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张禹九
出版年: 2007-3
页数: 409
定价: 21.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译文名著文库
ISBN: 9787532742028
内容简介 · · · · · ·
戴·赫·劳伦斯(1885-1930),二十世纪英国一位风格独特、富有创见的作家,也是争议最多的作家之一。本书是他的成名作。
书中的第一代是瓦尔特·莫雷尔和格特鲁德夫妇。瓦尔特原本充满了活力,乐观、讨人喜欢;后来却脾气变坏,酗酒打人,成为行尸走肉。对丈夫失望的妻子遂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但是她钟爱的长子威廉不幸早夭,随之对次子保罗产生了强烈的感情。而保罗的两个女朋友却有不同的爱情观,让他无所适从。母亲去世后,保罗决定离开家乡,到城市去。至于保罗今后的人生道路怎么走,劳伦斯没有告诉我们答案。而这样模糊不清的结尾正反映了劳伦斯同样迷惘的心态:他所探索的两性之间的相处,进而拓展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迷惘的。
儿子与情人的创作者
· · · · · ·
-
D.H.劳伦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戴·赫·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矿工家庭,当过屠户会计、厂商雇员和小学教师,曾在国内外漂泊十多年,对现实抱批判否定态度。他写过诗,但主要写长篇小说,共有10部,最著名的为《虹》(1915)、《爱恋中的女人》(1921)和《查太莱夫人的情人》(1928)。
劳伦斯生于1885年。父亲是矿工,缺少教育;母亲出身上流社会,有良好的修养。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他们经常吵吵闹闹。但这种差异使劳伦斯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从母亲那里至高无上的关怀。也许是母亲过分溺爱,劳伦斯有严重的恋母情结。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们相互爱着,几乎像丈夫跟妻子那样的爱,同时又是母亲与儿子的爱。我们俩就像一个人,彼此那样敏感,我们之间不要语言。这挺可怕,弄得我有些方面不正常。”
劳伦斯是最富想...
戴·赫·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矿工家庭,当过屠户会计、厂商雇员和小学教师,曾在国内外漂泊十多年,对现实抱批判否定态度。他写过诗,但主要写长篇小说,共有10部,最著名的为《虹》(1915)、《爱恋中的女人》(1921)和《查太莱夫人的情人》(1928)。
劳伦斯生于1885年。父亲是矿工,缺少教育;母亲出身上流社会,有良好的修养。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他们经常吵吵闹闹。但这种差异使劳伦斯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从母亲那里至高无上的关怀。也许是母亲过分溺爱,劳伦斯有严重的恋母情结。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们相互爱着,几乎像丈夫跟妻子那样的爱,同时又是母亲与儿子的爱。我们俩就像一个人,彼此那样敏感,我们之间不要语言。这挺可怕,弄得我有些方面不正常。”
劳伦斯是最富想象力的作家,他如不过早地逝世,肯定会有更惊世的作品问世,也许更会被列为禁书。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还很年轻,而他们之间的这种亲密既又非常抽象纯洁,他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把她拥在怀里来解除心中痛苦的渴求。可是他有些怕她。对她会产生那种男人对女人的欲望——这在他的心灵中被看作是一种耻辱。她宁愿忍受痛苦而激动地折磨,也拼命排除这种念头,他只好把这种念头藏在心底。就是这种所谓的“纯洁”阻止着他们连初恋的吻也不敢尝试,也几乎受不了肉体爱的震动,甚至受不了一个热吻。而他太胆怯,太敏感,不敢去吻她。 人要是结了婚就必须像彼此相亲相爱的平常人那样生活在一起。互相之间丝毫不感到别扭——而不是像两个灵魂聚会在一起。 他不承认他俩是恋人。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一直保持着十分超然的色彩,好像只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一种想法,一种努力保持清醒的挣扎。因此,他觉得,这只不过是一种柏拉图式的恋爱。 她已经看出来,保罗完全可能因低落的情绪而抛弃了对崇高事物的追求。他完全可能背叛自己,背叛那个真正的,思想深刻的保罗·莫瑞尔。他大有可能变得轻浮,像亚瑟像他父亲那样只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 (米丽亚姆的超然之爱几乎把保罗吸干,“你不想去爱——你只是没完没了地,反常地渴望别人来爱你,你不主动,而是消极等待,你吸啊吸,好像你内心某个角落有什么缺憾必须用爱来填充自己似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我崇高的信仰是,相信血和肉比理智更聪慧。我们的理智可能犯错误,但我们的血所感,所信和所言永远是正确的,理智不过是一具枷锁。我与知识有什么关系?