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副标题: 陌生人世界里的道德规范
原作名: Cosmopolitanism: Ethics in World of Strangers
译者: 苗华建
出版年: 2012-12-1
页数: 332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1715180
内容简介 · · · · · ·
《世界主义:陌生人世界里的道德规范》是美国国家人文奖章获得者、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美国笔会中心主席、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奎迈•安东尼•阿皮亚的成名之作。在对全球道德问题作了激动人心的思考之后,著名的政治哲学家阿皮亚提出如下的古老问题,这些问题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而显现出急迫性:成为世界公民意味着什么?我们具有的共同人性,意味着我们对陌生人承担何种责任?阿皮亚综合运用自传、史实、文学和哲学等领域的资料,给出了他的答案。作者的父亲是一位非洲人,母亲是一位英国人,作者本人在加纳长大成人,在英国接受教育;这一切十分符合《世界主义:陌生人世界里的道德规范》跨越界限的主题特征。《世界主义:陌生人世界里的道德规范》的主题是重新思考世界主义的道德原则,这是一个延续数个世纪的悠久传统,它主张人类更大范围的融合,拒绝部落文化和民族主义。世界主义思考的两个主要线索,一...
《世界主义:陌生人世界里的道德规范》是美国国家人文奖章获得者、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美国笔会中心主席、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奎迈•安东尼•阿皮亚的成名之作。在对全球道德问题作了激动人心的思考之后,著名的政治哲学家阿皮亚提出如下的古老问题,这些问题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而显现出急迫性:成为世界公民意味着什么?我们具有的共同人性,意味着我们对陌生人承担何种责任?阿皮亚综合运用自传、史实、文学和哲学等领域的资料,给出了他的答案。作者的父亲是一位非洲人,母亲是一位英国人,作者本人在加纳长大成人,在英国接受教育;这一切十分符合《世界主义:陌生人世界里的道德规范》跨越界限的主题特征。《世界主义:陌生人世界里的道德规范》的主题是重新思考世界主义的道德原则,这是一个延续数个世纪的悠久传统,它主张人类更大范围的融合,拒绝部落文化和民族主义。世界主义思考的两个主要线索,一个是强调全球化责任,另一个是强调尊重区域差异,有助于构筑两方面的平衡:既要保护区域性价值和社区的存在,又要寻求具有普世意义的标准。通过讲述轶事和论证相关原则,阿皮亚试图找出一种道德范畴,它有助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平衡发展,在这种世界主义看来,个人可以具有多种身份认同并保持其忠诚性,并且通过对话与发现,构筑开明的全球化社区。
世界主义的创作者
· · · · · ·
-
奎迈·安东尼·阿皮亚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美】奎迈• 安东尼•阿皮亚是美国国家人文奖、普林斯顿大学人文科学特殊成就奖以及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亚瑟•罗斯图书奖、布兰迪斯大学新近设立的约瑟夫•B.与托比•吉特勒奖等重要学术奖项的获得者,他是美国笔会主席,又是劳伦斯•S.洛克菲勒大学的哲学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中心的哲学教授。他的著述包括:《世界主义》、《荣誉法则》、《在父亲的房子里:文化哲学里的非洲》、《神思:当代哲学导论》、《身份认同之伦理学》等。
【译者简介】
苗华建,供职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迄今翻译作品十余部,代表性作品有《荣誉法则》、《信息崇拜》、《天空中的圆周率》、《淑女与熊猫》等。
目录 · · · · · ·
序言
致谢
第一章打碎的镜子
一则旅行者的故事
镜子的背后
第二章逃离实证主义
职业相对论
价值的放逐
实证主义者的问题
价值的重申
第三章现场的事实
与神灵一起生活
与阿克苏亚的争论
杜恩的发现
第四章道德分歧
透过具体和宽泛的道德
家庭的作用
星期三的红甜椒
禁忌之点
引发争论的词语
《愚人金》
哪些价值最为重要?
与陌生人争辩
第五章习俗的重要性
区域性认同
改变我们的观念
为善而战
胜利者与失败者
第六章想象的陌生人
等待国王
返回家乡
我们需要普遍真理吗?
第七章世界主义的浸染
全球村
不要再变了
“文化帝国主义”的麻烦
对“浸染”的赞美
第八章这是谁的文化?
战争的掠夺
遗产难题
珍宝引发的困惑
与艺术品共存
文化商标
人类利益
想象的关联
第九章反世界主义
跨越边界的信奉者
相互冲突的诸种普遍主义
与萨菲一起过开斋节
不同的小型群体
第十章善待陌生人
杀死满大人
浅池塘理论
基本需求
决定,还是决定
注释
索引
附录
是朋友也是陌生人——写给中国读者
本书的获奖情况及赞誉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爱华德·伊凡普查理……写过一本出色的著作,标题是《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术》。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居住在苏丹名叫赞德的人。赞德在详细解释了巫术之后注意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9页 -
当然,没有什么比这种归属感更寻常的了。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第一次离开非洲到现在,似乎只是一眨眼的时间,但是,我们已经很难找到真正的无人区了。急于迁徙的愿望与急于定居的愿望一样,不再是“非自然”的状态了。与此同时,在希望了解其他地方语言和习俗的人们中间,大部分人作出迁徙的决定和行为,不再仅仅出于好奇之心。少数人迁徙是为了寻求思想的养料,大多数人迁徙是为了寻找食物。完全漠视其他社会的生活方式,这基本上是权势人物的特权。频繁旅行、通晓多种语言之人士,有的人贫困潦倒,有的人春风得意,我们既可能在贫民窟里看到他们,也可能在索邦大学看到他们。因此,世界主义不应当被视作某种高贵的理念:它不过是始于人类社会(比如一国之内的各个社会)的一种简单思想,我们需要培养共存的习惯,也就是说,我们应当按照“对话”的原始含意,养成共同生活、相互提携的习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言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世界主义"的人也喜欢 · · · · · ·
世界主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万圣书园在推荐噢,值得一看

