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文物建筑和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在世界上已经形成热潮。这股风也吹到我国,但我们对它的基本理念其实还很隔膜。陈志华先生用自然优美、精确平实的笔调,从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民俗等多个角度,介绍了意大利近20个历史文化古城、数百幢古建筑和对它们的保护。读者在阅读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对意大利人民尊重文化、爱护古建筑的非功利性态度和科学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对当前世界上关于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文化古城的主流理论、原则和方法有了大致的认识。
随文配有数百幅图片,包括地图、建筑照片等等,有的十分罕见,使本书不仅具有阅读与收藏价值,还可以作为意大利古建筑旅游的指南。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的创作者
· · · · · ·
-
陈志华 作者
目录 · · · · · ·
初版题记
修订版题记
第一篇
罗马
第二篇
(一)那不勒斯
(二)厄尔古兰诺 庞贝
(三)巴伊阿 波孰奥里 彼斯顿
(四)奥斯提亚
第三篇
(一)比萨 路加
(二)佛罗伦萨
(三)西耶纳
(四)奥维埃多
(五)莱米尼 拉温纳 圣玛利诺
第四篇
(一)费拉拉
(二)邦波莎 麦索拉 高马乔 维晋寨
(三)威尼斯
(四)巴德瓦
(五)维罗纳
(六)曼都亚
附录一
欧洲文物建筑保护的几个流派
附录二
年表
· · · · · · (收起)
修订版题记
第一篇
罗马
第二篇
(一)那不勒斯
(二)厄尔古兰诺 庞贝
(三)巴伊阿 波孰奥里 彼斯顿
(四)奥斯提亚
第三篇
(一)比萨 路加
(二)佛罗伦萨
(三)西耶纳
(四)奥维埃多
(五)莱米尼 拉温纳 圣玛利诺
第四篇
(一)费拉拉
(二)邦波莎 麦索拉 高马乔 维晋寨
(三)威尼斯
(四)巴德瓦
(五)维罗纳
(六)曼都亚
附录一
欧洲文物建筑保护的几个流派
附录二
年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罗马、那不勒斯、威尼斯、西耶纳等等大批历史文化名城里、占老市区的拥挤、烂、败落和种种不卫生、不方,使我非常吃惊。我不知道那里的居民怎样忍受那种环境里的生活更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改善那里的环境但是意大利人拿定主意要保存这些旧市区留给世界、留给后代。在能力暂时不足以使居民们都过上现代化生活的时候他们愿意等待。 意大利人,自古以来富有创新精神,古希腊文化那么灿烂辉煌,古罗马人继承了它,但他们又以极大的勇气突破了它,超越了它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意大利人都开风气之先,领导了欧洲潮流。即使中世纪,意大利的罗曼建筑和哥特建筑,在欧洲也是独树一帜,而且达到很高的水平。意大利北部的拜占庭建筑和南部的伊斯兰式建筑,也都个性极其鲜明。到了现代,是意大利人首先发出了未来主义宣言,那些大胆的奇想,曾经大大地活跃了20世纪上半叶欧洲的创造精神。在现代建筑运动中,意大利人始终是最活跃的一分子。 特列维喷泉(许愿池)。罗马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即将离开罗马的人,只要背对这喷泉,向后抛一枚硬币到水池里,他就会有机会再来罗马。 我曾经多次真诚地对意大利的朋友们说要好好学习他们保护文物建筑的经验。他们都非常遗憾地告诉我,还不如汲取他们破坏文物建筑的教训好。罗马大学的鲁奇迪教授介绍我看一本书,法国人写的,叫《文物建筑破坏史》我看完之后,她问我有什么感想,我说:「触目惊心。」她说:「对了,反面的震动往往比正面的宣传更有力量。我们也是损失了许许多多宝贝之后才醒悟过来的。」这本书的出版曾经唤醒全欧洲人们的文物建筑保护意识,大大推动了文物建筑保护事业。 古罗马帝国无数宏伟壮丽的建筑物,都用天然火山灰混凝土建造,加上大块的凝灰岩和大理石,本来十分耐久。中世纪一位朝圣者说:「只要大角斗场屹立着,罗马就屹立着;大角斗场颓圮了,罗马就颓圮了;一旦罗马颓圮了,世界就会颓圮。」 我到罗马南郊的新城去参观罗马城历史博物馆,那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选摘 -
