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与张爱玲一样让刘以鬯惊服的香港女作家吴煦斌
书写现代汉语新高峰,以正统典雅的文字召唤对生命的热爱与信仰
现代中文经典,初版四十周年首次引进
“她的小说原始而朴拙,她相信的质素亦古老而庄严。”
·
·
✨编辑推荐
⿻吴煦斌的文字别具一格,“简朴深邃,对一字一句都予以精微雕 刻”,呈 现出香港文学在语言造诣上所达到的高度和纯度。以其谦逊静默、丰润动人的独特方式,书写想象中的自然风貌和对终极事物的追寻,存续天真朴拙的意趣和哲思。
⿻作为生态学领域的学者,“不同以往香港文学所展现出的强烈城市性格”,作者开拓出关注大自然的向度,对文明、自然、生命的冲突与和解有着更为深入的思索。她以孩童的目光带我们进入荒原、丛林、山野,体会古老而庄严的生命的盈亏和死亡杀戮的循环。
⿻吴煦斌是香港女性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既有超越性别的形而上高度,而落笔又有女性的细腻与温暖,...
与张爱玲一样让刘以鬯惊服的香港女作家吴煦斌
书写现代汉语新高峰,以正统典雅的文字召唤对生命的热爱与信仰
现代中文经典,初版四十周年首次引进
“她的小说原始而朴拙,她相信的质素亦古老而庄严。”
·
·
✨编辑推荐
⿻吴煦斌的文字别具一格,“简朴深邃,对一字一句都予以精微雕 刻”,呈 现出香港文学在语言造诣上所达到的高度和纯度。以其谦逊静默、丰润动人的独特方式,书写想象中的自然风貌和对终极事物的追寻,存续天真朴拙的意趣和哲思。
⿻作为生态学领域的学者,“不同以往香港文学所展现出的强烈城市性格”,作者开拓出关注大自然的向度,对文明、自然、生命的冲突与和解有着更为深入的思索。她以孩童的目光带我们进入荒原、丛林、山野,体会古老而庄严的生命的盈亏和死亡杀戮的循环。
⿻吴煦斌是香港女性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既有超越性别的形而上高度,而落笔又有女性的细腻与温暖,处处召唤着对生命的热爱与信仰。
⿻她的小说不以故事情节取胜,而是以诗质的语言、古典的迹象,表现意识的流动,将自然气色与内心风景交融一处,使读者沉溺其中,获得审美享受。
·
·
✨内容简介
《牛》1980年由素叶出版社首次出版,收入短篇小说9篇;2016年 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再版,增加《信》《一个晕倒在水池旁边的印第安人》;本书为初版四十周年纪念版,经作者重新校订,加入《蝙蝠》、作者后记。全书共计11篇小说,并有刘以鬯作序、梁秉钧作跋。
小说多以自然与人的关系为主题,充满灵性,文字优美。
·
·
✨名人推荐
吴煦斌在她的小说中不仅描写了现实世界的表面,还揭示了现实里边的本质。她写“不常常是蓝绿色的”海。她写“一夜之间消失”的山。她写“美丽奇怪的石子”。她看来是个相信自然律的人,探究“生与死”,或者“人类远古的童年”,或者“广大的家居”,即使“远离宇宙”,仍是以大自然的精气作为基础的。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浩如烟海,像《猎人》与《牛》那样具有独特风格的,并不多见。读《金锁记》,我惊服于张爱玲在小说中显现的智能。 读《猎人》与《牛》,吴煦斌在小说中显现的智能同样令我惊服。张爱玲是绿丛中的红,写小说,有特殊的表现手法。吴煦斌的小说,为数不多,也常能令人感到新鲜。两人之间只有一点相似:与众不同。
——香港著名小说家、编辑 刘以鬯
吴煦斌作品不多,但文字优美、意境深远,放在现代中文小说的传统中自有她的特色。她小说的魅力一向来自文字本身,读来令人觉得作者对每个字都重视,都带着个人感觉,是她独特的世界观令文字不随流俗。
……的确是少数能给予我们温暖和希望的东西。
——香港作家 梁秉钧(也斯)
最耐人寻味的是吴煦斌的《一个晕倒在水池旁边的印第安人》,侧写一个留美学生在校园里与一个印第安人的短暂邂逅,乍看与香港毫无瓜葛,但在作者不动声色的叙述中,种族、殖民、语言、文化、离散的问题缓缓托出,终于产生了物伤其类的感伤:在后现代的(香港)社会里,谁的心头没有一个孤单的印第安人?