《世界主义》获多方好评

看了四章弃&reasons as follows

第九章:跨越边境的信奉者

On Cosmopolitanism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W. W. Norton & Company (2007)7.5分 45人读过
-
麥田 (2024)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W. W. Norton (2006)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Penguin (2007)暂无评分 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3年购书目录(一) (思郁)
- 2013亡羊补牢书单 (安乐村小黄狗)
- 2013 (疯清扬)
- 读读 (曳尾于涂)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3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世界主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侯磊 2019-05-06 10:29:26
话题很不错,但深度缺少了一些,是一本随笔集而不是学术。
2 有用 J 2022-08-07 02:01:31
这本书很好的体现了阿皮亚“离散非洲人”的哲学形象,他的理论脉络似乎一直没有变过,强调平等对话空间与承认在塑造世界主义中的重要性。社会共识形成的价值语汇也许能够达成这样一种世界主义,但是这种价值语汇也不是必须的,只要我们共在且能平等交流,通过想象关联赋予责任感并形成相互理解,这就是一种对话主义的“世界主义”。如此一来,有没有价值语汇、价值的不同解释、价值之间的位次等差便不再重要。用鲁迅的说法,“无穷... 这本书很好的体现了阿皮亚“离散非洲人”的哲学形象,他的理论脉络似乎一直没有变过,强调平等对话空间与承认在塑造世界主义中的重要性。社会共识形成的价值语汇也许能够达成这样一种世界主义,但是这种价值语汇也不是必须的,只要我们共在且能平等交流,通过想象关联赋予责任感并形成相互理解,这就是一种对话主义的“世界主义”。如此一来,有没有价值语汇、价值的不同解释、价值之间的位次等差便不再重要。用鲁迅的说法,“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那么这又陷入到“亲缘困境”的陷阱中,阿皮亚指出,世界主义应与这种温情兼容,它不是必须的责任,而是一种基本责任,对他者的苦难更关心一点,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做的更好一点便足够了,这基于对差异的尊重、对话与相互理解。本书虽然是随笔,但又太过于重要。 (展开)
2 有用 攸川 2020-03-17 18:23:53
这种论述无法挽救自由主义的颓势
1 有用 奥兹的铁皮人 2013-04-03 18:48:29
政治正确的产物,不过作者的家族史确实还是有些意思的。
1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15-09-23 23:46:42
关于世界主义的一本值得推荐的通俗类学术书,没有太多的道德哲学术语,并且总是从身边实际案例出发,表述作者的观点,但论证同样严谨扎实。作者的父亲来自加纳,母亲来自英国,这给其世界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立场提供了天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