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没有一个作者的写作历史可以长过阅读的历史。就像是没有一种经历能够长过人生一样。 本书是余华的一部中国现当代随笔作品,收入余华在《读书》杂志专栏连载的十三篇阅读随笔,以小说家、读者的双重身份对大师经典作品进行独特解读,精心研究它们的叙事、技巧、激情,既痴迷、激越,又保持冷静的思索。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的创作者
· · · · · ·
-
余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3岁时随父母迁至海盐,在海盐读完小学和中学。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已经完成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集3部,其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近三十个国家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
目录 · · · · · ·
我能否相信自己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丽特》
博尔赫斯的现实
契诃夫的等待
山鲁佐德的故事
三岛由纪夫的写作与生活
内心之死
卡夫卡和K
文学和文学史
威廉·福克纳
胡安·鲁尔福
前言和后记
· · · · · · (收起)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丽特》
博尔赫斯的现实
契诃夫的等待
山鲁佐德的故事
三岛由纪夫的写作与生活
内心之死
卡夫卡和K
文学和文学史
威廉·福克纳
胡安·鲁尔福
前言和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可能是文学里最为动人的相遇了。当然,还有让-保罗·萨特在巴黎的公园的椅子上读到了卡夫卡;博尔赫斯读到了奥斯卡·王尔德;阿尔贝·加缪读到了威谦·福克纳;波德莱尔读到了爱伦·坡;尤金·奥尼尔读到了斯特林堡;毛姆读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名字的古怪拼写曾经使让-保罗·萨特发出一阵讥笑,可是当他读完卡夫卡的作品以后,他就只能去讥笑自己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5页 -
没有一个作者的写作历史可以长过阅读的历史,就像是没有一种经历能够长过人生一样。我相信是读者的经历养育了我写作的能力,如同土地养育了河流的奔腾和树林的成长——二十多年来,我像是一个营养不良的孩子那样保持了阅读的饥渴,我可以说是用喝的方式去阅读那些经典作品。最近几年当我写作这些随笔时,我重读了里面的很多篇章,我感到自己开始用品尝的方式去阅读了。我意外地发现品尝比喝更加惬意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余华作品(精装)(共1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兄弟》《余华长篇小说(the Classical Novel of Yu Hua)》《战栗》《许三观卖血记》《黄昏里的男孩》
等
。
喜欢读"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的人也喜欢 · · · · · ·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4 条 )

这才是我印象中的余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才是我印象中的余华。 安静,微笑,享受着一个人的激情。简单的干净的汉语。语气、姿态、这些东西淡得快要没有。几乎能感觉到他干干净净的外科大夫的手指轻轻地捻起下一页,目光又勾连在上一页的某一行,又或者用一支很传统保守的象征着80年代的钢笔,在他的本子上慢慢写。... (展开)
人生路上,有书便足够温暖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爱看文学评论类的书了,尤其是熟悉的作家写的。当一个人兼有作者和读者两个身份的时候,他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肯定是比单纯的读者要多一个维度,深一个层次的。所以,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真的很好奇当一个作家他的身份转换成读者时,他是怎样去体会去理解每一...
(展开)


一段通往生活之外的旅程
在一个突然飘起了雪花的早晨,我从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本打算去找下他的中短篇小说读一读的,没想到书架上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余华作品系列只剩下他的三本随笔集,原来大家都跟我一样想先看下他写的小说。被这本书的名字和封面上的那段话所吸引,我便挑选了这本...
(展开)

读《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杂言杂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最喜欢《文学和文学史》和《胡安•鲁尔福》这两篇。最后一章《前言和后记》里面的内容与思想绝对不压于前面的文章。 《文学和文学史》,文学构成了文学史。作品和阅读,作品构成了阅读。P107,“博尔赫斯同时认为在文学里欠债是互相的。”影响也是相互的,比如我在莫言... (展开)> 更多书评 4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8.2分 3025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12)8.3分 1673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08)8.0分 68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21年购书记录 (逸之)
- 2021(书) (the)
- 书信|传记|日记|随笔|访谈|讲稿 (。)
- 2021已读 (逸之)
- 文学 (蓝天)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xxl 2023-08-27 18:35:26 浙江
川端康成曾经这样描述一位母亲凝视死去女儿时的感受:“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类似起死回生的例子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同样可以找到。《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检查到患者身上溃烂的伤口时,他看到了一朵玫瑰红色的花朵。 这是我最初体验到的阅读,生在死之后出现,花朵生长在溃烂的伤口上。对抗中的事物没有经历缓和的过程,直接就是汇合,然后同时拥有了多重品质。这似乎是出于内心的理由,我意识到伟大作... 川端康成曾经这样描述一位母亲凝视死去女儿时的感受:“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类似起死回生的例子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同样可以找到。《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检查到患者身上溃烂的伤口时,他看到了一朵玫瑰红色的花朵。 这是我最初体验到的阅读,生在死之后出现,花朵生长在溃烂的伤口上。对抗中的事物没有经历缓和的过程,直接就是汇合,然后同时拥有了多重品质。这似乎是出于内心的理由,我意识到伟大作家的内心没有边界,或者说没有生死之隔,也没有美丑和善恶之分,一切事物都以平等的方式相处。他们对内心的忠诚使他们写作时同样没有了边界,因此生和死、花朵和伤口可以同时出现在他们的笔下,形成叙述的和声。 ——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展开)
0 有用 王不知道 2022-04-22 09:27:11
余华的路径也是温和的路径,当他在做出一个判断时,给出的不只是这个判断,还有作为铺设的一系列构连所达到的反响。因而他的叙述也有着动人的虔诚,在展开中他看到了方向,也看到了展开本身,它本身具有的意象也许比内容更具感染力。
0 有用 丑奴儿 2022-06-30 08:34:51
余华的阅读史
1 有用 清游漓漓 2021-12-28 10:02:40
读散文像是近距离地观察一个人,余华的赤诚与敏锐清晰地展现在这些文字里。尤其是对时间的把握,一些是我可以追上轨迹的,又有一些是我难以望其项背的。这本书像是一场大型安利,余华细数对自己影响深刻的作家与作品,这些都是他一路走来的痕迹。
0 有用 青木 2021-10-31 20:14:56
“它们将我带走,然后又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