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首部中日电影交涉史
一段鲜为人知的战争秘话
被战争湮没的电影与电影人
颠沛流离的命运哀歌
回望东北“满映”,上海“孤岛”,战后香港
...................
※编辑推荐※
☆ 翘首期盼,中译本首度面世! 本书是最早研究战时中日电影交涉史的著作。日本著名电影评论家佐藤忠男大量查证第一手日本口述资料与文献记录,汇集成这本研究此段历史不能错过的经典著作。日文原版于1985年出版,30年后中译本终于面世。
☆ 厚重笔触,写就乱世众生相! 东北“满映”、上海“孤岛”、战后香港三地电影创作活动为中心,形色复杂的中日电影人、政治家、传奇明星等接连登场。他们是苟且偷生,还是与严酷环境及命运展开苦斗,各自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 疑问待解,深潜电影史禁区! 战时中日电影关系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加上大量资料文献的缺失,让学者和普通影迷一直难以全面审视,本书的...
首部中日电影交涉史
一段鲜为人知的战争秘话
被战争湮没的电影与电影人
颠沛流离的命运哀歌
回望东北“满映”,上海“孤岛”,战后香港
...................
※编辑推荐※
☆ 翘首期盼,中译本首度面世! 本书是最早研究战时中日电影交涉史的著作。日本著名电影评论家佐藤忠男大量查证第一手日本口述资料与文献记录,汇集成这本研究此段历史不能错过的经典著作。日文原版于1985年出版,30年后中译本终于面世。
☆ 厚重笔触,写就乱世众生相! 东北“满映”、上海“孤岛”、战后香港三地电影创作活动为中心,形色复杂的中日电影人、政治家、传奇明星等接连登场。他们是苟且偷生,还是与严酷环境及命运展开苦斗,各自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 疑问待解,深潜电影史禁区! 战时中日电影关系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加上大量资料文献的缺失,让学者和普通影迷一直难以全面审视,本书的出版无疑为这一方面研究添砖加瓦。一并收录百余幅罕见照片。
...................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研究战时中日电影交涉史的力作,日本著名影评家佐藤忠男根据大量日方见证者的口述资料与文献记录,以其厚重笔触书写了特殊时期电影人与严酷环境及命运的苦斗,展开了一幅并非二元论的影史画卷。
以东北“满映”、上海“孤岛”、战后香港三地电影创作活动为中心,落魄导演、政治野心家、电影商人、左翼评论家、传奇明星等诸多形色复杂的人物接踵登场。他们究竟是以怎样的立场去理解彼此?本书提供了全新的视点,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等待被解答的疑问。
...............
※获奖记录※
第七届川喜多奖颁奖词:佐藤忠男先生以其开阔的视野、犀利的分析和卓绝的文章组织能力写出了大量高超绝妙的电影评论文章。他在回溯时代对于现有电影史进行再检讨的同时,饱含激情、给予第三世界的电影发展强烈关注。在其百余种著作中,《炮声中的电影》是查阅大量丰富资料之后苦心写成的不朽之作……
炮声中的电影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佐藤忠男,日本著名电影评论家、教育家,现为日本映画大学校长。1930年生于日本新潟县,通过向杂志投稿,从工人转行为职业影评人,撰写了大量电影评论和电影史研究文章。1956年第一部专著《日本的电影》获得了“电影旬报奖”,1973年开始与妻子佐藤久子一同编辑、发行私人电影杂志《映画史研究》。其他代表作有《黑泽明的世界》《小津安二郎的艺术》《大岛渚的世界》《沟口健二的世界》《日本电影史》等。由于他一直致力于挖掘不被广泛知晓的亚洲电影佳作,并以其为中心推广电影艺术,1996年获得了日本紫绶褒章,在韩国、法国等也因其卓越贡献获得文化勋章。
岳远坤,1981年生于山东,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博士后研究员。主要译作有《德川家康》、《坂本龙马》、《起风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山鲁佐德》一篇)等近...
