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选摘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子女的上百封书信,信中梁启超 “笔端饱含感情”,没有严厉的呵斥,也不做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喷薄而出的慈父之爱。这种爱完全是一位父亲情感的宣泄,赤裸奔放、情真意切。在孩子们面前,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还是一个知心朋友。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全面发展,同他们谈人生理想,国家大事,婚姻感情。他这种趣味式陪伴式的教育理念,对当下父母的家庭教育,仍有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梁启超家书的创作者
· · · · · ·
-
梁启超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戊戌变法”领袖,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是近现代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
目录 · · · · · ·
第一篇(1898)
致李蕙仙书
致李蕙仙书
第二篇(1912—1919)
致思顺书
致梁思顺书
致思顺书
致梁思顺书
致思顺书
致梁思顺书
致梁思顺书
致梁思顺书
致梁思顺书
致思顺书
......
· · · · · · (收起)
致李蕙仙书
致李蕙仙书
第二篇(1912—1919)
致思顺书
致梁思顺书
致思顺书
致梁思顺书
致思顺书
致梁思顺书
致梁思顺书
致梁思顺书
致梁思顺书
致思顺书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 吾欲汝以在院两月中取《论语》、《孟子》,温习暗诵,务能略举其辞,尤于其中有益修身之文句,细加玩味。次则将《左传》、《战国策》全部浏览一遍,可益神智,且助文采也。更有余日读《荀子》则益善。各书可向二叔处求取。《荀子》颇有训诂难通者,宜读王先谦《荀子集解》。 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葨。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况在国内多预备一年,即以学业论,亦本未尝有损失耶。 凡自己造过的“业”,无论为善为恶,自己总要受“报”,一斤报一斤,一两报一两,丝毫不能躲闪,而且善和恶是不准抵消的。 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你们都知道我是感情最强烈的人,但经过若干时候之后,总能拿出理性来镇住他,所以我不致受感情牵动,糟蹋我的身子,妨害我的事业。这一点你们虽然不容易学到,但不可不努力学学。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思成所学太专向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为多用点工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再者,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不独朋友而已,即如在家庭里头,像你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若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将来也会和我相对词竭,不能领着我的教训,你全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我是学问趣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记录! -
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见。规矩不过求巧的一种工具,然而终不能不以此为教,以此为学者,正以能巧之人,习熟规矩后,乃愈益其巧耳。不能巧者,依着规矩可以无大过。你的天才到底怎么样,我想你自己现在也未能测定,因为终日在师长指定的范围与条件内用功,还没有自由发掘自己性灵的余地。况且凡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与及附带学问的帮助。中国先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两三年来蛰居于一个学校的图案室之小天地中,许多潜伏的机能如何便会发育出来,即如此次你到波士顿一趟,便发生许多刺激,区区波士顿算得什么,比起欧洲来真是“河伯”之与“海若”,那更不及万分之一了。然而令你触发者已经如此,将来你学成之后,常常找机会转变自己的环境,扩大自己的眼界和胸怀,到那时候或者天才会爆发出来,今尚非其时也。今在学校中只有把应学的规矩,尽量学足,不惟如此,将来到欧洲回中国,所有未学的规矩也还须补学,这种工作乃为一生历程所必须经过的,而且有天才的人绝不会因此而阻抑他的天才,你千万别要对此而生厌倦,一厌倦即退步矣。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致思永书——把中国考古学的常识弄丰富一点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梁启超家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梁启超家书"的人也喜欢 · · · · · ·
梁启超家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9 条 )

读《梁启超家书》的一点感触
1,家书把梁启超从一个遥远的、不真实的历史人物,一个历史符号、文化符号,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家庭、妻子、儿女、朋友、饮食、起居、疾病、财产、社会活动等等细节,因此而产生的真实性,勾画出了一个“活人”的生活画面。他在信中表现出的慈爱、怜悯、愤怒、恬静、忧虑...
(展开)


家书抵万金—— 《梁启超家书》书评之人格修养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家书抵万金—— 《梁启超家书》书评之人格修养篇 《家书》中的信息量很大,可抒可叹的事情实在太多,恨不得把他的金句全部搬下来。比如“修养功夫未够,也许便因挫折而堕落。”“非时时刻刻做磨炼意志的功夫不可,意志磨炼得到家,自然是看着自己... (展开)
还行,但出版社可以做的更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装帧不错,印刷不错。 内容全是家书,或长或短,不如《傅雷家书》深,或许与梁启超和傅雷的性格生活状态有关。梁透露着生活的温暖和家长里短。 本书有些书信内容有附件,比如梁给孩子们看的讲演稿,但出版社都没有,只是单纯的书信,读着这样的信,总觉得缺点什么。 另信中... (展开)
家书抵万金—— 《梁启超家书》书评之子女教育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家书抵万金—— 《梁启超家书》书评之子女教育篇 梁公躬身子女教育,事无巨细,全面指导。“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作为父亲,他是子女的们人生导师,一直在精神上引领着他们。从幼时的书籍的挑选、习惯的培养,到青... (展开)> 更多书评 69篇
论坛 · · · · · ·
任公为什么对第10个儿子梁思同那么冷漠啊? | 来自林风眠94 | 2 回应 | 2024-06-14 19:11:2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9.0分 1240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8.9分 241人读过
-
湘潭大学出版社 (2022)8.4分 85人读过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2)7.3分 5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B站推荐全集 (算半仙)
- 想看的书籍 (龙心飞翔)
- 散文/小说/文学 (Kim)
- 想买的书 2020.6.3 (皮蛋瘦肉粥)
- 当当 文艺 (Cgufh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8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梁启超家书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LeeTT 2023-11-01 19:27:30 北京
课文人物照进现实~
4 有用 豆友150634014 2020-04-08 11:04:02
家书总是絮絮叨叨的,这一本家书的特别之处在于梁启超把孩子当成一个对等的人在对待,想喝酒了问思顺同意不同意,希望孩子多调皮,真是一个有趣的父亲哇。此外,梁启超的治学精神也十分动人,在功利主义的今天,他的"得做且做"精神值得学习。
2 有用 木子欢 2024-02-05 14:40:10 河南
在我看来,三大家书《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梁启超家书》,最好的要算是《梁》了。同时梁启超也不再是历史书上一个抽象的名字了,他有血有肉,立体生动,有趣活波可爱,真让人羡慕有如此一个父亲和家人呢。
1 有用 与废墟为伴 2020-03-18 21:56:30
梁启超对长女的疼爱,我真作为一个独生女都嫉妒。 会像个长辈跟你讲大道理,会像个朋友跟你谈心,也会像个孩子和你撒娇。 他为子女们操碎了心,前途,择业,择偶,却又不愿意影响孩子们的选择。
0 有用 wistfor 2023-08-11 22:33:24 北京
太牛了,如此豁达乐观的人格,简直为我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