在意大利,文物建筑和历史古迹里是没有商业也没有游乐设施的。偶然有一个小摊子,也只卖导游地图、说明书或者明信片,吃喝都不供应。离罗马28公里的阿德良离宫(Hadrian's Villa,118 - 128年),面积大约有120公顷,离罗马23公里的古奥斯提亚城(Ostia),面积将近70公顷。它们的文物都很多,很重要。参观起来每一个至少要多半天,但是没有商店、餐厅、酒吧。到阿德良离宫去的汽车站上,贴着一份告示,请游客自带干粮。只有奥斯提亚在古剧场底下有一间小门面卖饮料,这是因为剧场有时还有演出。在意大利的文物古迹里,弥漫着的是文化气息和思古的幽情。游览的人手里捧着的导游书,都是些有相当高学术水平的著作,有一些甚至是名著。中小学也把文化古迹当作历史课堂。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花生文库·建筑馆(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文物建筑保护文集》《梁陈方案与北京》《建筑师不是描图机器》《北窗杂记二集》
等
。
喜欢读"意大利古建筑散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不止关于意大利古建筑
可以把本书当成一本历史文献,作者在写作时,常流露出当时少见的对八十年代文化和社会现场的”昂扬“面貌的反讽之意。 举一个例子,作者谈到,面对偶遇的欧洲青年质问中国为何要破坏文物建筑时,”我按照出行前的培训全部推给四人帮了事“(大意),而青年则反对说:不是这样的...
(展开)

一定要以看散记的态度看这本书
#2021第二本书《意大利古建筑散记》完结 #先说阅读收获 1、读书与读人一样,若想有个中肯全面的评价,必定要花上足够的时间和琢磨,不可断章取义,也不可操之过急。这个收获来自我读此书心情的一波三折。初读此书第一章,为意大利的考古态度感动的直哭,直呼作者真乃知己。再读...
(展开)

一场无与伦比的意大利古建筑之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目录之后,即见一幅精致的意大利地图,算得上一出漂亮的“头彩”! 世界古建筑文物以欧洲占比最大,而欧洲尤以意大利的古建筑最是丰富且悠久,也保存最良好。且不说诸如罗马、翡冷翠、威尼斯、比萨、费拉拉等这些著名的古迹城市宝藏繁多,就连【维晋寨(Vicenza)】这种世人少... (展开)
他究竟犯的是什么罪?
在书中,有个片段始终印象深刻,作者提到圣马可广场威尼斯总督府东面的一座监狱,有一个囚犯在这座中世纪监狱的石窗台上不知用什么工具刻下了一幅精美的浮雕,刻的正是圣马可广场中的总督府和圣马可柱——那是美的,爱美的,必然爱自由和生活,那么他犯的是什么罪呢? 不错,他...
(展开)
> 更多书评 25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8.7分 181人读过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8.8分 43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21)8.8分 25人读过
-
三言社 (2004)暂无评分 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如果你去欧洲旅行——文化建筑宗教随感散记 (弥呀)
- 去欧洲之前你得做的文化准备 (BlueJophy)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豆瓣五星图书【建筑/景观/园林/城市设计】 (爱玛·包法利)
- 古建筑及其保护 (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意大利古建筑散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沈昆默 2011-04-06 09:00:09
旅游指南
1 有用 黎戈 2010-06-12 09:17:35
信息全,图片美
6 有用 即兴表演艺术家 2010-09-12 16:09:40
书整体在八十年代写就,难免带一点时代烙印。不过陈先生文字和文化修养都很不错,琐碎之中见功底。可是他为什么不喜欢那不勒斯呢,老城区的脏乱差不是很有生活气息吗。不知道现在的那不勒斯怎样了。我只求有生之年看一眼它,然后死去。
0 有用 Bla©kie 2020-07-19 22:45:47
聊的意大利在国人看来“矫枉过正”的文保理念和措施很有趣。陈sir常常不经意地提及自己的魅力如何吸引住了国际友伴
0 有用 蛍 2011-10-11 19:05:55
图片太美,文字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