59节 菜市口 -
但你没注意到,我们中国政体是:个最缺少变法弹性的政体,中国的政治有一个底色,那就是当政集团,当政的不止是个人而是集团,这个集团也有特色,特色也许氏家族、也许是宦官、也许是士大夫、也许是满洲人,不管是哪一种,都是集团,不只是个人。集团中任何一两个人的觉悟,如果只是个人,都没有用,这个个人甚至是集团的头子也不行,除非整个集团变色,但整个集团变色谈何容易?既得利益与保守观念早就封杀了种种可能。 反正,总归一句话:中国是一个最难变法的民族,能在中国搞变法,纵是大英雄豪杰也没有办法。所以,为中国计,绝不要走改良的路,改良是此路不通的,我们要用霹雳手段去革命,提醒中国人:当一个政权从根烂掉的时候,他不能谈改良,当它肯改良的时候,都太迟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五章 古刹重逢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李敖大全集(2010版)(共40册),
这套丛书还有
《李敖回忆录》《李敖自传》《蒋介石评传(下)》《蒋介石研究(中)》《冷眼看台湾》
等
。
喜欢读"北京法源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北京法源寺"的人也喜欢 · · · · · ·
北京法源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84 条 )



《北京法源寺》——仁人志士的礼赞
读高中时就开始读李敖写的书,听李敖说话。他的书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崇拜的,正如他本人所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而李敖的书我一般都买回来珍藏,闲来翻一翻。当老师要求我们写任意一本书的书评时,我选择了6年前看过的也是自己最喜欢的一本——李敖的《北京法源寺》。 ...
(展开)


假如戊戌变法得以实施了又会怎样?对比阅读:《苏东坡传》vs.《北京法源寺》
如果戊戌变法得以实施的话,谭嗣同会以什么方法/名义处理那些保守派呢? 历史上很多变革到最后都会演变为忠奸的辩论,保守派以忠奸的名义反对变革,变革派反过来又以忠奸的名义镇压保守派。而相对于问题的本身确很少有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对问题的原因和各种变革的成本/...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4)8.5分 15312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0)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0)8.0分 3541人读过
-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2)8.7分 192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北京地铁书单 (向北向北)
- 我手边有的书 (呆若木鸡)
- 2013年,书读完了? (夜凉如水)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北京法源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王小摩 2012-02-27 19:26:02
读者很给力很man!可是李敖在这本书里写的有点絮絮叨叨的。
3 有用 fallsky ! 2013-03-07 16:01:02
我没看过李敖其他作品,但是这篇历史小说,确实很不错!借一个寺庙,借几个人物写了一段历史。力荐。
0 有用 👀 2013-10-20 22:08:46
要去法源寺。
1 有用 李晨阳lcylcy 2016-07-19 22:02:53
谭嗣同,好样的!
1 有用 疯狗散人 2017-12-22 02:48:14
按小说来讲,此书章法全无,在历史常识上也要絮絮叨叨,长篇的人物对话多在阐发作者自己的思辨,实在是糟糕。但李大师博闻强识,于家国英雄烈节死士如数家珍;发微探幽,与谭嗣同明暗里两相对照拍案叫绝;心有戚戚,硬是把一个早已腐朽的符号英雄,写的让人热泪盈眶。想起国庆在家时偶然看了几集电视剧,故事正发生在维新时期,充满了盛世下有产阶级那种自以为是的小家子气,看完憋死人。读罢此书,这股晦气一扫而空,好不痛快。如... 按小说来讲,此书章法全无,在历史常识上也要絮絮叨叨,长篇的人物对话多在阐发作者自己的思辨,实在是糟糕。但李大师博闻强识,于家国英雄烈节死士如数家珍;发微探幽,与谭嗣同明暗里两相对照拍案叫绝;心有戚戚,硬是把一个早已腐朽的符号英雄,写的让人热泪盈眶。想起国庆在家时偶然看了几集电视剧,故事正发生在维新时期,充满了盛世下有产阶级那种自以为是的小家子气,看完憋死人。读罢此书,这股晦气一扫而空,好不痛快。如此想来,少年中国已逝,能为其传一把火种,依今人之眼光确实毫无意义,但若稍放眼打量,他日必有所用,实则功德无量。不知李大师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