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贝恩德·施特弗尔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副标题: 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原作名: Der Kalte Krieg(漢譯本2017年7月第1版)
译者: 孟钟捷
出版年: 2017-7-1
页数: 472
定价: CNY 79.8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0780340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副标题: 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原作名: Der Kalte Krieg(漢譯本2017年7月第1版)
译者: 孟钟捷
出版年: 2017-7-1
页数: 472
定价: CNY 79.8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078034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之二 (Josephine)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广义人类学备忘录 (nothing传叔)
- History,Geography,Map,etc (sinol)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6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冷战1947-1991的评论:
feed: rss 2.0
18 有用 💫会读书的雕 2017-10-29 10:31:07
这本书与甲骨文早先出版的加迪斯那部《冷战》相比较,个人觉得此书内容更丰富,立场更客观,译文更流畅。如果给另一本冷战五星好评的话,这本也应该有更好的评价。同时,德国人与美国人的视角差别和不同的学术风格也使得这本书值得一读。
1 有用 大脑饲养员 2019-12-02 18:32:21
本书对我了解冷战历史全景帮助非常大,各个领域的社会概况都进行了梳理,是一本很好的冷战通史。
0 有用 西布 2023-07-11 21:35:21 陕西
2023-07-11:德国人写的冷战史。冷战,一场绝对意识形态化的东西方战争。冲突源于1917,冷战是最极端时期,形式结束于1991年。推论,变体又一次出现,是2011还是2018还是更早?
3 有用 爱电影爱生活 2019-06-16 11:15:54
作为冷战最具标志性的柏林墙所在的德国,生于这片土地的作者带来了非常直观的感受,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几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并且对于双方态度还算公允,几十年里发生的各色事件会发现欧美把gcd最拿手的街头政治完美的还治其人之身,任何一次游行示威都掺杂着大量渗透分子和国贼,结果苏东阵营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妥协投降的双重打击下瞬间崩溃,虽苏东模式僵化坏死不值同情但也不免唏嘘,对于敌人软弱意味着加... 作为冷战最具标志性的柏林墙所在的德国,生于这片土地的作者带来了非常直观的感受,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几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并且对于双方态度还算公允,几十年里发生的各色事件会发现欧美把gcd最拿手的街头政治完美的还治其人之身,任何一次游行示威都掺杂着大量渗透分子和国贼,结果苏东阵营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妥协投降的双重打击下瞬间崩溃,虽苏东模式僵化坏死不值同情但也不免唏嘘,对于敌人软弱意味着加速死亡 (展开)
11 有用 黄小楼 2019-08-20 21:31:33
1.这是我读的第二本对于冷战整体描述和解读的书,相较于加迪斯的胜利者姿态论述,身处冷战冲突最前线的德国视角可谓新鲜,而且本书从冷战所波及到的世界每一隅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全视角整体去观察,汇成一书。本书翻译流畅,视角全面,新鲜的观点过少。2.两本描述冷战的书读完感受是:持续45的冷战,终于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和苏联解体,自此美国一家独大,形成了如今的世界秩序和格局。冷战结束的表象是东方阵营意... 1.这是我读的第二本对于冷战整体描述和解读的书,相较于加迪斯的胜利者姿态论述,身处冷战冲突最前线的德国视角可谓新鲜,而且本书从冷战所波及到的世界每一隅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全视角整体去观察,汇成一书。本书翻译流畅,视角全面,新鲜的观点过少。2.两本描述冷战的书读完感受是:持续45的冷战,终于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和苏联解体,自此美国一家独大,形成了如今的世界秩序和格局。冷战结束的表象是东方阵营意识形态的溃败,实质却是东方阵营里人民对于政治经济甚至文化的参与感得不到满足的怨念和反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