——哈佛大学教授 王德威
吴煦斌,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将必会记录她的名字,以她那些出色的小说,那些纯粹的艺术,那些中国文学日渐罕见的精神领域的开拓,定会使她和她的作品永存。
——著名画家,香港早期现代诗人、小说家 李维陵
吴煦斌的叙事话语是现代主义式的,然而其属灵之旅与磨难却是古典主义的,乐园的失去正是文学存在的理由,一如她所展示,这将是一个无尽的追寻。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副教授、比较文学学者 陈丽芬
她了解到自然拥有毁灭之力,因而觉得需要脱离旧有的对自然怀乡式的情绪,转而描绘人与自然的新关系。
——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讲师 谭以诺博士
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热爱,她以谦卑而静默的观察,体会周围的世界,她用了一种近乎动物行为学的态度,结合作家的敏感和想象,观察和描写她见过的人和事。
——前香港教育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 李孝聪
她常在熟悉中翻揭出陌生的感受,或者干脆指引我们看一看迢迢远方的东西。值得细味的不仅是内容,也包括翻揭、指引的手势。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樊善标
吴煦斌小说里的角色所追寻的,亦非对立于文明的自然,他们把自身投掷于过去与未来之间,与生命的循环成为一体。为了展现这个跨越时空与物种的广义自然,吴煦斌以色彩、光影、形象赋予文字生命,以非常特殊的语感和文字风格构筑出自成一格的小说世界。
——台湾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 黄宗洁
上个世纪末,我通过旧书店里发现的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版《吴煦斌小说集:一个晕倒在水池旁边的印第安人》,重新认识吴煦斌最前卫的一面。
——香港作家、摄影师、自由撰稿人 廖伟棠
牛的创作者
· · · · · ·
-
吴煦斌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吴煦斌,本名吴玉英,1949年生于香港。诗人、作家及翻译家,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生态学硕士。其夫为香港著名诗人、学者也斯。其作品散见于《文学季刊》《四季》《中国学生周报》《大拇指》《香港文学》等。译有《呕吐》(萨特原著,1971年);著有《牛》(短篇小说集,1980年;2016年再版)、《吴煦斌小说集:一个晕倒在水池旁边的印第安人》(1987年)、《看牛集》(散文选,1991年;2020年再版)、《十人诗选》(诗合集,1998年)、《Bison》(《牛》英译集,2016年)等。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牛"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牛"的人也喜欢 · · · · · ·
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 更多书评 1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Research Centre for Translation (2016)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東大圖書公司 (1987)9.7分 58人读过
-
素葉出版社 (1980)7.9分 45人读过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6)7.4分 2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港台引进★ (皮特4)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小蠹书箱】中国文学 (小米=qdmimi)
- 后浪文学 (后浪文学)
- 「后浪2020书目」 (后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牛的评论:
feed: rss 2.0
14 有用 huhuPro 2020-11-24 13:49:23
在读时就转发说喜欢到想握住编辑的手说谢谢谢谢。读完后又买了几本,一定要身边的朋友也读读。 清冽别致,大部分小说会跟你讲人性啦、苦难啦、情欲啦。而她跟你说锈红色石子,软木造的蝴蝶,说有时候月亮看起来肥胖而肮脏。自然和生态说了很多话,人物反倒是沉默的,像是对文体的挑衅。 她不紧不慢地写,很从容。文字会给我一种微妙的阻滞感,这种感觉是有益的。许多关于分别甚至死亡的故事,但融到自然中也觉得是自然,不感到遗... 在读时就转发说喜欢到想握住编辑的手说谢谢谢谢。读完后又买了几本,一定要身边的朋友也读读。 清冽别致,大部分小说会跟你讲人性啦、苦难啦、情欲啦。而她跟你说锈红色石子,软木造的蝴蝶,说有时候月亮看起来肥胖而肮脏。自然和生态说了很多话,人物反倒是沉默的,像是对文体的挑衅。 她不紧不慢地写,很从容。文字会给我一种微妙的阻滞感,这种感觉是有益的。许多关于分别甚至死亡的故事,但融到自然中也觉得是自然,不感到遗憾。对读者来说是经验的增补,她为那些美丽又忧伤的自然故事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甚至建立了新的秩序。 (展开)
13 有用 社会闲散人员 2020-11-14 21:35:44
言之无物,或许不能称之为小说,而是散文?
5 有用 朱岳 2020-10-12 15:57:25
这本神性、纯粹,可比作《九阳真经》;《防风林的外边》魔性、诡秘,可比为《九阴真经》。
5 有用 十六 2020-11-14 17:54:14
除了同名作,喜欢《木》《蝙蝠》和《一个晕倒在水池旁边的印第安人》,吴煦斌的遣词造句能让你五识全开,作为生态学学者作品中的自然气息实在太重了,尽管也充斥野性,但和张贵兴的粘稠不一样,她的文字干净清新。可惜我对自然的感知有限,对自然文学有热爱的朋友,不要犹豫了。
4 有用 boatcloud 2020-11-04 08:45:06
“她细致描写不是为了拟真,而是发挥幻想以对抗现实的欠缺,坚持对生命的热爱和信仰。她的小说原始而笨拙,不似后现代小说伶俐的面貌。她相信的质素亦古老而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