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的书评 (12)

莫少康 2011-02-11 15:24:14

读钱穆《秦汉史》

钱穆被称为现代史学四大家之一,于一九一二年中学辍学后自学成才。最初任教家乡中小学,后因《刘向歆父子年谱》被顾颉刚推荐至燕京大学。一个中学文凭尚未得之人登上大学讲坛,决非现今可能之事。后又辗转任教于西南联大、武汉、华西、齐鲁、四川各大学。五零年在香港创办新亚...  (展开)
王紫 2009-02-28 01:33:13

评为三星的《秦汉史》

三联书店出过两个历史作品系列,一个是黄仁宇的,一个是钱穆钱宾四先生的。两套对应来看,颇为奇妙。前者负笈海外,学风开放,一直号召以大历史的角度观察史籍,曾引起一股潮流。其学说不乏创见,往往令人耳目一新。但是总觉过于简单。初看之时,黄说中国人喜以一种结构性框...  (展开)
卡住窄门的小苗 2008-03-02 17:45:49

秦时明月

2008年2月27日 至 2008年3月2日 阅罢钱穆《秦汉史》中的秦朝部分 读秦汉史只是为了偿还上学期的债。 学了一学期的先秦与秦汉中国古代史, 竟未能通读一本这方面的名家大作,实感惭愧。 之前一直苦于学史不知如何入门, 尤其是去书店看到动辄十几册一套的古籍原著与名家...  (展开)
cyifyr 2007-07-25 17:49:56

《秦汉史》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部断代史,上起春秋末年,下至王莽新政。 钱穆毕竟是大家,无论文学水平还是对历史的理解,都是相当高的层次。 一、秦 秦人以三晋之士(商鞅、范睢、吕不韦、尉缭、李斯等)发迹,然而三晋士人偏实用,文化之中针对千秋社稷的考虑要远少于齐鲁诸人,这也是统一的秦王朝只...  (展开)
lark 2012-01-12 17:14:08

这是一部罗括隐要且笔意独具的秦汉史(准确的说,是自秦一统至王莽新朝概二百二十年)概论

从未如此用力的去读一部史书。于我来说,读这部书也非得用全力,否则势必渺无所得。所用力者四,僻字,奥句,不查则无以知涵义,此其一;典籍,引据,不索则无以知源流,此其二;人物,地理,礼祀,祭器,不考无以知所谓,此其三;制度、历法、学术、吏治,不究则无以获精...  (展开)
robb 2006-10-20 20:41:19

现代视角看"秦汉"

我想读书的能力大概可以这么划分,最强者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批驳前人的观点,成一家之言,如:钱穆就认为吕不韦非秦始皇的父亲,“史记”上的记述与历史不符,始皇杀吕不韦有文化上的原因,其分析成理;差一等的人虽然没有自己的一家之言,但是也...  (展开)
文喆 2011-06-12 00:16:32

读书的两个层次

---钱穆《秦汉史》读后 钱穆的《秦汉史》和《国史大纲》早有耳闻,两书在很久以前就已开读,但囿于作者几乎等同于文言文的行文,哥才疏学浅,阅读十分缓慢。今天爬山之后,终于厌倦了只能在地铁上几页几页推进的速度,从香山直接跑到六教,看到晚上,...  (展开)
既见君子 2010-01-18 21:37:51

从盐铁专营到国进民退

学识有限,只能看个大概,武帝给中国开了个不好的先例,盐铁专营,结果经历了几千年,一直到今天,大家都在嚷嚷着国进民退,凡事有因必有果,今日之中国,是当日武帝之中国的果。 武帝的时候,人们对于财富,对于经济没有那么深刻的认识,文景的黄老和无为而治造就了第一次的经...  (展开)
鲁男子 2009-03-17 11:42:31

好累

俺浅薄之人,读钱老《秦汉史》读得好辛苦,一晚上看不了几页,很多字要查字典。 有人说钱老的历史观格局太小,俺不懂不敢乱评价。钱老的很多观点其实颇有哲学味道,读后受益匪浅。 文史哲不分家,信哉!  (展开)
惜园 2022-11-25 13:07:28

(其实是摘要)读《秦汉史》随记

早期国家历史宗教政治无分; 封建诸侯到军政国家的过渡; 先秦时齐鲁与三晋学风之异以及文化西渐之波(适时正值人口东进,详见《诸国与诸子》); 嬴政与吕不韦决裂之因; 同书文字之制(亦见徐中舒《经今古文问题综论》); 文化的成迹、先见、夙习(亦见庞朴《文化结构与近代...  (展开)
江湖天下会 2008-09-22 17:42:08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钱老的书,那自然高水准 秦汉方面的史书,写的人多了去的,但能象这本书,这样体例明晰,详略得当的,还没有见过,堪称同类书中的第一. 结合<国史大纲>看,更有意思  (展开)

订阅秦汉史的书评