佐藤忠男,日本著名电影评论家、教育家,现为日本映画大学校长。1930年生于日本新潟县,通过向杂志投稿,从工人转行为职业影评人,撰写了大量电影评论和电影史研究文章。1956年第一部专著《日本的电影》获得了“电影旬报奖”,1973年开始与妻子佐藤久子一同编辑、发行私人电影杂志《映画史研究》。其他代表作有《黑泽明的世界》《小津安二郎的艺术》《大岛渚的世界》《沟口健二的世界》《日本电影史》等。由于他一直致力于挖掘不被广泛知晓的亚洲电影佳作,并以其为中心推广电影艺术,1996年获得了日本紫绶褒章,在韩国、法国等也因其卓越贡献获得文化勋章。
岳远坤,1981年生于山东,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博士后研究员。主要译作有《德川家康》、《坂本龙马》、《起风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山鲁佐德》一篇)等近二十部,合著有《日本文学》。2011 年因《德川家康》第十三部的翻译获得第十八届野间文艺翻译奖。
目录 · · · · · ·
1 日本宪兵在北京杀了日本将校
2 川喜多长政的中国梦
3 岩崎昶的上海之行
4 上海电影的觉醒
5 中日两国的电影人向美国电影学习
6 战争开始了
7 在“满洲”创建日本的梦工厂
8 尤里斯·伊文思的战斗
9 日本的“战意高扬电影”高扬了什么
10 川喜多长政论及“电影输出”
11 川喜多长政登陆抵抗中的“孤岛上海”
12 筈见恒夫被马徐维邦的怨忿吸引
13 龟井文夫的孤军奋战
14 “满映”做了些什么
15 上海的“孤岛”消失了
16 “满映”解散,改组为中国的制片厂
17 “中华电影”落幕,李香兰成为山口淑子
18 剩下了战争责任问题
19 遗恨香港——张善琨、朱石麟、马徐维邦之死
20 个人感情太深,写一篇冗长的“后记”
附录 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的演讲录
后记
文库版的简短后记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炮声中的电影"试读 · · · · · ·
旧作《炮声中的电影》能够出版中文版,我十分高兴,但同时也有一些担心。因为中日战争时期的一些事,无论中国还是日本方面想起来都不会宽恕,何况要去研究日军占领时期上海的中国电影。 我知道,这一时期的电影在中国是并不被承认为“中国电影”的,因为它们都是在被日本侵略的情况下拍摄的。但这些电影却又是存在着的,而且其中也有不少有意思的作品。个中种种,我从日本的有关人士那...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各位没有必要害怕外国电影的渗透。在世界上,被公认为最能体现日本传统的日本导演是我刚才说的小津安二郎,但是他在少年时代却是一个只看美国电影的“媚外人士”,而且在创作早期曾大胆地对美国电影进行模仿。然而,不知何时,他的电影就变成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表达。传统这种东西,不是想要保护便能保护的,即便想要否定它,它也会在不知不觉间体现出来。 更何况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伟大传统的国家,不管受到外国怎样的影响,都不可能失去她的传统。谢谢大家!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附录 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的演讲录 -
在如今中国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承认的唯一一部中国电影史一一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编著的《中国电影发展史》(1963年出版)中,认为《东洋和平之道》和川喜多长政之前制作的《新土》一样,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宣传电影。《新土》也于《东洋和平之道》前一年(1937年6月)在上海租界公映,中国的电影人发起了抗议活动,指出将作为中国领土的东北地区说成是日本的“新土”是对中国的极大侮辱。 对中国最为抱有善意的人却成为中国人批判的对象,真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且又让人觉得可怜。但是,这往往是两个巨大的力量之间相互碰撞时会产生的现象。正因为这样的人对相互碰撞的两个势力双方都有着深深的爱,担心双方产生冲突,オ介入调停。在冲突激烈的时期,调解人便会被当成叛徒。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6 战争开始了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炮声中的电影"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炮声中的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双城故事 8.4
-
- 明星影片公司探析 8.2
-
- 诗人导演 8.5
-
- 银幕艳史 8.6
-
- 中日电影关系史 8.3
-
-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8.1
-
- 我在好莱坞做了上百部电影 8.3
-
-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 8.1
-
- 大岛渚与日本 8.4
炮声中的电影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有无类似读物推荐? | 来自定格短贝斯 | 1 回应 | 2024-10-20 11:55:26 |
请问全书是纯文字吗? | 来自夜枭 | 3 回应 | 2024-10-20 11:47:57 |
P90李香兰出生时间有误 | 来自共由合鸟 | 2021-10-11 21:17:19 | |
P150 “重庆”和“雨”哪里谐音了? | 来自定格短贝斯 | 1 回应 | 2021-10-04 00:35:39 |
音频节目 | 来自浪影 | 2019-05-31 17:26:53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岩波书店 (2004)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リブロポート (1985)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电影学院系列(后浪出版) (魔小肥)
- 影事杂陈 (疯行)
- 后浪电影学院 (九王爷)
- 电影研究 (樹)
- 37°暖书单(二)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炮声中的电影的评论:
feed: rss 2.0
37 有用 🌞娘卷卷🌙 2016-03-24 17:59:59
这本书的出版过程,可以再写一本书。堪称一个奇迹啊!!!
15 有用 冯斯托洛夫斯基 2016-04-24 22:55:08
【2016.4.24--第十二本】这本书能被中译出版,就足够在共和国的电影史浓墨重彩的记上一笔…
10 有用 獨孤島主 2016-05-03 16:46:47
除了不断为川喜多作预设性辩解这一点,其他方面不失为悦读佳作。当然最”重要的是先看到电影“,这包含了许多令人兴叹的曲折。
1 有用 Hesse 2018-07-07 11:36:47
结尾读到马徐维邦、朱石麟这些人在香港去世时的场景还挺感慨的,作者又话锋一转提到三十年代和他们一起在上海工作留在大陆的电影人的命运,就更唏嘘了。原本期待很高但这本书跟我的论文基本没啥关系
1 有用 Berger 2020-11-09 10:48:07
很详细的介绍 满映及其历史和人员可能是电影史中非常独特的板块。顺带提供了一个外部视角来评价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