我所需要的,是与我的血相呼应,直接地,不需要理智、精神或别的什么东西来进行无聊的干涉。我相信人的肉体是一团火焰,就像燃烧着的蜡烛一样,永远向上升腾又向下流淌,而人的智力不过是火光照亮的周围其他的东西。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2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儿子与情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儿子与情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儿子与情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7 条 )
论坛 · · · · · ·
第二章 | 来自Howl | 2024-09-08 11:23:45 | |
保罗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看道斯的呢 | 来自胡汉三 | 2019-08-01 21:16:1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7 )
-
Wordsworth Editions Ltd (1992)8.3分 44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8.0分 668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7.8分 464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7.6分 40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名著文库 (Iris)
- 译文名著文库——有这样一套书可以爱不释手 (爱玛·包法利)
- 文学专业本科外国文学必读书目 (大理寺卿)
-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空手)
-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名著文库 (无线火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儿子与情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22 有用 DEIRDRA 2014-03-22 14:17:07
3.5 kindle上读完。读劳伦斯的第一本书。并没什么露骨的情色描写,可能因此而失望了吧。刚好读齐泽克的斜目而视,分析希区柯克的群鸟时有这样一段“在这样的戏剧中,因为无力摆脱极具占有欲的母亲施加的压力,儿子走马灯似地更换女友。那是儿子的悲剧。儿子要应对自己混乱不堪的性生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就像那个时代人们说的那样——母亲无法‘处理自己的生活’,不能‘消耗自己的生命能量’,一旦某个男人要夺走... 3.5 kindle上读完。读劳伦斯的第一本书。并没什么露骨的情色描写,可能因此而失望了吧。刚好读齐泽克的斜目而视,分析希区柯克的群鸟时有这样一段“在这样的戏剧中,因为无力摆脱极具占有欲的母亲施加的压力,儿子走马灯似地更换女友。那是儿子的悲剧。儿子要应对自己混乱不堪的性生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就像那个时代人们说的那样——母亲无法‘处理自己的生活’,不能‘消耗自己的生命能量’,一旦某个男人要夺走儿子,母亲难免精神崩溃。”感觉和此书中的母亲还是很像的。 (展开)
29 有用 Aaa 2015-11-29 18:11:29
1.“妈妈,你活一天我就一天不会碰上合适的女人。” 2.“他和米丽亚姆的恋情好似烧书而燃起的火——书不存,火即灭” 3.“她没有这样的力量,或者说,她要的是伴侣吗?或者说,她是想在他身上找个救世主吧?”
3 有用 Sternhaufen 2017-01-16 11:43:34
生命的转圜,激情的持存,背后嘈杂温暖的工人家庭和世纪初的社会图景。
8 有用 徐若风 2014-02-22 13:47:43
无关风月色情,只关悲惨世界。
20 有用 非想 2015-02-25 17:31:34
巨婴男、妈宝男的养成史。作为经典严肃文学丝毫没有传闻的大尺度描写,偏重于连篇累牍的心理分析式人物刻画,对19世纪初英国乡间淳朴风景的描写特别美,可见DH劳伦斯的赤子天性,以及一战前、工业革命起步时期西方人相对单纯的田园生活。所谓色情文学鼻祖的称号,是他敢于在100年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谈论人性的纠结,去塑造一个有恋母情结、感情上犹豫不定缺乏归属感的人,一方面有着完美主义者的禁欲,一方面又难耐本能... 巨婴男、妈宝男的养成史。作为经典严肃文学丝毫没有传闻的大尺度描写,偏重于连篇累牍的心理分析式人物刻画,对19世纪初英国乡间淳朴风景的描写特别美,可见DH劳伦斯的赤子天性,以及一战前、工业革命起步时期西方人相对单纯的田园生活。所谓色情文学鼻祖的称号,是他敢于在100年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谈论人性的纠结,去塑造一个有恋母情结、感情上犹豫不定缺乏归属感的人,一方面有着完美主义者的禁欲,一方面又难耐本能性灵的召唤。1960年代此书还被列为焚毁禁书,现在看来很单纯真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